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院级科学研究基金

作品数:118 被引量:672H指数:14
相关作者:胡三莲周玲钱会娟章左艳孟胜喜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5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2篇术后
  • 12篇骨折
  • 10篇护理
  • 9篇关节
  • 8篇影响因素
  • 7篇手术
  • 6篇康复
  • 6篇老年
  • 5篇疼痛
  • 5篇护士
  • 5篇腹腔
  • 5篇腹腔镜
  • 5篇病人
  • 5篇创伤
  • 4篇镇痛
  • 4篇卒中
  • 4篇急性
  • 4篇疾病
  • 3篇心理
  • 3篇应激

机构

  • 97篇上海交通大学...
  • 20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上海中医药大...
  • 4篇上海中医药大...
  • 4篇上海市中医医...
  • 3篇上海市第六人...
  • 2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大庆油田总医...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华东政法大学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河南中医学院...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上海市儿童医...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交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5篇胡三莲
  • 10篇周玲
  • 8篇钱会娟
  • 5篇孟胜喜
  • 5篇章左艳
  • 4篇张云云
  • 4篇郑晓皎
  • 4篇王兵
  • 4篇傅强
  • 4篇张炯
  • 4篇许鑫
  • 4篇黄建文
  • 4篇许燕玲
  • 4篇陈天璐
  • 4篇宋鲁杰
  • 4篇潘卫东
  • 4篇胡晓勇
  • 4篇郭澄
  • 4篇李文涛
  • 4篇钱燕

