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11B020307001)
- 作品数:12 被引量:80H指数:6
- 相关作者:姜兰谭爱萍罗理王伟利邓玉婷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磺胺间甲氧嘧啶在罗非鱼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及休药期被引量:5
- 2015年
- 在试验水温(28±2)℃条件下,按200mg/kg的剂量对吉富罗非鱼单次药饵饲喂磺胺间甲氧嘧啶(SMM)后,采用HPLC法测定各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研究SMM在罗非鱼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消除规律。结果显示,药物在各组织(血液、肌肉、肝脏和肾脏)中的最大峰质量浓度(质量分数)Cmax分别为22.66、7.13、45.50、22.77μg/mL(μg/g);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7.52、7.02、1.00/8.00和2.00/10.00h(Tmax 1/Tmax 2);肝、肾组织中的药-时曲线有明显的双峰现象,并且第1个峰浓度高于第2个峰浓度,提示该药物在罗非鱼胃肠道中具有非齐性吸收现象;药物在各组织中(血液、肌肉、肝脏和肾脏)的消除半衰期T1/2Ke分别为5.21、4.84、14.12、6.80h,显示SMM在罗非鱼体内代谢较快,属于较为短效的磺胺类药物;并且在肌肉和血液中的消除快于肝脏、肾脏。在(28±2)℃温度条件下,按200mg/kg的剂量对罗非鱼连续5d药饵饲喂SMM,研究药物的消除规律;根据罗非鱼可食性组织肌肉的残留检测结果,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235号公告中对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总量的MRL规定,以0.1mg/kg为残留限量,建议休药期不低于5d。
- 鞠晶王伟利姜兰肖贺罗理邓玉婷谭爱萍
- 关键词:罗非鱼磺胺间甲氧嘧啶药代动力学休药期
- 水产动物源嗜水气单胞菌药物敏感性及QRDR基因突变分析被引量:15
- 2012年
- 为了解临床分离的59株嗜水气单胞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及其靶基因gyrA和parC编码的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QRDR)的突变情况。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15种抗菌药物对水产动物源嗜水气单胞菌的耐药情况,采用PCR法扩增gyrA和parC,并通过测序分析其靶基因突变情况。结果表明:24株(40.7%)嗜水气单胞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其中对萘啶酸、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依次为40.7%、16.9%、20.3%、8.5%。敏感菌株QRDR靶位点未发生突变,24株喹诺酮类耐药菌株中gyrA基因编码的第83位氨基酸均存在Ser→Ile突变;19株菌parC基因编码的第87位氨基酸也发生突变,其中18株为Ser→Ile突变,1株为Ser→Arg突变,有5株未检测到突变;ParC亚基氨基酸突变的菌株其GyrA亚基均同时发生氨基酸突变。表明临床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程度不一,其中萘啶酸的耐药最为严重,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敏感性较高。喹诺酮类耐药菌株GyrA亚基QRDR氨基酸突变,可能是引起萘啶酸耐药的主要原因。临床分离嗜水气单胞菌QRDR区域的突变具有随机性,但靶位点GyrA的Ser83→Ile以及ParC的Ser87→Ile是最主要的突变方式,另外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的产生可能还与其他耐药机制存在关联。
- 薛慧娟邓玉婷姜兰吴雅丽谭爱萍王伟利罗理赵飞
- 关键词:嗜水气单胞菌喹诺酮类GYRA基因PARC基因
- 养殖龟鳖源气单胞菌耐药性与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基因分析被引量:14
- 2014年
