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5AA113120)

作品数:9 被引量:50H指数:4
相关作者:赵文耘彭鑫李玉琴钱乐秋夏锋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篇体系结构
  • 2篇本体
  • 1篇动态软件体系...
  • 1篇映射
  • 1篇映射规则
  • 1篇语义WEB
  • 1篇语义描述
  • 1篇再工程
  • 1篇软件产品
  • 1篇软件产品线
  • 1篇软件复用
  • 1篇软件框架
  • 1篇软件体系结构
  • 1篇审计
  • 1篇审计抽样
  • 1篇数据挖掘
  • 1篇状态机
  • 1篇自动提取方法
  • 1篇聚类
  • 1篇聚类方法

机构

  • 9篇复旦大学

作者

  • 9篇赵文耘
  • 7篇彭鑫
  • 1篇李玉琴
  • 1篇蔡耀华
  • 1篇吴万明
  • 1篇吴浩
  • 1篇王雷
  • 1篇吴毅坚
  • 1篇钱乐秋
  • 1篇顾剑华
  • 1篇夏锋

传媒

  • 2篇电子学报
  • 2篇计算机应用与...
  • 2篇小型微型计算...
  • 1篇计算机研究与...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计算机工程

年份

  • 4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一种使用动态分析的对象状态机自动提取方法被引量:2
2008年
对象行为协议对于辅助其他开发者理解并正确使用对象所提供的外部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相关文档却常常缺失或存在不一致,需要通过逆向分析的方法进行恢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驱动执行和动态分析的对象状态机(Object State Machine,OSM)提取方法.该方法从源代码中提取包含类属性的条件表达式,以其在运行时刻的取值情况及程序异常信息作为状态标识,并通过驱动执行的方式获取运行时的状态转换信息,然后分析运行时信息逐步构造对象状态机.该方法已实现为相应的原型系统,初步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可以高效、准确地恢复对象行为协议.
吴浩彭鑫赵文耘
从领域需求到产品线体系结构的映射——一种面向特征的方法被引量:17
2007年
领域需求之间的依赖关系对软件产品线的体系结构有很大的影响,在已有的面向特征的管理产品线需求依赖的方法中很少有研究从需求到产品线体系结构的映射.基于一种特征依赖的分类方法,提出了从领域需求到特征,以及从特征到产品线体系结构的映射规则.通过这些映射规则,一致的需求通过映射得到一致的产品线核心资产,从而减少产品线中核心资产的不一致性并增加产品线的复用程度.用金融领域的现货交易产品线作为实例说明这个方法的实用性.
李玉琴赵文耘
关键词:软件产品线体系结构映射规则
基于本体的领域特征建模过程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软件复用的研究和实践表明特定领域的软件复用活动相对容易取得成功,这主要是由于领域的内聚性和稳定性。而系统、全面的领域分析是成功的领域级复用活动的前提和关键。在领域分析和建模的相关研究工作中,已在特征建模方法的基础上引入本体作为特征建模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对基于本体的领域分析和建模过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领域分析和建模方法OBDA(Ontology Based Domain Analysis)。该方法使用专家分析和自动分析方法相结合,分析业务动作之间的分解、泛化、刻面和依赖等关系以及各种关系的可变性,从而得到完整的领域特征模型。
顾剑华赵文耘彭鑫
关键词:本体
基于非功能性特征的软件动态自演化框架被引量:3
2008年
针对软件系统的动态自适应演化要求,提出一个基于非功能性特征的软件动态自演化框架。该框架将非功能性特征与不同目标的方面实现相关联,刻画它们之间的正负影响及权衡关系,并通过对方面实现的动态编织实现动态自演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框架是有效可行的。
王雷彭鑫赵文耘
关键词:动态软件体系结构
一种基于类间关系动态分析的领域框架和构件提取方法被引量:5
2007年
框架和构件提取是面向复用的软件再工程的一个重要目标.在分析遗产系统中框架和构件的存在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领域框架和构件的提取方法.该方法首先标识框架骨干类,然后以这些类为原点向外进行扩展得到整个框架实例,并通过抽象和精化得到领域框架.从框架实例分离的那些类上继续进行扩展可以获取遗产构件.整个扩展过程都是以所考察的类与当前类簇的整体关系作为判断依据,因此划分更加合理.
彭鑫赵文耘
关键词:软件复用软件框架再工程
基于Chord网的语义Web Service发现被引量:4
2007年
本文提出一个实用、高效、可扩展的新型语义WebService发现模型,将集中式的服务注册和服务发现机制分散到分布式网络结构中的各个注册节点,并引入本体概念组和服务特征向量概念.首先对服务语义本体分组,然后将服务描述和服务查询映射为服务特征向量进行匹配,从而提高了服务发现的效率和准确性.
吴万明吴毅坚赵文耘
关键词:语义WEBSERVICEWEBPEER-TO-PEERCHORD
基于领域特征本体的构件语义描述和组装被引量:10
2006年
构件的功能语义是复用者了解并判断构件可复用性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在构件开发者和复用者共同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构件描述.目前已有一些方法引入本体作为构件语义描述的基础,但仍然存在语义描述不够精确以及无法支持语义的组装推导等不足.引入了领域分析中提出的基于本体的领域特征模型作为构件语义描述基础,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构件端口语义、静态语义、语义协议的定义以及语义组装算法.基于构件静态语义和组装算法可以在构件组装时进行语义合成,从而辅助开发者进行基于语义的构件适配和组装分析.
彭鑫赵文耘钱乐秋
关键词:本体语义描述
面向特征的Web服务角色访问控制
2006年
本文在基于角色的Web服务访问控制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面向特征的Web服务角色访问控制模型.该模型引入特征作为基本的访问控制单元,它可以同时从任务角度和从系统角度来保护资源,解决了以前无法同时兼顾信息的机密性和数据的完整性的问题,从而加强访问控制的控制力度和安全性.
蔡耀华彭鑫赵文耘
关键词:WEB服务访问控制角色
基于聚类方法的审计分层抽样算法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针对审计抽样中最复杂的抽样算法—分层抽样,从数据挖掘中"聚类"的角度出发,较好地运用了聚类思想于审计抽样的分层抽样算法之中,为该算法的实现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AICPA39没有为分层抽样提供具体的实现方式,国内的学者曾从统计学角度有过实现,将从计算机科学角度实现方法与统计学实现方法进行分析比较,这是对分层抽样算法实现的有益新探索。
夏锋彭鑫赵文耘
关键词:数据挖掘聚类审计抽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