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1537)

作品数:13 被引量:55H指数:4
相关作者:刘明华张雷向强任小宝尹昌林更多>>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解放军第98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蛋白
  • 3篇蛇毒
  • 3篇尖吻蝮
  • 3篇尖吻蝮蛇
  • 2篇低氧
  • 2篇低氧诱导
  • 2篇凋亡
  • 2篇炎症
  • 2篇炎症因子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炎
  • 2篇增殖
  • 2篇细胞
  • 2篇腺炎
  • 2篇抗体
  • 2篇Β-CATE...
  • 1篇胆管
  • 1篇胆管造影
  • 1篇胆管造影术
  • 1篇蛋白抗体

机构

  • 8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解放军第98...

作者

  • 8篇刘明华
  • 7篇张雷
  • 5篇向强
  • 4篇任小宝
  • 3篇徐世伟
  • 3篇李科
  • 3篇曹宇亮
  • 3篇尹昌林
  • 1篇陈翔宇
  • 1篇田君
  • 1篇邓朝霞
  • 1篇荣媛

传媒

  • 8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年份

  • 1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4
  • 1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尖吻蝮蛇AaHⅣ催化结构域和非催化结构域免疫保护性比较
2014年
目的表达尖吻蝮蛇出血性P-Ⅲb型金属蛋白酶AaHⅣ催化结构域和非催化结构域,并鉴定其免疫小鼠后抗体的中和保护性。方法采用基因合成的方法合成尖吻蝮蛇P-Ⅲ6型金属蛋白酶AaHⅣ的催化结构域和非催化结构域cDNA,分别重组在质粒pET28a(+)上,转入BL21(DE3)中表达,产物经亲和层析纯化。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催化结构域蛋白免疫组、非催化结构域蛋白免疫组、AaHⅣ免疫组、PBS免疫组,每组6只[4周龄,体质量(20±2)g,雌雄各半],3次免疫后分离血清,与AaHⅣ体外孵育后行出血中和实验。结果 ELISA显示重组表达的AaHⅣ催化结构域和非催化结构域均具有免疫原性。出血中和实验显示:催化结构域免疫组和非催化结构域免疫组均较PBS免疫组显著减少出血面积(P<0.05);AaHⅣ免疫组与催化结构域免疫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与非催化结构域免疫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aHⅣ催化结构域免疫小鼠产生的抗体在中和AaHⅣ出血毒性方面效果更为显著。
张雷曹宇亮刘明华
关键词:尖吻蝮蛇催化结构域
蛇毒金属蛋白酶被引量:1
2013年
蛇毒金属蛋白酶(snake venom metalloproteinases,SVMPs)是蝰蛇等血循环类毒蛇毒液中一类含锌离子的蛋白酶.它具有水解基底膜、细胞外基质、促细胞凋亡、抑制血小板聚集、水解胶原、纤维蛋白原和诱导白细胞滚动等活性,能够导致局部和系统性出血,是研究抗蛇毒血清、抗凝及抗肿瘤药物的重要对象.本文将对SVMPs的研究历史和进展做一综述,阐述其结构及生物学活性.
张雷刘明华
关键词:蛇毒金属蛋白酶
胰胆管造影术后发生胰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经胰胆管造影术后患者发生胰腺炎的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入住我院行胰胆管造影术的患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分成胰腺炎组和非胰腺炎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行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pancreatic cholangiography,ERCP)与否、ERCP次数、ERCP手术时间、胆道括约肌气囊扩张术、插管困难等因素和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1、IL-6、IL-10的表达情况。结果:研究共纳入1891例患者,并发胰腺炎者124例(6.55%),非胰腺炎患者1767例。性别、年龄、既往行ERCP、ERCP次数、ERCP手术时间、胆道括约肌气囊扩张术、插管困难均为胰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且ERCP手术时间和胆道括约肌气囊扩张术是为并发胰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ERCP术后胰腺炎组血清TNF-α、IL-1、IL-6、IL-10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胰腺炎组(P<0.05)。结论:ERCP手术时间、胆道括约肌气囊扩张术及高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可能是并发胰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李燕田铸徐梦林翟军谢百发
关键词:胰胆管造影术胰腺炎炎症因子
尖吻蝮蛇蛇毒多克隆抗体纯化及生物活性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通过实验纯化出特异性尖吻蝮蛇蛇毒多克隆抗体并检测其生物活性。方法以尖吻蝮蛇蛇毒免疫新西兰兔,利用Econo-Pac Protein A kit及CNBr activated sepharose 4B凝胶对兔源性抗蛇毒血清抗体进行纯化,制备特异性尖吻蝮蛇蛇毒多克隆抗体,经Western blot和ELISA方法对抗体进行评价,通过出血抑制实验及致死性保护实验评价抗体的生物活性。结果成功纯化出特异性抗尖吻蝮蛇蛇毒多克隆抗体,ELISA检测抗体效价>3 200,Western blot证实多克隆抗体能识别蛇毒中大多数毒素蛋白,出血抑制实验证实该抗体能有效抑制蛇毒所致的皮下出血,在致死性保护实验中,该抗体对2LD50和4LD50蛇毒分别起到100%和54%的保护作用。结论纯化获得的尖吻蝮蛇蛇毒多克隆抗体具有较好特异性和生物活性。
