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0129)

作品数:10 被引量:24H指数:3
相关作者:颉志刚王娜凌云邵晨牛翠娟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新苗人才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棘胸蛙
  • 3篇维生素
  • 3篇维生素C
  • 3篇虎纹蛙
  • 2篇营养
  • 2篇营养需求
  • 2篇生存力
  • 2篇抗氧化
  • 2篇抗氧化能力
  • 2篇冷暴露
  • 1篇蛋白
  • 1篇低温胁迫
  • 1篇血液
  • 1篇养殖
  • 1篇野生
  • 1篇应激
  • 1篇鱼类
  • 1篇鱼类饲料
  • 1篇生理
  • 1篇生理应激

机构

  • 10篇浙江师范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10篇颉志刚
  • 3篇王娜
  • 3篇邵晨
  • 3篇凌云
  • 2篇牛翠娟
  • 2篇李小玲
  • 2篇王存盼
  • 1篇陈建荣
  • 1篇应素燕
  • 1篇叶圣涛
  • 1篇王卫平
  • 1篇程东海
  • 1篇郑荣泉
  • 1篇王永鹏

传媒

  • 3篇生态学报
  • 3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细菌刺激对棘胸蛙GLO活力及肝肾V_C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为了解细菌刺激对棘胸蛙GLO活力及肝、肾VC含量的影响,优化其GLO活力测定方法,从底物(L-古洛糖酸内酯)浓度、谷胱甘肽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4个方面对其进行优化,测定了腹腔注射灭活大肠杆菌对棘胸蛙GLO活力、肝脏和肾脏的TAA(Total ascorbic acid)含量。结果表明:当底物浓度为10mM,谷胱甘肽浓度为0mM,在25℃下孵育60min时酶反应速率达到最大,为(17.71±0.08)μg TAA/(mg可溶蛋白.h)。注射灭活大肠杆菌1h后GLO的活力呈下降趋势(P>0.05),而肝肾组织内TAA含量显著增高(P<0.05),且注射后肾组织内的TAA蓄积量高于肝组织。在细菌刺激下,棘胸蛙能够通过促进VC循环来抵御机体的氧化压力。
李小玲颉志刚邵晨王存盼
关键词:棘胸蛙维生素C
野生与养殖的棘胸蛙免疫、抗氧化能力及能量蓄积的比较被引量:3
2013年
以棘胸蛙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养殖环境胁迫,尤其是拥挤胁迫对棘胸蛙的身体指数、器官指数、能量、免疫和抗氧化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养殖棘胸蛙除胃系数小于野生棘胸蛙,其他身体、器官指数均高于野生棘胸蛙;养殖棘胸蛙的肝糖原和机体脂肪含量均高于野生棘胸蛙;在免疫方面,两者呼吸爆发水平和血细胞吞噬活力基本一致,但是养殖棘胸蛙的胃溶菌酶极显著高于野生棘胸蛙;在抗氧化能力方面,养殖棘胸蛙肾脏和肝脏中TAA含量虽然不及野生棘胸蛙,但关键酶GLO活力极显著高于野生棘胸蛙。集约化的养殖条件会对棘胸蛙产生一系列的生理胁迫,在集约化养殖中可以通过加强营养和改善环境来减少或者消除这些不利影响。
叶圣涛颉志刚庄建洲
关键词:棘胸蛙养殖野生免疫抗氧化
GLO与脊椎动物合成Vc能力的关系及相关转基因研究概述被引量:1
2009年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脊椎动物体内维生素C(Vc)合成途径中最后一步关键酶———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L-gulono-lactone oxidase,GLO)基因的突变可能是导致部分动物无法合成Vc的主要原因。就脊椎动物丧失合成Vc能力的原因,合成部位的迁移与进化,以及有关GLO转基因的研究进行了概述。
颉志刚牛翠娟
关键词:脊椎动物维生素C转基因
影响鱼类饲料维生素C需求评估的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维生素C(VC)在多数鱼类饲料中是必不可缺的饲料添加剂,然而在进行鱼类VC需求的研究中,研究结果经常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分别就6个方面的因素对鱼类饲料VC需求评估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颉志刚牛翠娟
关键词:饲料维生素C鱼类营养需求
棘胸蛙(Quasipaa spinosa)对重复急性冷暴露的生理应激与适应耐受被引量:2
2017年
