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6CMZ011)

作品数:12 被引量:38H指数:3
相关作者:李臣玲贾伟王玉君王淑婕葛艳玲更多>>
相关机构:青海师范大学兰州大学青海民族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经济管理
  • 9篇社会学
  • 1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民族
  • 2篇社会
  • 2篇宗教
  • 2篇文化
  • 2篇民族关系
  • 1篇演进
  • 1篇演进趋势
  • 1篇杂居
  • 1篇杂居地区
  • 1篇人类学
  • 1篇人类学调查
  • 1篇社会分层
  • 1篇社会分层研究
  • 1篇社会现状
  • 1篇社会学
  • 1篇社会学视野
  • 1篇史诗
  • 1篇寺院
  • 1篇田野调查
  • 1篇农业

机构

  • 7篇青海师范大学
  • 6篇兰州大学
  • 5篇青海民族学院
  • 4篇青海大学
  • 2篇青海民族大学
  • 1篇青海省委党校

作者

  • 11篇李臣玲
  • 9篇贾伟
  • 2篇王玉君
  • 1篇王淑婕
  • 1篇韩喜玉
  • 1篇葛艳玲
  • 1篇张海燕

传媒

  • 4篇青海民族研究
  • 2篇青海社会科学
  • 2篇新疆师范大学...
  • 1篇青海师范大学...
  • 1篇民族论坛
  • 1篇青海民族学院...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年份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3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民族学视野中的丹噶尔藏人婚姻文化变迁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本文在田野调查基础上,从民族社会学的角度阐释丹噶尔藏人的婚姻文化变迁,探讨该地区婚姻文化的发展状况和特点,并为研究西北民族地区民族婚姻文化变迁提供丰富的民族学实证素材。
李臣玲贾伟
关键词:婚姻文化
新疆撒拉族历史迁徙与文化变迁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文章通过梳理相关历史文献并结合田野调查资料,描绘了新疆撒拉族的历史渊源和形成的历史过程;新疆撒拉族在迁徙的历史进程中,为了立足新的环境与周边民族文化进行了长期的互动、积极调适,社会文化发生了积极的变迁。
贾伟李臣玲
关键词:文化
分歧中的和谐——奄古鹿拱北的人类学调查被引量:2
2011年
"拱北"信仰在中国穆斯林中广泛存在。位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奄古鹿拱北却独具特色,不仅为回、撒拉、东乡、保安族等穆斯林民族所信仰,而且还为藏、汉、土、蒙古族等非穆斯林民族所崇信。各种信仰形态虽然各异,但又共聚一室、和谐共生,这种独特的现象引起学界的关注。笔者通过田野调查,详尽记录奄古鹿拱北现象的各个层面,并探讨了奄古鹿拱北现象所蕴含的文化意蕴和现实意义。
贾伟李臣玲张海燕
关键词:田野调查人类学
当代安多农业区藏传佛教寺院的现状与思考被引量:1
2011年
安多农区藏传佛教寺院林立,是藏传佛教在安多农业区的承载基础,能反映藏传佛教寺院的基本层面的变迁。本研究以社会历史调查为切入点,结合安多农区寺院的文献资料,尽可能的描绘当代安多农区藏传佛教寺院的总体形貌,并思考和探讨了农区寺院发展的特点。
贾伟李臣玲
关键词:藏传佛教寺院社会现状
和谐社会语境下民族交往探析——以新疆昭苏县几个哈汉聚居区为例被引量:3
2012年
文章基于新疆哈萨克族与汉族杂居地区的田野调查,在了解当地民族关系状况的基础上,探析该地区和谐民族关系的成因,认为哈萨克族牧民的定居是哈汉和谐民族关系的前提,密切的经济往来是哈汉民族和谐关系的保证,文化多样性及民族间婚育观念开明与宽容是哈汉民族关系和谐的基础,民族间的互尊互助是哈汉民族间关系和谐的润滑剂。
王玉君葛艳玲李臣玲
关键词:杂居地区民族关系
《格萨尔》史诗流布格局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格萨尔》是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历史悠久,结构宏伟,卷帙浩繁,内容丰富,气势磅礴,流传广泛。从分布的格局上看,《格萨尔》的流传有若干个点,四条线和两个面。点连成线即东北线、东南线、南线和西线四条线。线铺成面,即东北线向北在蒙古草原驻足,又向四周辐射,形成以蒙古草原为中心的蒙古族《格萨尔》传播面,东南线、南线和西线铺成以青藏高原为中心的藏族《格萨尔》传播面。
韩喜玉
关键词:格萨尔流布
试论安多地区多元文化共生格局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被引量:6
2011年
基于历史与现实的共同作用,安多地区民族文化间互相依存,和谐共生,形成特点鲜明的多元文化共生格局,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安多三大文化体系间的势力总体均衡与民族文化个体间的差异显著并存、安多区域文化特质是包容和开放以及在同一宗教场域内的文化相融更为自然而广泛等三个方面。在现代性下,安多多元文化共生格局演进有了新的发展趋势,在广度与深度上将进一步增强,国家政策变量对多元文化共生的影响力也将日益突出。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安多地区多元文化共生现象的演进形态仍将是"和而不同"。影响文化共生格局形成的基础性因素是安多地区社会经济互补性。
贾伟李臣玲王淑婕
关键词:文化共生演进趋势经济互补
多维民族文化交汇地带的社会分层研究——以丹噶尔藏人为个案被引量:4
2008年
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从民族社会学的角度阐释了丹噶尔藏人社会分层的状况,探讨了该地区社会分层的发展状况和特点,力图为研究多维民族文化交汇地带的社会分层状况提供较为丰富的民族学实证素材。
李臣玲贾伟
关键词:民族社会
二郎神信仰在安多藏区传播历史的考察被引量:11
2007年
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有关历史文献,探讨了二郎神这种汉族民间宗教信仰在安多藏区传播历史的相关问题、原因及其特点。
李臣玲贾伟
关键词:安多藏区
西北穆斯林地区村级组织与宗教组织相互关系研究——以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为例被引量:2
2012年
村级基层组织和宗教组织是西北穆斯林民族地区村级组织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释西北穆斯林地区村级组织与宗教组织两组织间运行中相互协调及不相协调的方面,分析形成目前两者关系的原因,探讨和揭示当前两组织间关系的规律性。在此基础上,试图提出保持两组织间关系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途径。
王玉君李臣玲
关键词:村级组织宗教组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