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博士点基金

作品数:94 被引量:670H指数:14
相关作者:郭晨旭朱国福戴薇薇裴建王宇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建筑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4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8篇医药卫生
  • 9篇理学
  • 4篇生物学
  • 4篇建筑科学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电子电信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0篇中医
  • 7篇糖尿
  • 7篇糖尿病
  • 7篇激素
  • 6篇针灸
  • 6篇中医药
  • 5篇心肌
  • 5篇血管
  • 5篇糖皮质
  • 5篇糖皮质激素
  • 5篇牛膝
  • 5篇皮质激素
  • 5篇缺血
  • 5篇细胞
  • 4篇心肌缺血
  • 4篇心肌缺血再灌
  • 4篇心肌缺血再灌...
  • 4篇药理
  • 4篇银杏酮酯
  • 4篇再灌注

机构

  • 7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3篇上海大学
  • 6篇上海市针灸经...
  • 3篇河南中医学院...
  • 3篇上海理工大学
  • 3篇上海中医药大...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河南省肿瘤医...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上海市应用数...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作者

  • 6篇戴薇薇
  • 6篇朱国福
  • 6篇郭晨旭
  • 5篇杨永清
  • 5篇徐玉东
  • 5篇王宇
  • 5篇裴建
  • 4篇胡国辉
  • 4篇周哲玮
  • 4篇张志雄
  • 4篇何立人
  • 4篇包怡敏
  • 4篇钱义明
  • 4篇刘艳艳
  • 3篇许洁
  • 3篇王成龙
  • 3篇赵继会
  • 3篇林钟香
  • 3篇李其忠
  • 3篇朴耕希

