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02001)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王祺熊聪慧张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生物学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晚古生代
  • 2篇名实
  • 2篇名实问题
  • 2篇古生代
  • 1篇豆荚
  • 1篇豆科
  • 1篇多样性
  • 1篇圆印木
  • 1篇植物
  • 1篇三叠
  • 1篇三叠纪
  • 1篇石松
  • 1篇石松纲
  • 1篇泥盆世
  • 1篇中新世
  • 1篇晚泥盆世
  • 1篇楔叶
  • 1篇鳞木
  • 1篇陆生
  • 1篇陆生植物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植...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5篇王祺
  • 2篇熊聪慧
  • 1篇张静

传媒

  • 2篇植物分类学报
  • 2篇古生物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年份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关于木本石松植物鳞皮木属的正确名称
2007年
讨论了木本石松植物鳞皮木属Lepidophloios Sternberg的正确名称。基于Sternberg 1825年的原始描述和相关文献以及模式标本,Lepidophloios实际上是一个晚出的拼写变体,它的原始拼写为Lepidofloyos。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维也纳法规规则60.1和61.1),Lepidofloyos Sternberg应该是鳞皮木属的正确名称。作者给出了鳞皮木属模式标本的图片和描述。
王祺
关键词:模式标本
山东中新世山旺植物群中豆荚属的名实问题被引量:4
2006年
简要回顾了欧亚新近系广泛分布的豆科化石植物豆荚属PodogoniumHeer1857,nom.illeg.的命名和分类。作者基本赞同Herendeen1992年的观点,即PodogoniumHeer1857是PodocarpiumA.BraunexStizenberger1851一个晚出的异名。该属可能仅含有一个种——柄豆荚Podocarpiumpodocarpum(A.Braun)Herendeen。同时,PodogoniumHeer1857也不宜作为保留名继续使用。作者重新调查了山东中新世山旺植物群中过去被鉴定为Podogoniumoehningense(Koenig)Kirchh.和P.knorrii(Braun)Heer的标本,认为它们与欧洲发现的豆荚属应该为同一种植物,即柄豆荚。
王祺
关键词:豆科中新世
关于晚古生代楔叶属(楔叶纲)的名实问题被引量:2
2008年
简要回顾Sphenophyllum Koenig和Sphenophyllum Brongniart的研究历史,详细讨论该属命名中存在的问题。这两者是基于相同的模式(即Sphenophyllites emarginatus Brongniart,1822)建立的。根据2006年《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维也纳法规)规则32.1,14.4和附录Ⅲ,Sphenophyllum Koenig因没有明确的发表日期(出版年),故为非法名称,应予废弃;而Sphenophyllum Brongniart因广为使用已被提议为保留名,其命名异名Sphenophyl-lites Brongniart,1822应被废弃。因此,正确名称应是Sphenophyllum Brongniart,1828。
熊聪慧王祺
关于晚古生代圆印木属(石松纲)的命名问题被引量:1
2008年
文章讨论晚古生代木本石松植物圆印木属Cyclostigma命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4个方面:1)圆印木属的合格发表和作者引证;2)圆印木属的异名、同名和替代名;3)圆印木属的保留;4)圆印木属的模式。基于相关原始文献和国际植物命名法规,文中澄清了这些命名问题。Heer在1871年最早合格发表了圆印木属,故该属应被引证为Cyclostigma Haughton ex Heer,1871,(或Cyclostigma Heer,1871),而不是文献中通常引证的Cy-clostigma Haughton,1860(或1859)。圆印木属不宜归入具叶舌的窝木属Bothrodendron Lindley etHutton,1833,二者相关的生殖器官特征差别也较大。圆印木属的3个同名Cyclostigma Hochst.ex Endl.,1842(夹竹桃科Apocynaceae),Cyclostigma Klotzsch ex Seem.,1853(大戟科Euphorbiaceae)和Cyclostigma Phil.,1870(茄科Solanaceae)在现代被子植物中已不再使用,Cyclostigma Hochst.ex Endl.被提议废弃,后两者为非法名称,这3者分别是更早合格发表的属名Voacanga Thouars,1806,Croton L.,1753和Leptoglossis Benth.,1844的分类学异名。Cyclostigma Haughton ex Heer因在化石石松植物中广为使用已被提议为保留名,它的模式种为基尔托克圆印木C.kiltorkense Haughton ex Heer,为晚泥盆世法门期植物群的重要组分或标志化石,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物地层学意义。比较而言,圆印木属的替代名Jurinodendron Doweld,2001日后被普遍接受的可能性极小。保留广泛使用的圆印木属Cyclostigma有利于命名的稳定性,而且避免了不必要的重新命名。由于圆印木属模式种的原始标本下落不明,一份保存在爱尔兰都柏林三一学院地质博物馆的标本TCD.6012(采自模式产地)被选为新模式。
张静王祺
关键词:晚泥盆世石松纲
陆生植物在二叠纪—三叠纪界线存在集群灭绝吗?被引量:3
2007年
二叠纪—三叠纪界线(PTB)集群绝灭是显生宙以来海洋生物界发生的规模最大的一次灾变事件,但陆生植物在PTB是否存在集群绝灭却颇有争议。这个争议主要归咎于如何定义陆生植物的集群绝灭。通过考虑集群绝灭定义的4个基本特点(即量值、广度、幅度和时续),本文简要评述了陆生植物穿过PTB的多样性变化,认为它与海洋动物在二叠纪末的多样性变化可能是互相耦合的,这暗示着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在PTB都遭受了剧烈的扰动。陆生植物穿过PTB发生了全球性的古植代—中植代交替,经历了大的群落重组和新种的演化,这个过程持续了约25Ma。基于孢粉学资料,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植物群的演变具有明显的连续性,陆生植物在PTB没有突然发生大规模的绝灭事件。在不同的植物地理区、气候带和保存条件下,陆生植物穿过PTB的多样性变化具有明显的选择性,总体上都显示了危机—残存—复苏的演化式样。基于化石数据库,冈瓦纳植物区和华夏植物区陆生植物属的多样性在PTB显著衰减;而安加拉植物区和欧美植物区,属的多样性在PTB稍许增加。陆生植物中存在的一次高绝灭率事件(中三叠世安尼期)稍微滞后于海洋无脊椎动物和陆生四足动物在PTB同时发生的集群绝灭,这暗示着陆生植物与动物界发生集群绝灭的根本原因及其响应方式可能不尽相同。作为宏体自养型初级生产者的陆生植物拥有更加多样化的地方特有性分子、生存对策和生境,在PTB可能对灾变事件具有更强的缓冲能力和生存能力。因此,笔者等建议在分析全球陆生植物多样性变化式样时,应该综合考虑植物区、气候带、化石采样和保存偏差因素以及大化石和微体化石的相互补充和印证,而基于有限的资料(例如来自一个植物地理区、一个或少数的产地和植物分类群(或分类等级)以及单凭植物大化石的研究
熊聪慧王祺
关键词:多样性陆生植物集群绝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