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05EFN212100057)

作品数:2 被引量:34H指数:2
相关作者:于雷潘文利韩友志邢兆凯魏忠平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泥质海岸
  • 1篇盐碱
  • 1篇盐碱地
  • 1篇造林
  • 1篇造林效果
  • 1篇绒毛白蜡
  • 1篇种植牧草
  • 1篇紫穗槐
  • 1篇苜蓿
  • 1篇牧草
  • 1篇混交
  • 1篇碱地
  • 1篇肥土
  • 1篇改土
  • 1篇白蜡

机构

  • 2篇辽宁省林业科...

作者

  • 2篇魏忠平
  • 2篇邢兆凯
  • 2篇韩友志
  • 2篇潘文利
  • 2篇于雷
  • 1篇刘畅

传媒

  • 2篇辽宁林业科技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北方泥质海岸盐碱地种植牧草肥土效果研究被引量:31
2009年
采用工程措施为先导、生物措施为核心,在北方泥质海岸盐碱荒地上种植田菁、苜蓿两种牧草对土壤进行培肥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种植田菁、苜蓿一个生长季结束后,土壤盐分和pH值下降;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所提高,氮、磷营养状况得到改善;与CK处理相比,两种牧草处理在10~50cm层次的肥土效果好于0~10cm层次;两种牧草相比较,田菁处理好于苜蓿处理。
魏忠平邢兆凯于雷韩友志潘文利刘畅龙丛英
关键词:泥质海岸盐碱地苜蓿
泥质海岸盐碱地绒毛白蜡与紫穗槐混交造林效果的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通过在中盐碱地上修台田,布置绒毛白蜡与紫穗槐混交试验,结果表明:混交林的绒毛白蜡树木生长情况好于纯林;紫穗槐在种植2年后具有较高的生物量,主要以茎生物量为主;混交林下的土壤在2年后从中盐碱土变为轻盐碱土,虽然纯林的全盐量有所降低,但效果不如混交林显著;土壤全氮、碱解氮在混交模式下有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是纯林高于混交林。
于雷魏忠平邢兆凯韩友志潘文利龙丛英
关键词:绒毛白蜡紫穗槐改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