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2046)

作品数:4 被引量:23H指数:2
相关作者:苏文博李惠民周红英张伟秦松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锆石
  • 2篇冈底斯
  • 1篇定年
  • 1篇东段
  • 1篇元古代
  • 1篇早白垩世
  • 1篇早二叠世
  • 1篇中北部
  • 1篇石炭
  • 1篇石炭世
  • 1篇铁岭组
  • 1篇同位素
  • 1篇年代学
  • 1篇凝灰岩
  • 1篇剖面
  • 1篇锆石U-PB...
  • 1篇锆石U-PB...
  • 1篇晚石炭世
  • 1篇花岗岩
  • 1篇灰岩

机构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四川省地质矿...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内蒙古自治区...

作者

  • 2篇周红英
  • 2篇李惠民
  • 2篇苏文博
  • 2篇孙传敏
  • 2篇秦松
  • 2篇张伟
  • 1篇宋彪
  • 1篇李怀坤
  • 1篇王惠
  • 1篇狄永军
  • 1篇张健
  • 1篇郭文琳
  • 1篇张剑波

传媒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岩石学报
  • 1篇华北地质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冈底斯东段色日绒地区冈瓦纳相冰海杂砾岩特征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色日绒地区冰海杂砾岩产于砂泥质为主的陆缘碎屑岩段中,累计出露厚度约325 m。岩石学及沉积学特征指示其沉积于滨海—上部浅海环境;顶部的化石生物组合指示此段岩层沉积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的冷水型海洋环境。岩层中的坠石结构、压裂面以及与其同层位产出的冷水型生物群为冰海杂砾岩的成因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指示其形成于冰川作用下,是由冰筏搬运的海相沉积。通过资料综合收集、对比,确定了冰海杂砾岩形成的古构造及古地理、古气候控制条件。根据古构造位置及古地理特征,大致总结出了以该地区为代表的冈瓦纳相冰海杂砾岩的沉积及成因模式。
秦松孙传敏杨继友张伟尼玛次仁
关键词:沉积环境
天津蓟县铁岭组新剖面钾质斑脱岩锆石U-Pb测年及Hf同位素研究被引量:16
2019年
天津蓟县西北的大喻山铁岭组剖面钾质斑脱岩夹层锆石U-Pb年龄(1439±14Ma)是约束"蓟县剖面"年代格架的重要锚点,但该剖面露头已遭到严重破坏。最近,笔者在蓟县东北、目前已禁止开采的大五尖采石场发现了铁岭组新剖面,并在其二段近底部再次确认多层钾质斑脱岩,测得其中两层LA-ICPMS锆石U-Pb年龄(1445±12Ma以及1442±10Ma);采自原大喻山剖面该组二段近底部斑脱岩夹层的样品,也获得其LA-ICPMS锆石U-Pb年龄(1439±11Ma)。以上三个年龄值在误差范围内一致,与之前在原大喻山剖面及河北平泉刘家沟剖面该组二段近底部斑脱岩夹层所获的SHRIMP锆石U-Pb年龄(1439±14Ma及1437±21 Ma)也完全可比。与此同时,本文对以上3个样品锆石还开展了锆石原位Hf同位素研究。其结果显示,176Hf/177Hf值变化范围为0. 281703~0. 281880,εHf(t)=-6. 7^-0. 2,两阶段模式年龄为2200~2603Ma,高斯分布峰值为~2360Ma。这表明,铁岭组钾质斑脱岩的物源主要来自于新太古代-古元古代早期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本研究为蓟县剖面乃至燕山地区铁岭组高精度年代约束及地层格架厘定等,提供了更多年代学佐证,进一步夯实了整个蓟县剖面作为华北克拉通中-新元古界标准剖面的科学性和代表性;同时,对华北中元古界钾质斑脱岩夹层的锆石首次开展Lu-Hf同位素研究,为探讨这一特殊类型沉积岩的源岩及相关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新发现剖面也为未来继续围绕铁岭组的各项研究,提供了一处露头良好、年代框架扎实可靠、可长期观测的新平台。
郭文琳苏文博苏文博张健李惠民周红英李怀坤Warren DHUFF
关键词:铁岭组LU-HF同位素钾质斑脱岩蓟县剖面
冈底斯带中北部色日绒地区早白垩世花岗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4
2018年
色日绒地区崔绝果和寒空达岩体位于冈底斯带中北部的隆格尔-工布江达弧背断隆带东段,主要岩性分别为黑云母花岗岩和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对寒空达岩体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其年龄值为(136.0±1.4)Ma,与同时期崔绝果岩体共同代表了该地区早白垩世大规模的中酸性岩浆活动。据岩石学、主元素特征分析,两个岩体均属钾玄岩-高钾钙碱性强过铝S型花岗岩系列。微量元素Sr、P、Ti、Nb元素亏损,具后碰撞花岗岩特征;Th元素具高丰度值(绝大多数大于20μg/g),指示岩体源岩来自地壳物质;两个岩体均显示轻、重稀土元素之间分异明显,具右倾型分布模式,反映了源区地壳成熟度较高的特征。结合地球化学特征、构造图解判别以及区域构造演化分析,得出该地区早白垩世花岗岩是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主造山作用结束后,色日绒地区由挤压转变为伸展、拉张为主应力的后碰撞环境下,部分熔融念青唐古拉群变质砂屑岩形成的。该地区两个岩体的发现及其形成时代的确定,将冈底斯中北部后碰撞构造环境的时限约束在136.0~139.2 Ma之前。
秦松孙传敏张剑波张伟丁代国尼玛次仁
关键词:早白垩世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
什那干群层凝灰岩夹层SHRIMP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22年
在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大佘太镇附近的什那干群“下岩组”中下部,第一次发现了层凝灰岩等火山沉积夹层,并对其中的层凝灰岩(NM-1191)开展了SHRIMP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精确标定其喷发时间为1614±8 Ma。由此可以确认,什那干群整体上应属于国际古元古代固结纪(Statherian Period,1800~1600 Ma)末期-中元古代盖层纪(Calymmian Period,1600~1400 Ma)初期(相当于中国中元古代长城纪(1800~1600 Ma)末期-蓟县纪(1600~1400 Ma)初期)沉积。这一新的年代地层学归属的确定,显示什那干群与毗邻的渣尔泰山群及白云鄂博群(化德群)的相应层位,应属于“三群并立”、“同时异相”的沉积古地理格局;同时这也表明,该群基本可与华北克拉通北缘-中部的大红峪组-高于庄组对比,并与南缘洛峪口组-龙家园组大体相当。结合相关资料可进一步推知,位于鄂尔多斯西缘贺兰山-千里山一带的黄旗口组-王全口组及阿拉善南缘龙首山地区墩子沟群中下部(即第一、第二岩组),也应与什那干群的层位基本一致。这一广泛存在的对比关系很可能也说明,至少到中元古代盖层纪早期,阿拉善(阴山)地块仍隶属于华北克拉通的范畴,并与鄂尔多斯西缘、燕辽盆地-华北中部带及熊耳裂谷区等,共同拥有一个统一的“泛华北”陆表海。什那干群新的年代学约束及相关地层单元年代学等时框架的建立,为重新认知该阶段华北克拉通北缘沉积-构造古地理及其演化,探讨华北克拉通与哥伦比亚超大陆关系等重要命题,提供了关键的年代地层学约束。
苏文博李文国李惠民宋彪狄永军周红英王惠王健Frank R EttensohnWarren D Huff
关键词:锆石U-PB年龄古-中元古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