传媒

  • 7篇上海中医药杂...
  • 4篇辽宁中医杂志
  • 3篇上海中医药大...
  • 3篇生理科学进展
  • 3篇应用数学和力...
  • 2篇针刺研究
  • 2篇中国骨质疏松...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江苏中医药
  • 2篇河南中医
  • 2篇自然杂志
  • 2篇上海针灸杂志
  • 2篇四川中医
  • 2篇中药新药与临...
  • 2篇上海大学学报...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长春中医药大...
  • 2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7篇2019
  • 4篇2018
  • 8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9篇2010
  • 8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 5篇2003
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槲皮素在糖尿病模型大鼠肝脏甲基化代谢的研究
2011年
目的:考察糖尿病模型大鼠体内槲皮素甲基化代谢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饮食+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肝匀浆,研究槲皮素甲基化代谢特征及酶动力学,并与正常大鼠比较观察糖尿病状态下甲基化代谢的差异。结果:槲皮素(浓度2.6~165.5μM)在大鼠肝匀浆中甲基化代谢酶动力学符合Michaelis-Menten方程。槲皮素在正常和糖尿病大鼠肝匀浆的甲基化代谢的酶动力学参数米氏常数(Km)分别为12.4±2.6、12.0±0.7μM,最大反应速度(Vmax)分别为440.4±27.5、307.9±5.1pmol/min/mg,内在代谢清除率(CLint)分别为35.4、25.7 ml/min/mg。与正常大鼠相比,糖尿病大鼠肝匀浆中槲皮素甲基化代谢物的Vmax和CLint降低。结论:糖尿病状态降低了槲皮素甲基化代谢,可能会减慢槲皮素在体内的消除过程。
石荣马越鸣方圆圆吴家胜钟杰
关键词:槲皮素糖尿病大鼠肝匀浆
取象思维对藏象学说建构的作用被引量:10
2007年
从取象思维的含义与特征入手,论述其在阐释气血津液理论、脏腑经络理论等中医藏象学说中的重要作用,以揭示取象思维是藏象学说建构的最主要思维方式。
王颖晓李其忠
关键词:藏象学说
银杏酮酯对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引发心律失常及自由基变化的影响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观察银杏酮酯(GBE50)对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L/R)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6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GBE50低、中、高剂量组,丹参组和地尔硫卓组。进行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各组均平衡灌注15 min,停灌造成全心缺血30 min,再复灌40 min。观察药物对各组大鼠心律失常,心肌组织与冠脉流出液SOD活性、MDA含量以及心肌组织LDH含量的影响。结果:GBE50能够降低室颤的发生率,部分缩短室颤的持续时间。GBE50用药组心肌组织和冠脉流出液中SOD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P<0.01),心肌MDA、LDH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P<0.01)。结论:GBE50可明显减少I/R引起的心律失常,减轻心肌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减少自由基生成有关。
包怡敏张志雄李云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银杏酮酯心律失常
电针不同穴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卵泡发育及相关因素的影响被引量:17
2019年
目的:观察电针不同穴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卵泡发育、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相关受体表达及卵巢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抑制素B(INHB)水平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PCOS的可能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足三里组、关元组、三阴交组、综合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用来曲唑连续灌胃21 d诱导PCOS模型,足三里组、关元组、三阴交组分别选取"足三里""关元""三阴交"进行电针干预,综合组3穴同时进行电针干预,均干预14 d。干预结束后用HE染色法进行大鼠卵泡计数,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INHB、AMH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卵巢FSH受体(FSHR)和LH受体(LHR)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生长期卵泡数及血清LH、LH/FSH、AMH、INHB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P<0.01),而FSH水平、早期卵泡中FSHR和LHR表达明显降低(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三阴交、关元和综合组的生长期卵泡数明显下降(P<0.05,P<0.01),关元、足三里和综合组INHB水平明显下降(P<0.01),4个电针组的LH、LH/FSH、AMH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而4个电针组的FSH均明显升高(P<0.01),足三里组大鼠早期卵泡FSHR阳性表达明显升高(P<0.05),足三里组和关元组大鼠早期和晚期卵泡LHR阳性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P<0.05)。结论:电针"关元""三阴交""足三里"及电针3穴均可减少PCOS大鼠生长期的卵泡数量并调节大鼠性腺激素的表达水平。在上调血清FSH和下调LH/FSH比值、AMH、INHB及改善促性腺激素受体表达方面,电针"关元"和电针"足三里"的作用明显优于电针"三阴交";而在下调LH水平方面,电针"三阴交"的作用明显优于电针"关元";但3个穴位之间没有协同作用。
