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71075)

作品数:37 被引量:1,577H指数:22
相关作者:陆玉麒钟业喜靳诚孟德友卢晓旭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经济管理
  • 4篇建筑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3篇历史地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2篇可达性
  • 6篇旅游
  • 5篇区域经济
  • 5篇经济差异
  • 5篇城市
  • 4篇铁路
  • 4篇县域
  • 3篇生态
  • 3篇省际
  • 3篇县域经济
  • 3篇空间结构
  • 3篇长江
  • 3篇长江三角
  • 3篇长江三角洲
  • 2篇性学
  • 2篇研究性
  • 2篇研究性学习
  • 2篇生态经济区
  • 2篇农业
  • 2篇区域经济差异

机构

  • 33篇南京师范大学
  • 10篇江西师范大学
  • 3篇中国传媒大学
  • 3篇南京晓庄学院
  • 2篇淮阴师范学院
  • 2篇商丘师范学院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江苏省社会科...
  • 1篇南京邮电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临沂师范学院
  • 1篇唐山师范学院
  • 1篇江苏省发展和...

作者

  • 32篇陆玉麒
  • 10篇钟业喜
  • 5篇靳诚
  • 5篇卢晓旭
  • 4篇孟德友
  • 3篇尚正永
  • 3篇范黎丽
  • 2篇彭颖
  • 2篇赵媛
  • 2篇袁宗金
  • 2篇管卫华
  • 2篇张莉
  • 1篇马颖忆
  • 1篇赖格英
  • 1篇董平
  • 1篇雷延军
  • 1篇高超
  • 1篇马琳
  • 1篇赵元正
  • 1篇林振山