为探讨棘胸蛙(Quasipaa spinosa)这一溪源性两栖类对环境温度极端变化做出的生理响应与适应机制,测定了该物种在反复遭受急性冷暴露(4℃,12 h)过程中其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氧化还原状态以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发现:棘胸蛙在初次冷暴露过程中外周血细胞吞噬活性(第4小时和第12小时;P<0.05)、脾巨噬细胞呼吸爆发强度(第4小时和第12小时;P<0.05)以及胃溶菌酶活力受到显著抑制(第12小时;P<0.05);当蛙返回到22℃环境12 h后3种免疫指标均恢复到初始和对照组水平(P>0.05)。经过连续7 d冷暴露后,除溶菌酶外,血细胞吞噬活性和脾巨噬细胞呼吸爆发强度均能恢复到初始和对照组水平(P>0.05)。另外,冷暴露增加了肝脏和肾脏内丙二醛(MDA)的含量,但肾脏内MDA含量升高的幅度要明显大于肝脏;肝脏SOD活力和GSH含量也表现出急性和适应性升高,而肾脏仅SOD活力有所升高,暗示在低温胁迫状态下棘胸蛙肝脏氧自由基清除能力要强于肾脏。HSP70作为应激保护蛋白,当机体遭受冷暴露后肝脏Hsp70 mRNA表达量始终未呈现出应激性升高,反而受到显著抑制(P<0.05)。综上所述,棘胸蛙在经历多次急性冷胁迫后体内部分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以及肝脏氧化防御系统可以产生不同程度的适应性改变。
颉志刚王永鹏王娜郑荣泉
关键词:棘胸蛙冷暴露热休克蛋白70
胶束电动色谱法快速测定鱼血液中的类固醇激素
2013年
建立了一种同时分离测定鱼血液中皮质醇、雌二醇及睾酮含量的胶束电动色谱法.研究了缓冲溶液浓度、添加剂含量、pH、分离电压及温度等条件对分离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分离条件,即:缓冲溶液组成为12mmol/L硼砂+60 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6 mmol/Lβ-环糊精+8%乙腈,pH 9.5;检测波长为225 nm,分离电压为25 kV,分离温度为25℃;采用毛细管短端进样(毛细管有效长度仅为10 cm)、反向分离模式.3种类固醇激素在4 min内达到基线分离,且分析物在1.0~100.0μg/m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3 2.该方法用于鱼血液中类固醇激素的检测,回收率为84.60%~113.30%,满足生物样品检测的要求.
应素燕王卫平颉志刚陈建荣
关键词:皮质醇雌二醇睾酮
牛磺酸对泰国虎纹蛙体内消化酶活力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人工灌胃的方法,以不同浓度的牛磺酸溶液对泰国虎纹蛙进行连续5 d的灌胃处理,研究了牛磺酸对泰国虎纹蛙肝脏和肠道内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3种消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灌胃浓度为1 mg/mL时,泰国虎纹蛙肝组织内3种消化酶以及肠道蛋白酶活力均出现峰值(P<0.05);当灌胃浓度达到1.8 mg/mL时,肝脏和肠道组织内3种消化酶的活力均受到显著抑制(P<0.05)。以特定浓度(0.8 mg/mL)给蛙灌胃后,肝脏组织3种消化酶活力均在灌后3 h和7 h达到峰值(P<0.05);肠道蛋白酶和脂肪酶活力出现3或4次峰值(P<0.05),且肝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在灌后1 h均出现了显著下降(P<0.05)。推测每日提供20 mg/kg体重的牛磺酸可以显著提高泰国虎纹蛙的消化酶活力,促进机体对饲料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
庄建洲颉志刚凌云
关键词:牛磺酸泰国虎纹蛙消化酶营养需求
低温暴露和恢复对棘胸蛙雌性亚成体生存力及能量物质消耗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棘胸蛙(Paa spinosa)亚成体在人工驯养过程中容易出现越冬困难,非正常的冬眠可能会影响次年的繁育。以雌性棘胸蛙亚成体(1—2龄)为对象,研究该蛙在人工低温暴露(4℃保持90 d)条件下的生存力、机体能量物质消耗、肥满度、脏器系数的变化特征,以及这些参数在温度恢复至正常(由4℃缓慢升至22℃后保持7 d)后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该蛙在低温暴露过程中存活率逐渐降低,恢复期无死亡。肥满度(K)和体重/体长(Kwl)在低温暴露期间有逐渐升高的趋势,但两者在经历恢复期(22℃,7 d)后均恢复至初始水平(P>0.05)。