曹宇亮张雷刘明华
关键词:尖吻蝮蛇多克隆抗体
HIF-1α/MMP9信号通路介导低氧诱导的人视网膜母细胞瘤HXO-RB44细胞侵袭
2019年
目的:探究低氧条件下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将人视网膜母细胞瘤HXO-RB44细胞株于常氧(21%O2)和低氧(1%O2)条件下培养,采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real time-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HIF-1α及MMP9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别检测低氧对HIF-1α、HIF-1α对MMP9启动子区域的调控作用。并进一步使用HIF-1α及MMP9特异性si RNA阻断其表达,并检测低氧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低氧组Transwell下室HXO-RB44每高倍视野细胞数目、HXO-RB44HIF-1α和MMP9 m RNA和蛋白表达均较常氧组显著上调(P<0.05)。转染HIF-1α过表达质粒组的MMP9活性较空载组相比明显增加(P<0.05),低氧处理24小时的HXO-RB44细胞的HIF-1α启动子活性较常氧组明显增强(P<0.05)。HIF-1αsi RNA组的HIF-1α及MMP9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NC组明显降低(P<0.05),MMP9 si RNA组的HIF-1αm RNA和蛋白无明显改变,分别转染HIF-1αsi RNA组MMP9 si RNA组下室HXO-RB44每高倍视野细胞数目显著减少(P<0.05)。结论:低氧能够促进HXO-RB44细胞株的侵袭转移,而可HIF-1α/MMP9轴在这一过程起关键作用。
荣媛刘明华邓朝霞任小宝向强
关键词:低氧
人源尖吻蝮蛇毒蛋白抗体单链可变区片段噬菌体文库的初建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构建人源尖吻蝮蛇毒蛋白抗体单链可变区片段(scFv)噬菌体文库。方法采用Trizol试剂提取尖吻蝮蛇咬伤后恢复期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总RNA,用Oligotex誖mRNA Mini Kits纯化获得总mRNA,逆转录合成总cDNA,针对人抗体轻链和重链可变区基因设计一系列特异性引物,以合成的总cDNA为模板,扩增得到抗体轻链和重链可变区基因库,再通过重叠延伸PCR(splicing by overlap extension PCR,SOE-PCR)将轻链和重链拼接得到scFv文库;将scFv基因双酶切后,插入T7噬菌体骨架进行包装,以尖吻蝮蛇蛇毒蛋白抗原进行4轮淘选,建立蛇毒蛋白抗体scFv噬菌体文库,采用噬斑法检测scFv噬菌体文库滴度并进行PCR及测序鉴定。结果成功地将轻链和重链可变区基因库混合拼接得到scFv文库;经4轮淘选,蛇毒蛋白抗体scFv噬菌体文库滴度为6.0×1014PFU/ml,抗体基因在噬菌体中表达的阳性率达50%以上,表达的scFv片段均为轻链和重链的杂合体,可较好的重现可变区的多样性。结论已成功构建了人源尖吻蝮蛇毒蛋白抗体scFv噬菌体文库,为下一步噬菌体文库的克隆构建和筛选奠定了基础。
刘明华曹宇亮张雷陈翔宇向强田君
关键词:尖吻蝮蛇噬菌体
MicroRNA-21靶向调控β-catenin促进骨肉瘤细胞U2OS的增殖与侵袭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微小RNA-21(microRNA-21,miR-21)对骨肉瘤细胞U2OS增殖与侵袭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Real-time PCR (RT-PCR)检测miR-21在骨肉瘤和临近正常骨组织中的表达差异。通过脂质体转染法将miR-21模拟物(microRNA-21mimics,即mimics组)及microRNA无关序列(microRNA-NC,即NC组)转染入骨肉瘤细胞U2OS,real-time PCR(RT-PCR)检测miR-21和β-catenin m RNA在U2OS细胞中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蛋白在U2OS细胞中的表达,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21与β-catenin基因3’-非编码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的特异性结合作用。MTT法检测U2OS细胞体外增殖能力;Transwell侵袭模型探查U2OS细胞侵袭潜能。结果:骨肉瘤组织中miR-2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骨组织(P<0.05)。过表达miR-21能够增强细胞增殖与侵袭,上调U2OS细胞β-catenin m RNA和蛋白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表明miR-21可与β-catenin基因3’-UTR结合,从而对β-catenin的表达起调控作用。结论:miR-21可能通过调节β-catenin的表达促进骨肉瘤细胞U2OS的增殖与侵袭。
李科刘明华张雷徐世伟尹昌林任小宝向强
关键词:骨肉瘤微小RNA-21Β-连环蛋白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联合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患者TLR4、血浆炎症因子及白介素的影响被引量:20
2017年
