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白玉兰科技人才基金

作品数:44 被引量:473H指数:14
相关作者:王志新张华强刘振国宋璐刘文晋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医药卫生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电气工程
  • 13篇医药卫生
  • 7篇机械工程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农业科学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8篇帕金森
  • 8篇帕金森病
  • 6篇发电
  • 6篇风电
  • 6篇风力
  • 6篇风力发电
  • 5篇电机
  • 5篇直流
  • 5篇直流输电
  • 5篇输电
  • 5篇变流
  • 5篇变流器
  • 4篇蛋白
  • 4篇异动症
  • 4篇运动并发症
  • 3篇电压
  • 3篇柔性直流
  • 3篇柔性直流输电
  • 3篇双馈
  • 3篇最大功率

机构

  • 19篇上海交通大学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同济大学
  • 3篇上海应用技术...
  • 2篇上海理工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上海大学
  • 2篇北京肿瘤医院
  • 1篇宝山钢铁股份...
  • 1篇国家电网公司
  • 1篇上海电力学院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太原科技大学
  • 1篇上海市农业科...
  • 1篇上海市电力公...
  • 1篇上海航天控制...

作者

  • 16篇王志新
  • 9篇张华强
  • 9篇刘振国
  • 6篇宋璐
  • 4篇马雅萍
  • 4篇刘文晋
  • 4篇巴茂文
  • 3篇吴娜
  • 3篇訚耀保
  • 3篇舒光伟
  • 3篇刘立群
  • 3篇卞雷斯
  • 2篇庄奇新
  • 2篇杨新新
  • 2篇陈尼维
  • 2篇沈新迁
  • 2篇王国强
  • 2篇李明华
  • 2篇郭永辉
  • 2篇陈云鹏

传媒

  • 3篇自动化仪表
  • 3篇电网与清洁能...
  • 2篇中华神经科杂...
  • 2篇机电一体化
  • 2篇介入放射学杂...
  • 2篇太阳能学报
  • 2篇电力自动化设...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应用技术...
  • 2篇中国工程机械...
  • 1篇计算机集成制...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低压电器