传媒

  • 9篇中国医学前沿...
  • 7篇中华现代护理...
  • 6篇中国医药导报
  • 5篇解放军护理杂...
  • 4篇护理研究
  • 4篇中西医结合心...
  • 3篇临床泌尿外科...
  • 3篇中国药业
  • 3篇护理研究(上...
  • 3篇护理研究(中...
  • 3篇护理研究(下...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中国医院管理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卫生资源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国医疗设备
  • 2篇骨科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7篇2023
  • 14篇2022
  • 19篇2021
  • 6篇2020
  • 6篇2019
  • 9篇2018
  • 8篇2017
  • 10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10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1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肌内效贴治疗肩关节疼痛的应用现状与研究
2023年
背景:肩关节运动损伤总是伴随肩痛,影响患者运动表现。肌内效贴在肩关节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已被广泛应用,然而目前肌内效贴对肩关节疼痛的相关研究有限,研究结果存在较大争议。目的:阐述国内外肌内效贴治疗肩关节疼痛的临床研究进展,旨在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和参考依据。方法:检索截止至2022年6月期间在Web of Science、Pub Med、Cochrane、中国知网、万方以及维普等中文数据库中有关肌内效贴应用于肩关节疼痛的研究。中文检索词为“肩痛;肩关节疼痛;肩”和“肌内效贴;运动贴布;贴扎”,英文检索词为“shoulder pain;shoulder” AND“kinesio tap;kinesiology tap;Kinaesthetic tap;tape;taping;taped”。结果与结论:在肩关节疼痛相关疾病中,肌内效贴力学矫正贴扎在短期内对缓解疲劳、疼痛、姿势矫正、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和肩峰肱骨距离等方面疗效明显,有利于提高上肢功能和运动表现;然而肌内效贴对肌肉疲劳后关节本体感和运动方式的作用有限;肌内效贴对肩关节疼痛的中长期疗效也尚未明确。未来应对肌内效贴拉力大小和不同贴法的组合疗效进行研究,寻找其持续起作用的新方法。
刘坤尹璐璐马峥黄莉华朱冉方平张也马燕红
关键词:肩痛肩关节疾病疼痛
急性创伤术前疼痛管理的现状及对策被引量:22
2012年
随着交通及建筑业的迅速发展,急性创伤患者越来越多,患者在检查、化验和治疗等就诊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而当今的疼痛管理还尚停留在术后麻醉患者和癌症患者的解痛层面上,对急性创伤患者的术前疼痛管理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如对急性创伤患者的疼痛评估不够重视,评价方法和理念没有普及,评估不及时;
胡三莲黄健
关键词:手术前护理急性创伤疼痛管理
多元化康复干预对外固定支架下肢延长术后患者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
2020年
目的探讨多元化康复干预对外固定支架下肢延长术后患者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行下肢单边外固定支架延长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干预和指导,研究组患者接受多元化康复干预,包括钉道处理、支架调整、关节松动、功能锻炼、中药熏洗、拆除外固定支架等方面,并通过微信接受康复干预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前和出院后1、3、6个月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出院后1、3、6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Harris hip score,HH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较本组出院前均逐渐提高(均P<0.05),且研究组患者出院后1、3、6个月上述3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外固定支架延长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神经损伤、延迟愈合、关节畸形、肌肉挛缩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多元化康复干预能明显促进外固定支架下肢延长术后患者关节功能的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梁凤芝秦瑜周玲钱会娟胡三莲
关键词:肢体延长术并发症
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急性疼痛的护理管理被引量:21
2013年
近年来,国际疼痛研究协会越来越关注患者的急性疼痛,对于急性疼痛的治疗,医务人员已经从保守治疗变为主动治疗,镇痛方式也逐渐向多模式过渡,但急性疼痛的镇痛不足现象依然存在。对于创伤骨折患者存在的急性疼痛问题,本课题组组建了疼痛护理小组,通过小组的建设,疼痛知识的培训,以及临床实践等活动,提高了护士及患者对疼痛的认知水平,增加了患者实施疼痛自我管理的意识,从而得到专业的疼痛护理。
胡三莲何丹钱会娟
关键词:创伤急性疼痛护理
医疗资源布局调整后上海市卫生人力资源变化情况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对上海市医疗资源布局调整后17个区县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状况改善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对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进行评价。结果 :总体上上海市卫生技术人员分配呈现出中心城区远高于周边区县、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的态势;实施"5+3+1"工程对医疗资源布局进行调整之后,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有所提高。结论 :上海城郊之间卫生人力资源分布差距仍然较大,医生增幅慢于人口增长幅度,周边区县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有待进一步加强。
李志建方秉华
关键词:卫生人力资源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
断指再植术后采用不同时相点暴露疗法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在断指再植术后采用不同时相点暴露疗法对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断指再植术后患者605例,按照术后伤口开始暴露疗法的不同时间分为4组,A组术后1~2h开始,B组术后6~8h,C组术后12—24h,D组术后实施全程敷料包扎疗法至14d伤口拆线;比较4组在再植手指血液循环、伤口感染、存活率、医疗成本等方面差异。结果B组再植手指成功率99.5%,其血液循环、伤口感染、医疗成本等方面均优于其他组,并使平均医疗费用、住院时间、并发症均减少。结论在断指再植术后6~8h实施暴露疗法,可降低再植手指血管危象的发生率,降低医疗成本支出,提高再植手指的成活率。
胡三莲许鑫许燕玲陆惠芳薛翌蔚翁羽犟
关键词:暴露疗法断指再植伤口护理
恒清Ⅲ号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恒清Ⅲ号方对缺血性脑卒中(IS)病人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的IS病人2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恒清Ⅲ号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Bathel指数(BI)量表评分、简易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中国卒中量表(CCS)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74)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检测治疗前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血清淀粉样蛋白(SAA)、神经元特异性稀醇化酶(NSE)、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Apelin-1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Klotho、D-二聚体(D-D)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3.50%与65.69%,P<0.01)。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CCS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均下降(P<0.05),ADL评分、BI评分、FMA评分、GQOL-74评分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NIHSS评分、CCS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均下降(P<0.05),ADL评分、BI评分、FMA评分、GQOL-74评分均升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小板黏附率、红细胞比容、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全血高切黏度均降低(P<0.05),血清RBP4、SAA、NSE及MMP-9水平均降低(P<0.05),血清Apelin-13、FGF23、Klotho、D-D及CRP水平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血小板黏附率、红细胞比容、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全血高切黏度均降低(P<0.05),血清RBP4、SAA、NSE、MMP-9、Apelin-13、FGF23、Klotho、D-D及CRP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恒清Ⅲ号方能改善IS病人的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IS病人血黏度,血清RBP4、SAA、NSE、MMP-9、Apelin-13、FGF23、Klotho、D-D�
邓楚珺孟胜喜陈慧泽王兵李文涛潘卫东张云云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血黏度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
工作坊模式在低年资护士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2023年
目的探讨工作坊模式在低年资护士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进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工作的90名低年资护士,采用便利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工作坊组,每组45名。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操作技能培训模式,工作坊组采取工作坊模式。每周培训2次,每次2 h。比较两组护士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考核得分、综合能力考核评分,通过问卷形式调查两组护士对培训效果的满意度。结果培训后,两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考核得分均较培训前升高,且工作坊组高于对照组(P<0.05)。工作坊组培训后的沟通协调能力、应急处理能力、急救配合能力、工作效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工作坊组对培训效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工作坊模式用于低年资护士可强化其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的培训效果,增强护士综合能力,提高培训满意度。
纪晓康郑婷吴先帅王飞燕
关键词:工作坊模式低年资护士满意度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KRAS突变型晚期左、右半结肠癌疗效的对比分析
2023年
目的:对比分析姑息一线应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KRAS突变型晚期左、右半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6年09月至2020年09月收治的83例一线应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KRAS突变型晚期左、右半结肠癌患者,比较KRAS突变型左、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时间(PFS)、18个月生存率、总生存时间(OS)。结果:KRAS突变型晚期右半结肠癌(RSCC)患者合并不完全肠梗阻及体重减轻>5 kg所占比例更高(P=0.369、P=0.009),KRAS突变型晚期左半结肠癌(LSCRC)患者更易合并中重度以上的贫血(P=0.154)。KRAS突变型LSCRC患者发生腹腔种植转移及远处器官转移的患者比例高于RSCC患者(P>0.05)。KRAS突变型LSCRC患者与RSCC患者ORR分别为29.3%和28.6%(P=0.944),DCR分别为87.8%和90.5%(P=0.696)。18个月生存率LSCRC组为80.05%,RSCC组为7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5)。KRAS突变型LSCRC患者中位PFS差于RSCC患者(8个月vs 9.8个月,P=0.004),KRAS突变型LSCRC患者中位OS优于KRAS突变型RSCC患者中位OS(22.8个月vs 21个月,P=0.001)。结论:姑息一线应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KRAS基因突变型mCRC患者,左、右半结肠癌的远期疗效存在差异。
朱洪玲韩坤田聪周梅香闵大六
关键词:晚期结直肠癌左半结肠右半结肠
基于改进风险优先数的在用磁共振成像设备FMECA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建立科学有效的医学装备保障体系和管理措施,延长设备使用周期,进行在用磁共振成像设备可靠性分析和改进。方法通过故障模式、影响和危害分析技术对在用磁共振成像设备进行分析,并结合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改进风险优先数。结果本文建立了在用磁共振成像设备危害度评价模型,利用改进的风险优先系数评价方法得出在用磁共振成像设备的故障风险排序。结论通过前瞻性的考虑磁共振临床使用过程中各类风险的不确定性及其对磁共振设备的影响,制定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为医院在运营和决策中有效应对磁共振设备临床使用过程中各类突发事件和风险提供支持和保障。促使医院配置资源、优化过程、及时恰当、有效地应对风险,提高风险应对的效率和效果。
储呈晨李斌李斌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设备FMECA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