目的:探究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患者TLR4、白介素及血浆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接诊的7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并采用随机的方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6例。实验组与对照组均进行基础治疗和乌司他丁治疗,而实验组还要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记录治疗后APACHEⅡ评分、住院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测量患者治疗前和治疗一周后的TLR4、血浆炎症因子及白介素水平。结果:(1)实验组患者治疗后住院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APACHEⅡ评分、腹痛消失时间均显著低于或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2)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一周后的TLR4、CRP、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一周后的TLR4、CRP、IL-6和TNF-α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实验组的治愈率(34.29%)和总有效率(74.2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治愈率(14.29%)和总有效率(48.57%)。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联合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抗炎效果相较于单独使用乌司他丁疗效显著,能更好地降低炎症反应,使得TLR4、血浆炎症因子及白介素等炎症因子降低。
李科刘明华张雷徐世伟尹昌林任小宝向强
关键词:乌司他丁急性胰腺炎炎症因子血液净化治疗
胃大部切除术后消化性溃疡患者残胃癌危险因素分析及其干预措施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究消化性溃疡患者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残胃癌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胃大部切除术治疗后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干预,观察两组的干预效果,同时将发生残胃癌患者与未发生残胃癌患者各项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影响残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中没有患者发生残胃癌,对照组中有10例患者发生残胃癌,发生率为11.11%,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在首次手术年龄、性别、HP感染上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首次手术吻合方式、首次手术溃疡位置上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残胃癌组组采用毕Ⅰ式2例,毕Ⅱ式7例,Roux-Y式1例;未发生残胃癌组采用毕Ⅰ式82例,毕Ⅱ式74例,Roux-Y式14例,残胃癌组首次手术溃疡位置以十二指肠球部为主,未发生残胃癌组以十二指肠球部、胃体部为主;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证实首次手术吻合方式、首次手术溃疡位置属于残胃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术后残胃癌发生危险因素包括首次手术吻合方式、首次手术溃疡位置,同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同样会增加术后残胃癌发生风险,应加强引流管干预、并发症干预,并将此作为基础制定综合干预方案。
荣媛刘明华邓朝霞任小宝向强
关键词:胃大部切除术消化性溃疡残胃癌
急诊闭合复位和切开复位空心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研究分析急诊闭合复位和切开复位空心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急诊股骨颈骨折患者,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观察组患者采取切开复位空心钉治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取闭合复位空心钉治疗法进行诊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随访中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以及相关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所需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长度明显多于对照组[(61.43±5.34)min、(30.54±4.27)m L、(6.43±0.56)cm比(46.54±3.26)min、(16.43±2.43)m L、(1.83±0.44)cm](P<0.05)。观察组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2.61%(38/46)比50.00%(23/46)](P<0.05)。两组患者的骨折不愈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股骨头坏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17%(1/46)比13.04%(6/46)](P<0.05)。结论:应用切开复位空心钉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方法更佳,其临床治疗效果更好且患者股骨头发生缺血坏死的几率也更低。
李科刘明华张雷徐世伟尹昌林任小宝向强
关键词:闭合复位切开复位空心钉股骨颈骨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