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573013)

作品数:2 被引量:48H指数:2
相关作者:张荻朱申敏杨娜谷威李志强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篇电导
  • 1篇电导率
  • 1篇氧化硅
  • 1篇球磨
  • 1篇球磨法
  • 1篇介孔
  • 1篇介孔材料
  • 1篇介孔二氧化硅
  • 1篇聚苯
  • 1篇聚苯胺
  • 1篇孔材料
  • 1篇扩孔
  • 1篇固相
  • 1篇二氧化硅
  • 1篇改性
  • 1篇高能球磨
  • 1篇高能球磨法
  • 1篇氨基改性
  • 1篇苯胺

机构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篇朱申敏
  • 2篇张荻
  • 1篇李志强
  • 1篇谷威
  • 1篇杨娜

传媒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化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被引量:42
2007年
合成了一种具有较大孔径的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硅材料(m-MCF)。通过XRD、TEM、低温氮吸附、TGA、FTIR以及原子吸收光谱(AAS)等表征方法对产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的分析表明:利用三甲基苯为扩孔剂制备得到的介孔材料具有较大的孔径,有利于功能基团对孔内表面的改性。当氨基改性介孔材料后,该材料仍然保留较大的孔径(22nm)和较高的比表面积(444m^2·g^(-1))。研究发现:与改性而未扩孔的介孔二氧化硅SBA-15相比,该材料对铜离子的吸附能力提高了2倍。
杨娜朱申敏张荻
关键词:介孔材料改性扩孔
高能球磨法固相掺杂制备樟脑磺酸掺杂聚苯胺被引量:6
2008年
通过高能球磨方法引发樟脑磺酸(CSA)对本征态聚苯胺(PANI)的固相掺杂反应,制备了樟脑磺酸掺杂聚苯胺(PANI-CSA)粉末.采用SEM,XRD,FT-IR等分析方法对所得的PANI-CSA进行了形貌和结构表征,采用四点探针法对电导率进行了测定.FT-IR图谱的变化反映了聚苯胺的质子化过程,而XRD谱图表明,聚苯胺分子链在外力诱导下形成了有利于电荷传导的取向排列.系统地研究了球磨时间对掺杂率和电导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固相掺杂具有较高的掺杂速率,其电导率和掺杂率均随球磨时间先增大后减小,其最高电导率可达到3.25S/cm,对应掺杂率为0.31.
谷威李志强朱申敏张荻
关键词:聚苯胺高能球磨电导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