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431881212)
- 作品数:8 被引量:53H指数:4
- 相关作者:彭建兵马润勇李喜安卢全中范文更多>>
- 相关机构:长安大学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 绿泥石片岩和云母石英片岩时间效应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为研究岩石材料的时间效应,利用CSS-1950型岩石流变试验机,分别对绿泥石片岩和云母石英片岩进行压缩蠕变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分析了蠕变对岩石荷载-变形关系的影响规律,研究了轴向变形随时间变化的基本趋势,论述了两种片岩在蠕变过程中的变形特性,并阐明了岩石的蠕变破裂形式及损伤机制。结果表明:岩石的蠕变特性与岩性、初始损伤密切相关;云母石英片岩的蠕变性好于绿泥石片岩。
- 于德海彭建兵崔春义
- 关键词:岩石力学绿泥石片岩蠕变
- 大柳树坝址工程断错效应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坐落于中卫-同心活动断裂带中间部位的黄河黑山峡大柳树坝址,距F201发震断层垂直距离不足1.5kin。统计表明,在青藏高原及其周缘地区,当发生Ⅶ级以上破坏性地震时,距发震断裂两侧3~5kin的范围内都有可能出现断层的分支破裂、次生破裂等错断效应。大柳树坝址处于Ⅶ级以上地震时的分支破裂发生带内,因此,存在工程错断效应问题。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断层F201发生错动时,坝址地段断层F93、F39、F40相对于F201的错动比率处分别达到14.38%、12.00%和9.84%以上。
- 马润勇彭建兵
- 关键词:大柳树坝址活断层数值模拟
- GIS城市道路最短路径算法研究被引量:19
- 2011年
- 本文紧密结合城市公交的特点,利用改进Dijkstra算法开发出一个针对城市道路系统的最短路径自动搜索信息系统,该系统通过在ArcGIS环境下建立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在VB环境下利用改进Dijsktra算法对ArcObjects控件进行二次开发而设计完成,能在0.21s完成500多个交叉口的计算并找出其最短路径,是一种实用的、有效的最短路径分析解决方案。
- 王华
- 关键词:DIJKSTRA最短路径属性数据库
- 天水地区主要活动断裂特征与氡气测试成果分析被引量:8
- 2009年
- 断层氡气释放强度、范围、成分等的变化可以用来分析评价活动断层的相对活动性。研究了天水地区主要活动断裂的基本特征,并对这些断裂进行了氡气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西秦岭北缘断裂带的活动性为强—极强;礼县—罗家堡断裂的活动性为强;礼县—积石峡断裂的活动性为强—中等;清水断裂活动性为中等。该结果与活断层的活动强度较吻合,说明氡气测试成果可以作为一种断裂活动性的评价方法。
- 成玉祥张骏刘玉洁
- 陕西三原双槐树地裂缝的发育特征被引量:19
- 2007年
- 陕西三原双槐树地裂缝由两条近平行的地裂缝组成,延伸长度大于4km,地裂缝活动给沿线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灾害和经济损失。通过调查访问和探槽、探井、平硐等勘探工程,从平面展布特征、剖面结构特征、活动特征和力学性质等方面描述了该地裂缝的发育特征。结果显示:南侧的F1地裂缝的破碎带宽度和活动程度均大于北侧的F2地裂缝,其中的F1地裂缝破碎带宽度一般大于10m,最大可达50余米,不同期次和不同级次的裂缝数量可达30余条,如此规模的裂缝破碎带宽度和裂缝数量在黄土地区并不多见。
- 卢全中彭建兵范文马润勇李喜安
- 关键词:灾害发育特征
- 黄河大柳树坝址区域F201断层工程断错可能性及其效应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坐落于中卫一同心逆冲断裂带中间部位的黄河黑山峡大柳树坝址距F201发震断层垂直距离不足1.5km。在坝址区内,中卫一同心断裂带由数条断层组成,并可进一步分为主干断层、分支断层。这些断层与主干断层F201具有密切关系。统计表明,在青藏高原及其周缘地区,当发生7级以上破坏性地震时,距发震断裂两侧3~5km的范围内都有可能出现断层的分支破裂、次生破裂等错断效应。晚更新世以来沿F201发生过多次地震破裂事件,大柳树坝址处于7级以上地震时的分支破裂发生带内,因此存在工程错断可能。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表明,k.发生错动时,坝址地段分支断层k、k、F帕相对于F201,的错动比率处分别达到14.38%、12.00%和9.84%以上。
- 马润勇彭建兵
- 关键词:大柳树坝址活断层数值模拟
- 基于GIS的西部地区活断层灾害危险性评价被引量:1
- 2009年
- 西部地区各种地质灾害频发,活断层是引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以海原活动断裂带为研究对象,采用ArcGIS的ArcObjects组件技术,用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方法和层次分析技术构建了评价预测模型,运用西部地区活断层数据库中各项活断层数据研究海原活动断裂带对其周边的影响,并对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评价和预测。
- 陈鲁皖
- 关键词:GIS活断层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
- 区域非稳定动力学环境下的岩体松动效应
- 2007年
- 区域非稳定动力学环境下,长期的构造变形、重力卸荷以及地震动力作用的共同影响,可以导致岩体发生大范围变形、松动。松动岩体内发育大量的软弱结构面,且表现出整体破碎、松弛严重、透水强烈,张性节理裂隙发育、地表裂缝较发育、岩体地震动力破坏信息反映明显等特征。岩体的变形松动可以分为卸荷变形松动、倾倒变形松动、顺层滑移松动、断层控制松动、节理裂隙控制松动等5种模式。岩体的物理振动试验结果表明,地震动力是造成岩体松动的主因。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单纯自重应力影响作用下,松动岩体不会出现大面积的失稳破坏现象,但在地震动力作用下,松动岩体会发生大面积屈服破坏。
- 马润勇彭建兵周立新门玉明毛彦龙李喜安
- 关键词: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