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06Z406)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2
相关作者:王晓萍李磊珂白林静姜浩欧惠超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金属学及工艺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等离子体共振
  • 2篇离子
  • 2篇SPR
  • 2篇表面等离子体...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有毒有机污染...
  • 1篇有机污染
  • 1篇有机污染物
  • 1篇折射率
  • 1篇色谱
  • 1篇生物传感
  • 1篇生物传感器
  • 1篇生物分子
  • 1篇生物分子相互...
  • 1篇生物光
  • 1篇生物光学
  • 1篇实验室
  • 1篇实验室仪器
  • 1篇糖类

机构

  • 2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2篇王晓萍
  • 1篇宋存先
  • 1篇张冬仙
  • 1篇周宏敏
  • 1篇王乐妍
  • 1篇罗昭锋
  • 1篇詹舒越
  • 1篇欧惠超
  • 1篇董联红
  • 1篇姜浩
  • 1篇白林静
  • 1篇章海军
  • 1篇李磊珂

传媒

  • 1篇现代科学仪器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年份

  • 3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的液相色谱检测器研究
2009年
针对传统液相色谱检测器通用性与灵敏度不能兼得,本文报道了一种由SPR传感器、微型流通池、检测电路和液相色谱工作站软件组成的新型SPR液相色谱检测器的研制。运用该检测器,结合泵、分析柱和进样器构成液相色谱系统。对木糖、葡萄糖、蔗糖混合溶液进行检测,获得了三者分离图谱。对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进行检测,检测限为20μg,线性范围为20~160μg。结果显示SPR液相色谱检测器通用性较强,灵敏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詹舒越董联红王晓萍
关键词:液相色谱折射率糖类
基于激光光致发光光谱的果实成熟度测试方法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介绍了一种探测果实成熟度的新方法。采用红光半导体激光器(655 nm)对果实样品进行照射,所得激光光致发光光谱在685 nm附近产生明显峰值。通过传统的糖度含量检测法测定样品的糖度含量,得到果实的激光光致发光光谱峰值强度随糖度含量增加而降低。利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对光致发光强度与糖度含量值进行比较分析,建立了两者的拟合曲线。以红心李和桃子为例,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98.92%与97.31%。设计针对该激光光致发光光谱检测系统的分析软件,实现了生成标准成熟光谱及检测未知成熟度的果实光致发光光谱两部分功能,通过比较可以自动得出果实成熟度等级的判定。结果证明,激光光致发光光谱的成熟度检测方法具有非破坏性、设备小型化、低能耗的优点,在果实成熟度的实时快速检测方面具有应用价值。
王乐妍张冬仙章海军王晓萍
关键词:果实成熟度最小二乘法光谱分析
痕量有毒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光学检测方法与仪器研究
2009年
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检测原理的仪器,目前在整体水平上,仍处于通用实验室仪器的研究阶段,开发的仪器主要面向科研单位,还没有能应用于现场且价格便宜的仪器。本课题的目的是建立基于SPR技术的多种痕量有毒有机污染物的快速检测方法,开发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和免疫检测技术相结合的快速检测仪器。研究的主要内容是SPR生物检测技术,样品前处理技术,开发配套试剂盒和专用SPR快速检测仪器。预期达到的目标包括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用于测定痕量有机污染物的小型SPR检测仪器,
关键词:有毒有机污染物实验室仪器痕量
五种SPR传感芯片的再生制备及其应用被引量:9
2009年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的生物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且无需标记,已被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组学、药物研发、临床诊断、食品安全和环境监测等领域,并且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传感芯片是Biacore系列仪器的核心部件,目前芯片只能从Biacore公司购买,价格昂贵,导致很多仪器利用率低下,资源处于闲置状态。阐述了用于Biacore系列仪器的五种传感芯片(J1,C1,CM5,SA和NTA芯片)的再生制备方法,并列举了应用实例,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通过多年的改进与优化,制备的芯片能够达到Biacore芯片同等品质。此方法的推广,将有助于推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
欧惠超姜浩周宏敏李磊珂白林静宋存先罗昭锋
关键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传感器生物分子相互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