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13YS042)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2
相关作者:王升远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晨光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文化
  • 2篇文化人
  • 2篇化人
  • 1篇心态
  • 1篇俞平伯
  • 1篇政治
  • 1篇中国知识界
  • 1篇日本观
  • 1篇侵略
  • 1篇文化侵略
  • 1篇文化心态
  • 1篇柳亚子
  • 1篇明治
  • 1篇明治时期
  • 1篇本论

机构

  • 2篇复旦大学
  • 2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王升远

传媒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明治时期日本文化人的北京体验及其政治、文化心态被引量:3
2013年
在日本文化视域中,北京的形象由虚而实、由无足轻重而变得举足轻重始于明治时期。明治时期来北京的日本文化人,既在那里"一叶知秋"地探察了近代中国政治、文化态势与走向,更试图从中发现对中国"一剑封喉"的现实方策。深受汉文化浸染的汉学者的北京之行多充溢感伤情调。这种失落源于以帝都萧索破落的景观为表象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衰败、孔教在近代中国的失效以及"礼仪之邦"国民的鄙俗化堕落等等。带着北京之行获得的高度文化自信和"彼消此长"的自得,为实现对华文化侵略,他们开始了理论及实践层面的谋划与探索。文化侵略之外,领土、经济利益等层面的诉求使日本对华走向了侵略扩张的道路。甲午战争中,福泽谕吉等重要文化人剑指北京的"扼喉"之论,对战事的展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甲午战后,作为胜利一方的日本走上了与西方列强联手侵华的道路,近代北京也因此被强制地染上了"世界色彩",并因其具"咽喉"意义,遂成为列强在华利益争衡的枢纽。《辛丑条约》中有关列强在京驻兵等条款以及作为治外法权地"国中国"的东交民巷,都使中国的主权与民族尊严遭遇极大的挑战,成为中国近代史上难以抹灭的国耻,也极大地左右了大正、昭和时期来京日本文化人的北京书写。
王升远
关键词:明治时期文化人文化侵略
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日本论”?被引量:2
2013年
《宇宙风》曾是汇聚了“三老”“三堂”、蔡元培、俞平伯、胡适、柳亚子等中国知识界的巨擘重镇,“所跨越的年代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全面观察中国文化人在该时期的对日情感、日本认识轨迹的时空”,这些都是徐冰先生选择以该杂志为切口考察上世纪前半叶中国文化人日本观的重要依据。
王升远
关键词:中国知识界本论文化人俞平伯柳亚子日本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