徐鸽张安冬王茜刘建党冯戟玮陈跃来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电针卵泡发育促性腺激素
基于SMP准则的上海软土本构模型
2009年
根据上海典型软土的真三轴排水试验,文章提出了基于SMP(Spatially Mobilized Plane,空间滑动面)准则的平面上的形状函数,通过试验结果对形状函数进行了验证;提出基于SMP准则的上海软土的新的屈服函数,并与剑桥模型、关口-太田模型进行了理论比较,结果表明新的屈服函数能更好地反映屈服面的空间形态。
孙超群周科
关键词:上海软土SMP准则屈服函数本构模型
肺主皮毛理论的发生学思考被引量:8
2007年
本文运用文献考证方法,从发生学角度阐述了肺主皮毛理论的产生主要是藉“取象比类”、“以表知里”的研究方法,根据肺与皮毛在形质居位上的相似性、生理功能上的相生相应、发病学上的相互传变及治疗效果的分析与反证而得出的。揭示了肺与皮毛在客观上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这种联系并不具有特异性。
王颖晓李其忠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肺主皮毛
降温速率对脂质体冻干品质量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00年
脂质体冻结过程中形成的冰晶不仅会对脂质体囊泡造成损伤,而且会影响热量的传递和水蒸气的逸出。研究了含有海藻糖的脂质体悬浮液在不同的降温速率下的冻干品质量,比较了不同降温速率下冻干脂质体的温度变化曲线和含水量变化曲线,及冻干脂质体复水后的囊泡粒径变化。结果表明,对于脂质体快速冻结后得到的冻干品质量优于慢速冻结。
刘占杰华泽钊李保国陈儿同
关键词:脂质体冷冻干燥生物材料药物载体
不同腧穴电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子宫内膜AR和ER蛋白表达的影响
2022年
目的:观察电针不同腧穴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子宫内膜雄激素受体(AR)和雌激素受体(ER)表达的影响,探讨不同腧穴电针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作用差异及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关元组、足三里组、三阴交组、综合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来曲唑连续灌胃21 d诱导PCOS模型,足三里组、关元组、三阴交组分别选取“足三里”“关元”“三阴交”进行电针干预,综合组3穴同时进行电针干预14 d。干预结束后处死大鼠,进行子宫称重,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卵巢及子宫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AR和ER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子宫变小,子宫指数降低,光镜下可见子宫内膜变薄,内膜腺体数目明显减少,AR和ER蛋白表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关元组大鼠子宫指数明显升高,子宫内膜增厚,腺体增多;足三里组子宫AR、ER蛋白表达减少;三阴交组ER蛋白表达减少;综合组大鼠子宫指数和AR、ER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结论:电针不同腧穴对PCOS大鼠子宫内膜组织形态有一定改善作用,关元组子宫指数升高最明显但对PCOS大鼠子宫性激素受体表达无明显影响,足三里组和三阴交组能不同程度调节性激素受体表达。电针不同腧穴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干预效应和机制存在差异,多穴位联合应用对PCOS大鼠子宫内膜的改善效应并未产生叠加,提示临床治疗PCOS选穴应根据个体症状精简精准,不能盲目累加。
徐鸽赵雪丹陈跃来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关元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子宫内膜
秦亮甫针药结合治疗痿证经验被引量:6
2012年
秦亮甫教授从事中医针灸临床工作近七十年,在中医学医疗、教学和科研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常见病和疑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
刘艳艳李璟秦亮甫
关键词:痿证针药结合名医经验
人脐血CD133^+细胞体外短期培养中生物学特性的变化被引量:11
2003年
为了解脐血CD133+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体外短期扩增培养中的变化 ,探讨其体外扩增的可行性 ,初步观察了脐血CD133+细胞的免疫表型、细胞周期、端粒酶活性以及粘附分子的表达等生物学特性及其在体外扩增中的动态变化并与CD34+细胞进行比较。结果显示 ,新鲜脐血CD133+和CD34+细胞的含量分别为 ( 1.0 5±0 73) %和 ( 1.4 0± 0 .5 6 ) % ,CD34+细胞中 79.6 2 %为CD133+CD34+细胞 ,而CD133+细胞中 97%以上为CD133+CD34+细胞。短期扩增培养结果显示 ,CD133+细胞组扩增第 10天 ,CD133+,CD133+CD34+和CD34+CD38-细胞以及第 6天的CFU mix ,HPP CFC和CD34+CD38-细胞的扩增倍数要高于CD34+细胞组 ( P <0 .0 5 ) ;扩增中 ,CD133+CD34+细胞的比例逐渐下降 ,而CD133-CD34+和CD133-CD34-细胞的比例则逐渐上升。新鲜脐血CD133+和CD34+细胞的端粒酶活性较低 ,但高于CD34-细胞。扩增 1周后 ,端粒酶活性明显上调 ,15天以后又逐渐下降 ;90 %以上脐血CD133+细胞表达CD11a ,CD4 9d和CD5 4 ,约 5 0 %表达CD6 2L。扩增早期 ,CD4 9d表达上调 ,CD11a表达无明显变化 ,而CD5 4和CD6 2L则有下调趋势 ,随着扩增时间的延长 ,各种粘附分子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在整个扩增过程中 ,大部分CD34+细胞仍然表达CD11a,CD4 9d和CD5 4?
郝思国孙关林邬维礼吴英理
关键词:脐血CD133^+细胞生物学细胞周期端粒酶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