传媒

  • 5篇经济地理
  • 4篇长江流域资源...
  • 3篇地理研究
  • 3篇地理科学进展
  • 3篇自然资源学报
  • 2篇国土与自然资...
  • 2篇地理学报
  • 2篇地理科学
  • 2篇上海教育科研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人文地理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园林
  • 1篇中国软科学
  • 1篇特区经济
  • 1篇江苏商论
  • 1篇热带地理
  • 1篇Scienc...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14篇2011
  • 14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济地理区位分析的思路与方法——以江苏省灌河口地区为例被引量:8
2009年
作为地理学的入门性技术方法,经济地理区位分析无论是基本含义还是应用,无论是定性分析还是定量建模,都有大量的成果问世,已达到相对成熟的研究阶段。但灌河口的案例分析事实上昭示出了经济地理区位分析的新思路,本文将其归纳为经济地理区位分析的综合集成法,其基本含义是多时空尺度、多影响要素的综合集成分析,即不仅仅将经济地理区位静态地理解为一种相对位置关系,而是在考虑区位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相互关联的过程中进行经济地理区位的综合性分析,具体包括多要素综合分析法则、多尺度时空分析法则和多路径门户分析法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构了经济地理区位分析的理论框架,试图对经济地理区位(分析)这一地理学最为基本的知识、理论与方法,进行有一定新意的理论与方法论探讨。
陆玉麒董平
基于县域单元的江苏省经济空间格局演化被引量:404
2009年
通过ESDA相关分析,描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苏省县域经济格局在空间上的变化状况。在经济总体空间格局上,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出很强的空间自相关性,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集聚分布,热点区的空间结构多表现为以苏州、无锡为核心的圈状空间结构,且不断的向东南方向集聚。经济增长空间格局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更多的随机性和结构的不稳定性,热点区域切换频繁,没有明显的地理集中现象。江苏经济空间格局连续性和自组织性越来越强,空间分异格局中的随机成份在不断降低,而由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结构化分异越来越显著,东北—西南方向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较小,而东南—西北方向经济发展空间差异最大。最后,将江苏省经济格局演化的驱动力归结为3个方面:历史发展基础、经济区位和区域发展政策。
靳诚陆玉麒
关键词:区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化空间自相关
Evolutionary model of the central place hierarchical system被引量:1
2011年
Central place theory is one of the two theoretical cornerstones of geography, yet it cannot be connected with other spatial structure models, fails to provide definite time-space parameter conditions, lacks an evolutionary process model, and does not easily enable construction of a complete theoretical system of regional spatial structure. This paper give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process and mechanism for production and evolution of central places of different grades, and constructs an evolutionary model of the central place hierarchical system. The results of deduction,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show that produc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central place hierarchical system may be divided into five stages. These stages are the embryonic, formative, improvement, maturation, and advancement stages. Affected by spatial location and centricity, central places hav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scale and functional structures.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in the scale of same-grade central places. However, low-grade central places could have larger scales than high-grade central places, and the central places of a central location may form the agglomeration area of central places. Based on the hypothesis condition of an isotropic plain,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it is possible not only to form proportional functional structures of central places, but also to produce non-proportional scale structures of central places, and thus to complet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rationalistic deduction of spatial equilibrium mode to an explanation and demonstration of an unbalanced practical model.
LU YuQiYUAN LinWangZHONG YeXi
江苏湿地资源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被引量:23
2011年
用层次分析法从资源禀赋、城镇依托、交通可达性、人口经济基础四方面构建湿地资源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旨在定量评价江苏湿地资源的旅游开发适宜性。结果是江苏126个湿地资源分布区的旅游开发适宜性总分值在36.64—72.98之间。依据各湿地分项分值进行聚类分析,将江苏湿地资源分为4种旅游开发类型,即高适宜性湿地资源、较高现实适宜性湿地资源、较高潜在适宜性湿地资源、低适宜性湿地资源。在此基础上,提出积极开发高适宜性湿地、适度开发较高现实适宜性湿地、与经济发展同步开发较高潜在适宜性湿地、暂时限制开发低适宜性湿地的建议,并提出坚持湿地资源旅游开发公益性的思想。同时对湿地资源旅游开发中一些未有定论的话题进行了讨论。
卢晓旭陆玉麒靳诚周永博
关键词:湿地资源旅游开发层次分析法可达性
南京都市圈可达性与经济联系格局演化研究被引量:19
2014年
以南京都市圈为例,选取1993、1999、2005和2011年4个典型年份,运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和引力模型,计算南京都市圈的可达性、经济联系量和经济联系隶属度,深入研究南京都市圈空间联系格局和空间联系方向的演变。研究结果表明:(1)南京都市圈可达性改善显著,平均可达性提高明显,但各城市可达性提高的幅度差别较大;(2)南京都市圈经济联系日益增强,经济联系格局由点轴结构向网络结构演变,南京成为区域经济联系中心城市;(3)从经济联系隶属度分析来看,南京是区域空间联系的集聚中心,与其它城市形成了众星捧月的空间联系格局。
韩艳红陆玉麒
关键词:南京都市圈可达性经济联系引力模型
基于可达性角度的区域发展机会公平性评价——以江西省为例被引量:36
2009年
在对可达性评价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Arcgis的简易可达性评价方法,并结合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1997年和2007年江西省一、二、三级中心地进行区域可达性评价。结果表明:经过10 a的发展,江西区域可达性得到明显改善;可达性的区域差异有所缩小;高等级的中心地提供更高等级的商品和服务,接近高等级中心地的区域可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交通建设对区域可达性的影响符合边际效用递减原理,增加交通欠发达地区的投资有助于实现区域公平;可达性差的区域获得的发展机会较少,经济发展明显滞后;江西赣中南、赣南、赣西北的可达性发展缓慢,影响到区域发展和区域公平。
钟业喜陆玉麒
关键词:可达性
高速铁路建设对我国省际可达性空间格局的影响被引量:50
2011年
以省会城市为网络中的节点,采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指标对我国"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及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城际客运系统建成前后省际可达性及演变态势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高速铁路建设使东中西地带内、地带间及省区的总体可达性均获得了大幅度提升,可达性中心区的范围沿骨干客运专线向华南、西南和西北地区拓展,圈层状空间格局依然很突出,两极分化趋势在加剧,高速铁路网建设对各地区的空间经济效应还存在很大差异。经过对高速铁路建成前后各省区的地带内、地带间及总体可达性空间格局的对比分析,从客观上论证了高速铁路建设的必要性及加强省际经济联系的重要性。
孟德友陈文峰陆玉麒
关键词:高速铁路可达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水平发展的区域差异研究被引量:30
2008年
本文从城市与区域关系的角度出发,建立反映城市化水平的复合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分别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省区在1982、1990和2000年城市化综合水平差异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规模是反映和影响区域城市化水平的重要因素,但体现城市化水平的因子却发生了较大变化,上世纪80年代以城市中心性因素为主导,上世纪90年代以区域发展为主导,当前以城市与区域的互动为主导。
管卫华林振山陆玉麒甄峰
关键词:区域城市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消费水平的区域格局变化被引量:21
2012年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社会消费水平差异、格局变化和形成机制的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省区间的社会消费水平的差异总体呈现扩大趋势,但其中有一定的波动。通过突变点分析,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社会消费水平差异变化可划分为1978~1987年和1987~2008年两个阶段。1978年中国社会消费水平的南北区域差异格局显著;1987年中国社会消费水平的区域差异既有南北地区的差异,又有东西部的差异;2008年中国社会消费水平总体呈现明显的东中西阶梯差异的格局。1978年形成中国社会消费水平区域格局主要受各地区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人均财政支出和第一产业产值比例因素的影响;1987年形成中国社会消费水平区域格局主要受人均GDP、交通通达水平和第三产业产值比例因素的影响;2008年形成中国社会消费水平区域格局主要受人均GDP、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和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因素的影响。
管卫华周静陆玉麒
关键词:区域格局变化
江苏省开发区转型发展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开发区及其转型发展在江苏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江苏省开发区转型发展既受外力驱动,又面临着内在的种种制约。在新背景下江苏省开发区转型应该是一次经济、社会、环境全方位的转变,涉及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城乡统筹、管理体制改革等多方面的内容。
沈宏婷
关键词:开发区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