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952004)

作品数:7 被引量:55H指数:4
相关作者:王淑瑜汤剑平李杉韦芬芬牛晓瑞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地表
  • 2篇年际
  • 2篇年际变化
  • 2篇气候
  • 2篇降水
  • 2篇旱区
  • 2篇干旱
  • 2篇干旱区
  • 2篇半干旱
  • 2篇半干旱区
  • 1篇低云
  • 1篇低云量
  • 1篇地表能量
  • 1篇地表能量平衡
  • 1篇地表气温
  • 1篇地表热通量
  • 1篇地表通量
  • 1篇东亚冬季风
  • 1篇冬季风
  • 1篇云量

机构

  • 3篇南京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苏州市气象局

作者

  • 2篇王淑瑜
  • 2篇汤剑平
  • 2篇李杉
  • 1篇符淙斌
  • 1篇韦芬芬
  • 1篇艾丽坤
  • 1篇李前
  • 1篇牛晓瑞
  • 1篇张建友

传媒

  • 2篇高原气象
  • 1篇气象科学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Scienc...
  • 1篇Fronti...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An assessment of precipitation and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over China by regional climate models
2016年
Xueyuan WANGJianping TANGXiaorui NIUShuyu WANG
关键词:区域气候模式平均降水地表气温温度变化年际变化
华北地区低云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10
2012年
利用1961—2005年华北地区42个测站月平均低云量资料,采用趋势分析、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华北地区四季低云量的年际变化和周期特征,并利用奇异值分解方法研究了秋季华北地区低云量与500hPa环流指数的关系,重点分析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下称西太副高)面积如何影响秋季华北地区低云量变化。结果表明,近45年华北地区四季低云量减弱趋势显著,以秋季减少最多;在年代际尺度上华北地区四季低云量均存在准16年周期,夏季低云量在年际尺度上有显著的准2~4年周期特征;秋季华北地区低云量主要受西太副高面积指数、强度指数、Ⅰ区极涡面积指数、Ⅱ区极涡强度指数和北半球极涡强度指数影响;当秋季西太副高面积偏大(小)时,华北地区上空500hPa高度场偏高(低),上升运动减弱(增强),850hPa南风减小(增大),低层经向水汽输送随之减弱(增强),并且可降水量减少(增大)不利于(有利于)低云的生成;极涡主要是通过影响低层经向风,进而影响华北地区低云量。
牛晓瑞王淑瑜
关键词:低云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极涡水汽输送
Sensitivity experiments of impacts of large-scale urbanization in East China on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被引量:12
2013年
By using the global atmospheric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CAM4.0 including an urban canopy parameterization scheme,the possible impacts of large-scale urbanization in East China on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was investigated via idealized numerical experiments.Results suggest that large-scale urbanization can cause a significant warming effect in both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air temperature near the surface over most areas of East China.Meanwhile,large-scale urbanization also alters the surface energy balance,causing evident increases in net surface long-wave radiation and sensible heat flux as well as intensified surface thermal heating to the atmosphere.Forced by the surface thermal heating anomalies induced by the large-scale urban expansion,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circulation exhibits distinct changes.Overall,the extensive urbanization over East China will weaken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but intensify winter monsoon in northeast China.
CHEN HaiShanZHANG Ye
关键词:东亚冬季风大气环流模式地表能量平衡参数化方案
中国区域夏季再分析资料高空变量可信度的检验被引量:24
2015年
利用全球探空资料(IGRA)对1989—2008年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和大气研究中心(NCAR)再分析资料、NCEP和美国能源部(DOE)再分析资料、NCEP气候预测系统再分析资料(CFSR)、日本气象厅25年再分析资料(JRA-25)、欧洲数值预报中心再分析资料(ERA-Interim)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现代回顾性再分析资料(MERRA)的高空变量在中国地区对流层中高层的可信度进行了初步的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再分析资料对中高层位势高度和温度的夏季平均气候态具有较好的再现能力,其EOF的时空变化特征与观测吻合也较好;再分析资料的绝对湿度值较观测结果要偏大,其中MERRA与观测最为接近.再分析资料不能很好地反映经向风的夏季平均气候态及年际变化特征,EOF的时空模态和观测偏离也较大.总体而言,NCEP/NCAR、NCEP/DOE及NCEP/CFSR对这些变量的再现能力较JRA-25、ERA-Interim和MERRA弱.
韦芬芬汤剑平王淑瑜
关键词:再分析资料探空资料
中美半干旱区地表能量通量变化特征比较被引量:5
2014年
为了更为全面的认识中美半干旱区域陆气交换过程中地表能量水分循环机制,选取分别位于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上2个不同的典型半干旱区(中国北方半干旱带和北美半干旱区)作为研究区域,从地表通量交换的分析入手,以期全面深入认识半干旱区气候变化的物理机制和特点,进一步分析认识其干旱化趋势。结果表明,感热通量冬季最小,夏季次之;高净辐射、低土壤含水量的季节感热通量一般较高。在40°N以北的测站,降水较多的季节潜热通量较大。1979-2008年30年间,中国东部、东北部的半干旱地区气候变干,且在年代际尺度上可能具有持续干旱化趋势;北美各站点感热通量的长期变化趋势与温度变化的趋势相符,潜热通量和降水有较好的一致性,但站点并没有一致的变干或变湿趋势。中美半干旱区感热的年际变化和趋势明显受温度和平均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潜热通量的年际变化和降水呈正相关,同时也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
李杉艾丽坤
关键词:半干旱区地表热通量降水土壤含水量
中美半干旱区长期地表通量序列的构建及检验被引量:1
2015年
基于中美半干旱区8个野外试验站点2003—2008年的观测数据,选择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多项式拟合、以及双重回归拟合等方法,对NCEP再分析数据集的地表通量数据进行了系统的检验和订正。结果表明,对于日平均值,拟合订正效果相对较差,仅部分站点的土壤含水量以及地表感热和潜热通量可以使用曲线拟合的方法得以改进。对月平均值,3种方案都有不同程度的订正改进效果,订正的序列还原了数据的季节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综合线性回归和曲线拟合两种方法的优势,最大程度地还原资料的线性趋势,并减小因截断误差造成的信息损失,构建了中美半干旱区长期的地表通量数据序列。所构建的半干旱区长期地表通量序列也为深入认识中美半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的基本特征以及模式结果验证,提供了宝贵的基础数据。
李杉符淙斌
关键词:地表通量
中国区域植被与温度和降水时滞相关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利用NOAA AVHRR遥感资料反演得到的中国地区19年(1982—2000)逐月光合有效辐射分量(FPAR)与英国气候变化研究中心(CRU)高分辨率格点资料中逐月平均的近地面气温和降水进行时滞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地区FPAR与同期气温的相关为显著正相关,说明温度对植被的即时强迫很强;而FPAR与超前一月的降水相关系数最大,均为正的显著相关,特别是在春季华北地区,表明前一月的降水对植被生长影响很大.FPAR与温度的相关性在春、秋季最明显,FPAR与降水的相关性在春、夏季最强.
李前汤剑平张建友潘华
关键词:植被气候年际变化时滞相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