- 为了解养殖龟鳖源气单胞菌的耐药情况及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PMQR)、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QRDR)与耐药表型之间的关系;实验采用K—B纸片法测定了1996--2013年从广东地区患病龟鳖分离的67株气单胞菌对23种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并检测5种PMQR基因qnrA、qnrB、qnrS、qepA和aac(6’)-Ib—cr,同时分析PMQR基因阳性菌株染色体上gyrA、parC基因QRDR的突变情况。结果显示,67株气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吩和磺胺复合物的耐药率分别高达100%、92.54%和83.58%,对喹诺酮类药物呈现中等耐药,耐药率介于19.40%-64.18%,而对亚胺培南、呋喃妥因、阿米卡星、头孢噻肟敏感性较高,耐药率低于10%;79.10%(53/67)的菌株对3类或以上抗菌药物具有耐药性。19.40%(13/67)的菌株携带PMQR基因,其中,8.96%(6/67)携带qnrSl基因、5.97%(4/67)携带qnrS2基因、7.46%(5/67)携带aac(6’)-Ib—CF基因[其中2株同时携带qnrS2和aac(6’)-Ib.CF基因]。13株PMQR基因阳性菌株均分别携带1—4个质粒,大小介于0.8-15kb;其中6株在gyrA基因及parC基因上均发生变异,3株仅在删rA基因上发生变异,另外4株未发现QRDR的基因突变。研究表明,广东地区龟鳖源气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并存在多重耐药现象;而且PMQR机制的存在预示着喹诺酮类耐药性很可能会在水产临床上更加快速而广泛地传播,应引起重视。
- 谭爱萍邓玉婷姜兰吴雅丽冯永永黄玉萍罗理王伟利
- 关键词:龟鳖气单胞菌耐药质粒介导喹诺酮类
- 不同剂量氟苯尼考对罗非鱼血药浓度的影响及组织毒理学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为研究氟苯尼考在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体内的吸收特征及组织毒理,在30℃实验条件下,分别按0、5、12、20、40、80、100 mg/kg的给药剂量,通过药饵单次饲喂实验罗非鱼氟苯尼考后,使用HPLC方法检测各剂量组的血药浓度,结果发现各剂量组10 h的血药浓度分别为0、1.49±0.46、2.66±0.62、5.08±0.75、10.60±2.34、13.74±2.87、14.42±0.49μg/mL(M±SD,n≥6,n为各浓度点数据量),表明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实验动物体内血药浓度也随之上升,但40 mg/kg剂量以上,其浓度增幅降低,提示药物利用率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而降低。在相同试验条件下,按照0、12、20、40、100 mg/kg的给药剂量连续饲喂罗非鱼7 d以研究药物对罗非鱼的组织毒理特性,组织切片显示20 mg/kg以下剂量组未见明显病变,在高剂量组(40 mg/kg、100 mg/kg)则出现了剂量依赖的肝肾细胞损伤现象,并且该损伤在继续饲养7 d的情况下未见修复。建议生产上的给药剂量不高于20 mg/kg,以免造成机体组织损伤,利用率降低及环境污染等问题。
- 王伟利罗理姜兰常藕琴鞠晶肖贺谭爱萍邓玉婷赵飞
- 关键词:氟苯尼考罗非鱼
- 复方中草药制剂对杂交鳢生长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于饲料中分别添加5、10、15和20 g/kg的复方中草药制剂,以不添加为对照,饲喂杂交鳢(Channa maculata♀×Channa argus♂)7周,就复方中草药制剂对杂交鳢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除5 g/kg处理组外,复方中草药制剂各处理组均能增加杂交鳢的体质量和特定生长率,其中以20 g/kg处理组效果最好(P<0.05);各处理组对杂交鳢的内脏指数和脾脏指数无显著影响,但各处理组的肝脏指数均低于对照组;除5 g/kg处理组外,其余各处理组的肥满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处理组可显著降低杂交鳢的肌纤维直径(P<0.05);5和10 g/kg处理组肌肉滴水损失率比对照组下降了5.6%和8.9%,且差异显著(P<0.05);各处理组对杂交鳢肌肉的水分、灰分和粗蛋白质量分数无显著影响,但能显著降低其肌肉和肝脏粗脂肪的质量分数(P<0.05);同时还可不同程度地提高肌肉总游离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的质量分数,且差异显著(P<0.05).由此表明,饲料中添加高剂量(20 g/kg)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可促进杂交鳢的生长,减少肌肉和内脏脂肪的沉积;添加中、低剂量(10、5 g/kg)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则有利于增加杂交鳢肌肉的总游离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质量分数,降低滴水损失率,减小肌纤维直径,提高杂交鳢的肌肉品质.
