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201201009)
-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1
- 相关作者:李斌张旭霞孟庆华李秋艳张黎明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通化市靖宇中学长春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有机-无机复合纳米材料的传感应用及机理被引量:6
- 2015年
- 有机-无机杂化复合纳米材料可以在微观尺寸上将有机和无机组分相结合,使复合材料兼具两种组分的优点,实现所需的性能或功能,因此成为材料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以有机荧光染料罗丹明、三苯胺和金属配合物发光材料为母体,制备出一系列对汞离子、铜离子、铁离子等常见金属离子具有明显光谱响应的探针类材料并选取合适的支撑基质组装成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实现了对金属离子和一些阴离子的目视比色传感。不同离子的加入及加入顺序都会对探针类材料的吸收及发光光谱造成明显的变化。以不同的金属离子或氧气作为输入值,以吸收强度/发光强度作为输出值,模拟了分子水平的逻辑门,拓展了这些材料的应用。为了解决背景荧光干扰,我们利用六角相的β-Na YF4纳米晶为激发源,采用二氧化硅进行包覆,然后将荧光探针分子固载到二氧化硅表面,得到了对金属离子具有传感性能的核壳型的上转换纳米复合材料。在近红外激发下能够显示明亮的上转换绿光发射,同时对金属离子具有较好的选择性、较高的灵敏度,并且其荧光强度表现出对汞离子浓度的线性响应。这种纳米复合材料的上转换光学性质、汞离子传感性能使它们在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张旭霞李斌张黎明高颉李秋艳孟庆华
- 关键词:复合材料传感发光磁性
- 一个次氯酸根比色荧光探针及其逻辑行为(英文)
- 2013年
- 利用次氯酸根(ClO-)的氧化性质和Cu+与Cu2+不同的配位性质,一种高效的可用于探测ClO-的铜离子化合物CS1被合成出来。通过吸收和发射光谱系统地研究了CS1对ClO-的传感性能。结果表明,在Cu+存在条件下,CS1的光谱强烈受到OCl-影响:最大吸收峰从396 nm红移到545 nm(Δλ=149 nm);520nm处的荧光强度降低近25倍。以Cu+和ClO-为输入信号,以470 nm和396 nm吸收峰比值(A470/A396)为输出信号,构建了一个基于CS1的AND逻辑门,并且可以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对其进行简单重置。
- 陈小鹏李斌
- 关键词:探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