年份

  • 5篇2012
  • 10篇2011
  • 4篇2010
  • 11篇2009
  • 7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风光互补路灯无线监控系统的设计被引量:4
2010年
针对风光互补路灯分布广、不便于维护、无法实时控制的现状,设计了风光互补路灯无线监控系统。介绍了无线监控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了数据采集设计、无线通信方式和上位机监控程序的具体实现方法。经测试表明,该系统工作稳定、可靠,能够实时监测到路灯系统的关键数据和运行状态,实现了对风光互补路灯系统的远程监测和控制。
罗德塔王志新张华强
关键词:风光互补路灯VBGSM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异动症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研究
2011年
目的观察高频电刺激对帕金森病异动症大鼠模型的行为学影响。方法成功制备帕金森病、异动症和丘脑底核高频电刺激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刺激组"、"假刺激组"和"假手术组",观察高频电刺激对旋转行为和不自主行为(AIM)评分的影响。结果高频电刺激可抑制模型大鼠的旋转行为;在左旋多巴甲酯和苄丝肼药效期内高频电刺激治疗后的"刺激组"模型大鼠AIM评分明显减低、旋转速度明显减慢。结论高频电刺激可改善左旋多巴诱导的异动症(LID)的症状;其作用并非刺激电极植入本身对丘脑底核(STN)损伤所致;STN-DBS治疗后LID症状可在一定时间内持续改善。
浦政陆丽霞刘振国
关键词:异动症脑深部电刺激丘脑底核
基于DPC的海上风场VSC-HVDC变流器控制策略被引量:23
2011年
针对海上风场并网电压源直流输电系统,设计了基于虚拟磁链的直接功率控制(DPC)方法,通过虚拟磁链技术计算系统功率,省去了电压传感器和锁相环,实现了无交流电压传感器运行,提高了系统可靠性,降低了成本。同时,针对常规DPC的功率滞环造成变流器开关频率变化范围大、系统滤波器设计困难及对处理器运算速度要求高等不足,利用三相电压源变流器的虚拟磁链模型和功率模型估计磁链和功率,通过功率误差直接计算电压参考信号,生成SPWM调制波,既替代滞环控制又避免内环PI调节器参数的整定。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相应的仿真模型,结果表明两端变流器均可无交流电压传感器运行,需调整参数较少,且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和稳态跟踪精度,因此所设计系统正确有效。
王国强王志新张华强郑健杨兴武邵峥达
关键词:直接功率控制磁链正弦脉宽调制
风光互补技术及应用新进展被引量:59
2008年
简要回顾国内外风电、光伏技术与应用发展态势,结合风光互补系统应用,分析、介绍了风光互补LED路灯照明系统、智能控制器设计、分布式供电电源、风光互补水泵系统,并着重分析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互补分布式能源梯级系统原理,涉及的技术关键等。研究表明,风能、光伏发电应用需要实现低成本、规模化,风光互补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王志新刘立群张华强
关键词: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分布式发电逆变技术
基于反步法的海上风场并网轻型直流输电变流器控制被引量:2
2012年
针对变流器数学模型存在非线性和强耦合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带积分环节的反步法控制器的设计方法。首先基于变流器两相旋转坐标系(dq系)数学模型,按照传统反步法理论设计电压外环的虚拟控制,该虚拟控制使直流电压子系统的Lyapunov函数满足系统渐进稳定条件;其次设计电流子系统控制量,使电流子系统状态能够跟踪所需要的虚拟控制并保证整个系统渐进稳定;最后在所设计控制策略中加入直流电压积分环节消除稳态误差,克服反步法设计中不含积分环节、系统阶跃响应不能稳定到零点的问题。经MATLAB仿真,并与传统PI控制器比较,结果表明所采用方法有效、可行。
王国强王志新
关键词:风场电压源换流器反步法轻型直流输电
G蛋白耦连受体激酶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2011年
G蛋白耦连受体激酶(GRKs)是一类介导受体脱敏的重要可溶性蛋白质,是G蛋白耦连受体(GPCR s)信号转导通路负反馈机制中必不可少的因素。神经系统疾病中神经激素水平的升高,以及神经激素持续刺激引起的不利后果,表明了神经激素受体反应性脱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保护机制。近年来研究显示,GRKs在帕金森病及其运动并发症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GRK6主要定位于中型棘状神经元上,GRK6敲除与多巴胺受体的超敏有关,是纹状体最关键的GRKs。文章就近年来GRKs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吴娜刘振国
关键词:帕金森病
贲门失弛缓症的四种介入治疗成形术的选择和中远期疗效比较被引量:19
2006年
目的探讨贲门失弛缓症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并分析4种介入治疗方法的中、远期疗效。方法238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其中球囊导管成形术组(A组)80例;永久性贲门支架成形组(B组)8例;暂时性贲门支架成形术组(C组)135例;直径递增组合成形术组(暂时性贲门支架加增加直径的球囊导管成形术8例;直径递增暂时性贲门支架成形术7例)15例(D组)。C、D组术后3~5d由胃镜取出支架。4种介入治疗方法随访时间6~138个月。结果A组80例共进行152次扩张,平均每例1.9次。并发症发生率为疼痛43.8%、反流27.5%、出血10.0%;随访半年、1、3、5、8年和10年以上患者吞咽困难复发率分别为32.5%、56.3%、85.5%、89.1%、92.6%、100%。B组8例,安放裸支架5枚和部分覆膜抗反流支架3枚,支架置入成功率100%。并发症发生率为疼痛5/8、反流5/8、出血3/8、肉芽组织增生3/8;随访半年、1、3年和5年以上患者吞咽困难复发率分别为3/8、4/8、5/8、4/8。C组135例,安放部分覆膜支架135枚。并发症发生率为疼痛39.3%、反流21.5%、出血17.0%;随访半年、1、3、5、8年和10年以上患者吞咽困难复发率分别为7.4%、8.7%、12.9%、23.9%、42.1%、66.7%。D组1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疼痛73.3%、反流40.0%、出血40.0%;随访半年、1、3年和5年以上患者吞咽困难复发率分别为12.5%、20.0%、27.3%、28.6%。4种介入治疗方法治疗前后贲门管腔直径、吞咽困难评分等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暂时性贲门支架成形术是贲门失弛缓症介入治疗中的首选方法;直径递增组合成形术为贲门失弛缓症介入治疗的补充方法。
程英升李明华杨仁杰陈维雄陈尼维尚克中庄奇新
关键词:贲门失弛缓症介入治疗成形术随访
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DX01转座突变株的构建及转化体系的优化被引量:4
2011年
Tn5转座子及其衍生载体被广泛应用于革兰氏阴性菌的基因功能研究,但尚未见有利用Tn5转座子导入革兰氏阳性菌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DX01菌株的报道。本研究通过构建Tn5转座载体,对短小芽孢杆菌DX01菌株进行了Tn5转座插入诱变,获得了大量的突变株。同时,考察了感受态细胞培养浓度、电击电压、电击缓冲液及复苏培养基的选择等对DX01电转化效果的影响,建立了实验条件下的最佳电转条件。从1 109个转化子中随机抽取20个继代培养15代后,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对转化子的PCR及Southern blot分析证实Tn5已随机插入到DX01基因组中。
胡晓璐沈新迁傅科鹤顾振芳陈云鹏
关键词:短小芽孢杆菌突变电击转化
苏州河底泥3种内分泌干扰物的空间分布及环境风险被引量:15
2012年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苏州河及其支流底泥中3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壬基酚(NP)、辛基酚(4-t-OP)和双酚A(BPA)的含量进行检测和调查,结果表明,这3种物质在河流底泥中的浓度变幅分别为<1.0~5 800、<0.10~39和0.90~180μg.kg-1,空间分异显著.总体上看,底泥污染物浓度与河流周边人为活动密集程度有关:在苏州河上海市区段底泥的含量显著地高于上海远郊和江苏省内河段底泥含量;苏州河支流底泥中的含量显著高于苏州河干流底泥含量.苏州河及其支流底泥中这3种内分泌干扰物两两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说明其有相似的物源.以含量较高的壬基酚为例,进行底泥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除苏州河江苏省内吴家港桥段外,其它河段均存在潜在的生态毒害风险,需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李洋胡雪峰王效举茂木守大塚宜寿细野繁雄杜艳姜琪李珊冯建伟
关键词:底泥内分泌干扰物壬基酚辛基酚双酚A环境风险
高性能氧化锌阀片研究新进展被引量:5
2007年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高性能氧化锌阀片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氧化锌阀片通流容量和阀片侧面耐大电流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且指出了高性能氧化锌阀片未来发展趋势。
钟庆东施利毅
关键词:氧化锌阀片通流容量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