- 莫金凤周萌姜兰吴灶和黄运茂舒绪刚
- 关键词:复方中草药肌肉品质
- 三种常用萃取剂对罗非鱼组织中两种磺胺类药物的萃取效果比较被引量:1
- 2014年
- 乙酸乙酯、乙腈和二氯甲烷是动物组织中磺胺类药物残留的常用萃取剂,但对于三者对磺胺类药物的回收效果,现有文献报道差异较大。本研究以磺胺嘧啶(SD)和磺胺间甲氧嘧啶(SMM)两种国标水产磺胺类药物为实验对象,分别在罗非鱼组织中(肌肉和血浆)加标0.5μg/g(m L),并分别使用乙酸乙酯、乙腈和二氯甲烷进行萃取,利用HPLC紫外方法检测。结果表明,乙腈萃取法的回收率最高,沉淀效果也最为理想,肌肉中SD和SMM的回收率分别为84%和87%,血浆中SD和SMM的回收率分别为88%和96%;乙酸乙酯萃取的回收率次之,分别为肌肉中78%和79%和血浆中89%和95%;二氯甲烷回收率最低,分别为肌肉中61%和67%和血浆中77%和80%。比较上述三种萃取剂的萃取结果,乙腈与乙酸乙酯萃取方法各有优劣,乙腈具有回收率高,对于血浆样品处理简便的优点,但提取液浓缩耗时较长,且毒性较大,成本较高;乙酸乙酯具有回收率高、杂质少和浓缩快速的优点;二氯甲烷回收率最低,且存在样品沉淀不完全的缺点。综合操作便捷程度及回收率,建议肌肉组织中的磺胺类药物使用10倍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并使用HLB固相萃取小柱进行净化;而血浆中的磺胺类药物,使用3倍体积的乙腈萃取可以达到理想的回收率。本研究比较了三种常用萃取剂对两种磺胺类药物的萃取效果,提出了适用不同样品(血浆和肌肉)的萃取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和浓缩快捷的优点。该方法适用于药物残留检测及相关研究中使用。[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4,4(6):22-26]
- 王伟利罗理姜兰鞠晶肖贺
- 关键词:磺胺嘧啶磺胺间甲氧嘧啶罗非鱼萃取
- 广东省水产动物源气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分析被引量:19
- 2013年
- 为了解广东地区水产动物源气单胞菌的耐药情况,采用K-B纸片法测定了112株1995-2012年来源于不同种类患病水产动物的气单胞菌对20种抗菌药的耐药性,数据用WHONET 5.6耐药监测软件分析。结果显示,气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和头孢噻吩的耐药率分别高达85.7%和79.5%,其次对利福平、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链霉素、萘啶酸、磺胺类、头孢西丁、四环素和磺胺甲基异恶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分别达57.1%、51.8%、49.1%、44.6%、31.2%、28.6%、28.6%和21.4%;对氟喹诺酮类(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头孢曲松、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呋喃妥因、氯霉素和多西环素相对敏感。比较不同来源气单胞菌的耐药情况,结果显示爬行、两栖动物和观赏鱼来源的分离菌株对氟喹诺酮类、头孢类等药物的耐药率比养殖鱼、虾类的高;气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不同来源的气单胞菌的耐药率亦不尽相同。水产动物源气单胞菌存在多重耐药菌株应引起重视,今后在气单胞菌疾病防治方面要慎重用药,并且有必要开展水产动物源的细菌耐药性监测,以指导水产养殖合理用药。
- 吴雅丽邓玉婷姜兰谭爱萍薛慧娟王伟利罗理赵飞
- 关键词:气单胞菌耐药性
- 乌鳢源舒伯特气单胞菌生物学特性及其药物敏感性分析被引量:9
- 2016年
