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2009A032)

作品数:2 被引量:19H指数:2
相关作者:卢笛徐卫星刘建祝卫民吴震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腰椎
  • 1篇腰痛
  • 1篇腰椎关节
  • 1篇腰椎关节突
  • 1篇源性
  • 1篇神经支
  • 1篇神经支配
  • 1篇去神经
  • 1篇去神经支配
  • 1篇注射
  • 1篇疗效
  • 1篇疗效观察
  • 1篇脊神经
  • 1篇关节
  • 1篇关节突
  • 1篇关节源性

机构

  • 2篇浙江省立同德...
  • 1篇桐乡市第一人...

作者

  • 2篇徐卫星
  • 2篇卢笛
  • 1篇丁伟国
  • 1篇张春
  • 1篇王健
  • 1篇吴震
  • 1篇祝卫民
  • 1篇刘建

传媒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中国骨伤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腰椎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治疗关节突源性腰痛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3年
腰椎小关节受腰脊神经后内侧支支配,脊神经后支是其主要的传人中枢通路,Bogdukt曾通过解剖学研究证明了腰脊神经后支在腰痛的病因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充分了解腰脊神经后支的解剖后,于2010年6月-2011年6月间对40例患者采用C形臂x线引导下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治疗关节突源性腰痛,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丁伟国顾春江陶初华俞钰贤徐卫星卢笛
去神经化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探讨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模拟去神经化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自2009年3月至2010年10月,采用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模拟去神经化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患者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41~68岁,平均56.4岁;病程0.5~3年,平均1.2年。每例患者分别进行脊神经后内侧支单支阻滞、双支阻滞、三支阻滞、四支阻滞(分别在C形臂X线透视引导下行病变腰椎关节突关节和(或)上下邻近几个关节行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其中5例双支阻滞时行同位脊神经后内侧支及上位神经阻滞,5例行同位及下位神经阻滞。以相应上关节突与横突根部交界处为靶点。用药均为:0.5%盐酸利多卡因15ml加入确炎舒松-A1ml(10mg/ml)、甲钴铵注射液1ml(500μg)。评价患者阻滞前、阻滞腰脊神经后内侧支单支、双支、3支、4支后腰背部疼痛的VAS评分、致痛关节突关节水平多裂肌表面肌电信号及腰部背伸肌力。多裂肌表面肌电信号用表面肌电测定仪记录,背部肌力采用背力计测定。结果:所有患者脊神经阻滞后腰背疼痛VAS评分、多裂肌平均肌电(averageEMG,AEMG)均低于阻滞前(阻滞前VAS评分为6.85±1.55,肌电值为69.25±2.13)。腰脊神经后内侧支单支、双支、3支、4支阻滞后腰背部的VAS评分分别为5.80±1.05、3.65±1.20、2.80±1.10、2.75±1.15,肌电值分别为62.15±1.85、51.25±1.28、47.30±1.85、45.96±1.98。腰背伸肌力: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前和单支、双支、3支、4支阻滞后分别为60、55、48、44、43kg。VAS评分:3支阻滞后<双支阻滞后<单支阻滞后;腰背伸力:3支阻滞后<双支阻滞后<单支阻滞后。4支阻滞后的VAS评分、腰背伸力与3支阻滞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位脊神经后内侧支及上位双支阻滞VAS评分及背伸力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同位及下位双支阻滞。结论:脊神经后内侧支去神经化治疗腰椎关节突关
徐卫星王健丁伟国卢笛刘建吴震祝卫民张春
关键词:去神经支配脊神经腰椎腰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