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4C0036M)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4
相关作者:刘霞杨艳丽罗文富孙茂林王利亚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马铃薯
  • 5篇粉痂病
  • 3篇云南马铃薯
  • 2篇马铃薯粉痂菌
  • 2篇发病
  • 2篇发病率
  • 1篇诱饵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筛选
  • 1篇土壤
  • 1篇土壤含水量
  • 1篇位点
  • 1篇基因
  • 1篇含水量
  • 1篇核苷酸结合位...
  • 1篇NBS-LR...
  • 1篇病害
  • 1篇病害发生
  • 1篇病原
  • 1篇病原研究

机构

  • 6篇云南农业大学

作者

  • 6篇杨艳丽
  • 6篇刘霞
  • 4篇罗文富
  • 1篇胡先奇
  • 1篇冯蕊
  • 1篇王利亚
  • 1篇孙茂林

传媒

  • 3篇植物保护
  • 1篇中国马铃薯
  • 1篇2015年中...
  • 1篇2005中国...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马铃薯NBS-LRR类抗粉痂病基因的发掘
<正>马铃薯粉痂病由马铃薯粉痂菌(Spongospora subterranea f.sp.subterranea)引起,主要危害根部和块茎,有时茎也可染病,该病害第一次报道是在1841年的德国[1]。马铃薯感染粉痂菌后...
窦孝锐冯蕊杨艳丽刘霞
关键词:马铃薯核苷酸结合位点
文献传递
云南马铃薯粉痂病病原研究被引量:9
2007年
马铃薯粉痂菌(Spongospora subterraneaf.sp.subterranea)是引起马铃薯粉痂病的病原。本试验对云南省马铃薯产区的马铃薯粉痂菌进行了研究,通过光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病原菌进行了描述。光学显微镜观察到了典型的海绵状蜂窝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休眠孢子囊结构与国外观察的一致,证明了马铃薯粉痂菌在云南省马铃薯主产区的存在。
刘霞杨艳丽罗文富
关键词:马铃薯粉痂菌
马铃薯粉痂菌诱饵植物筛选及环境对病害发生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通过筛选获得土壤中马铃薯粉痂菌的诱饵植物,明确不同地区土样的含菌量以及马铃薯栽培品种对土壤含菌量的影响;同时,研究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对马铃薯粉痂病发病情况的影响。采用带菌土壤诱导和带菌薯块诱导两种活体诱导的方法进行马铃薯粉痂菌的诱导;在温室条件下设计不同的处理来研究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对马铃薯粉痂病发病的影响。筛选得到诱饵植物为番茄品种‘3-375’,不同地区和种植不同马铃薯品种的土壤中粉痂菌的含量存在差异。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对粉痂病发病情况有一定影响。土壤中存在马铃薯粉痂菌,该病原菌可以通过土壤和种薯传播;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等环境因素对该病害的发生有影响。
刘霞胡先奇杨艳丽
关键词:马铃薯粉痂菌土壤含水量
马铃薯粉痂病综合防治技术初探被引量:8
2007年
近年来,粉痂病已成为云南省马铃薯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但目前还没有有效防治粉痂病的药剂和措施。本试验于2005年对云南省马铃薯粉痂病的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大田试验和温室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大田试验和温室盆栽试验中,品种会-2对马铃薯粉痂病均表现较高的抗性,在播种穴中施用适量的豆饼进行处理均能较好地防止粉痂病的发生,其他处理的防治效果则不明显。
杨艳丽王利亚罗文富孙茂林刘霞
关键词:马铃薯粉痂病
云南马铃薯粉痂病发生情况初步研究
马铃薯粉痂病是由Spongosprra subterranean f.sp.subterranea引起的,是一种典型的土传病害。侵染马铃薯引致马铃薯块茎发生小疱,在皮层细胞中产生海绵状有裂痕的休眠孢子囊堆(孢子团),表皮...
刘霞杨艳丽罗文富
关键词:发病率
文献传递
云南马铃薯粉痂病发生情况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马铃薯粉痂病由Spongospora subterraneaf.sp.subterranea引起,是典型的土传病害,主要危害块茎和根部。2004年调查了昭通市和会泽县7个乡镇,8个马铃薯品种的粉痂病发生情况。在调查的品种中,会-2发病最轻,平均发病率27%。会泽县马铃薯粉痂病平均发病率59%,昭通市马铃薯粉痂病平均发病率35%。分析土壤中氮、磷、钾、有机质含量及pH与发病率的关系。PB06发病率与土壤中氮、有机质呈正相关,与磷、钾、pH呈负相关,其中与钾含量相关系数为0.693。会-2发病率与土壤pH、钾含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84、0.858,其中与钾含量相关性显著;与磷、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27、0.323;与氮含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93,相关性显著。
刘霞杨艳丽罗文富
关键词:发病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