- 为了解乌鳢源舒伯特气单胞菌WL-4菌株的生理生化、生长特性、致病因子等生物学特征,以及其对多种药物的敏感性,使用细菌生化鉴定仪检测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比较不同温度、盐度及p H条件下菌株的生长特征;通过人工回归感染分析菌株的致病性,测定相关的毒力因子并采用PCR方法扩增毒力基因;采用微量二倍稀释法测试菌株对20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发现,与模式菌株(ATCC43700)相比,两菌株的大部分生理生化特性相同,16S r RNA基因比对,相似度达99.9%;WL-4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C,最适生长盐度为5,最适生长p H为7;29°C时,腹腔注射感染乌鳢苗种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1.2×106 CFU/m L;该菌株具有溶血性、蛋白酶活性和脂肪酶活性;WL-4菌株对磺胺类及酰胺醇类等8种药物具有耐药性,而对多西环素、新霉素、氨苄西林等12种药物敏感。研究表明,WL-4菌株的生物学特征与其引起的乌鳢内脏类结节病的发生情况相吻合,致病菌的药物敏感性与药物使用情况存在相关性。
- 莫金凤姜兰吴灶和
- 关键词:毒力因子药物敏感性
- 常用剂量氟苯尼考在罗非鱼肝脏和肾脏中的消除规律及组织学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在水温28℃条件下,以12 mg/kg剂量对罗非鱼单次口服给药,采用HPLC方法测定不同时间实验鱼肝脏和肾脏中的药物水平,分析氟苯尼考在罗非鱼肝、肾组织的吸收及消除规律。结果显示,肝脏和肾脏中的药动学参数均符合药动学一室模型,肝脏的药物消除速度快于肾脏,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4.89 h和15.93 h;药物在肝脏的Tmax为5.43 h,吸收峰值为4.84μg/g;59 h后肝、肾组织中的药物含量均低于0.8μg/g。取12 mg/kg剂量连续给药7 d的实验鱼肝、肾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给药组罗非鱼的肝、肾组织均未出现病理性变化。此外,氟苯尼考对6株罗非鱼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实验中,最小抑菌浓度(MIC)均≤4 mg/L,表明常用剂量氟苯尼考在罗非鱼体内消除快、残留少且不造成组织损伤,对常见病原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
- 罗理王伟利姜兰谭爱萍邓玉婷赵飞
- 关键词:罗非鱼氟苯尼考一室模型病理组织学变化最小抑菌浓度
- 一株多重耐药鳗源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鉴定被引量:10
- 2013年
- 从患病花鳗鲡(Anguilla marmorata)的肝脏分离纯化到一株革兰氏阴性杆菌HM2。人工感染试验结果显示,HM2具有较强的致病力,96h的LD50为9.98×107CFU/mL。经细菌培养特性、生理生化特性和ATBExpression半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结果符合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的特征。以细菌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大小为1393 bp的部分16S rRNA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JX282908),将所测序列与GenBank中的序列进行BLAST比对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其与肺炎克雷伯菌的同源性最高(100%),在系统发育树上与肺炎克雷伯菌聚为一簇,进一步确定菌株HM2为肺炎克雷伯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显示,HM2对亚胺培南、链霉素、阿米卡星3种药物敏感,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噻吩、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西丁、复合磺胺、磺胺甲基异恶唑/甲氧苄啶、利福平、萘啶酸、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呋喃妥因、四环素、多西环素、氯霉素17种药物具有耐药性。研究结果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科学依据。
- 谭爱萍邓玉婷姜兰吴雅丽薛慧娟王伟利罗理赵飞
- 关键词:花鳗鲡肺炎克雷伯菌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