胃系数和脾系数在低温暴露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P<0.05),且两者在第90天均显著大于初始水平(P<0.05)。恢复期肝系数显著减小(P<0.05)。在低温暴露期各阶段肝脏和肌肉脂肪含量与初始无统计差异(P>0.05);肝脏水分在低温暴露期间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而肌肉水分则与之相反;肝脏非脂肪干物质含量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而肌肉非脂肪干物质则呈相反趋势。肝糖原含量随暴露时间的延长呈现显著上升趋势(P<0.05),低温暴露第60天和第90天肝糖原含量与初始相比分别增加59.4%和60.1%,而恢复期肝糖原含量则降至初始水平(P>0.05)。根据结果可以看出,在低温暴露过程中肝脏和肌肉脂肪含量变化不显著,同时肥满度、肝系数、肝脏非脂肪干物质和肝糖原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肌肉非脂肪干物质则显著减少(P<0.05),说明该蛙雌性亚成体在低温期主要消耗的能量物质不是脂肪而是肌肉非脂肪干物质,或者肌肉非脂肪干物质在组织间发生了大量转运。
凌云邵晨颉志刚王娜
关键词:棘胸蛙生存力能量消耗
低温胁迫下虎纹蛙的生存力及免疫和抗氧化能力被引量:12
2012年
全球气候变化是造成世界范围内两栖类种群衰退和灭绝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极端天气出现变得日趋频繁,非季节性的、短期且剧烈的气温变化可能会严重干扰两栖类动物的生存与种群稳定。监测了浙江省金华市南山野生虎纹蛙(Hoplobatrachus rugulosus)分布区冬季的环境气温,并参考监测数据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虎纹蛙在短期梯度降温(2℃/24 h)和急性冷暴露(即冷休克)(2℃)下的生存力及冷休克对机体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虎纹蛙在冬季(2009-12-01—2010-03-31)经历的温度范围普遍在0—14℃之间,主要遭遇的低温区间在0—4℃,主要高温区间在10—14℃。通过梯度降温实验,发现温度降至12℃累积死亡率约为28.1%,10℃为87.5%,8℃为100%。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虎纹蛙死亡率与环境温度呈显著负相关(Pearson test,r=-0.952,P<0.05)。经曲线拟合,回归方程计算可得半数致死温度为11.5℃。虎纹蛙在冷休克处理下,在第6 h累积死亡率为45%,12 h为80%,24 h达到100%。虎纹蛙死亡率与冷休克时间呈显著正相关(Pearson test,r=0.91,P<0.05),半数致死时间为7.6 h。此外,冷休克(2℃,6 h)显著抑制了虎纹蛙脾脏巨噬细胞呼吸爆发强度(t=3.827,df=6,P<0.05)、全血吞噬活性(t=5.388,df=3.037,P<0.05)及胃溶菌酶活力(t=6.37,df=6,P<0.05);肝脏(t=0.773,df=8,P>0.05)和肾脏(t=0.164,df=4.542,P>0.05)组织脂质过氧化物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虽无明显变化,但肝脏(t=-2.817,df=6,P<0.05)和肾脏(t=-11.302,df=6,P<0.05)组织抗氧化物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肝脏(t=-3.3,df=6,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升高。上述结果表明虎纹蛙对低温较为敏感,冷休克能够诱导机体的免疫抑制,并导致机体对抗氧化物质需求的增加。可以推测,当遭遇极端低温天气时,低温胁迫可能会严重干扰虎纹蛙生理机能,加大种群的生存压力和疾病感染的风险。
王娜邵晨颉志刚凌云程东海
关键词:虎纹蛙低温胁迫冷休克抗氧化物
冷暴露对虎纹蛙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影响
2010年
[目的]探讨冷暴露对虎纹蛙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将体重为(47.76±1.10)g的虎纹蛙分别在22℃和10℃条件下暴露10d,比较脾巨噬细胞呼吸爆发强度、血清补体活力、胃溶菌酶活力3项免疫指标在注射灭活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12h后的应答情况。[结果]注射大肠杆菌前,10℃处理组血清补体活力显著低于22℃对照组(P<0.05),而2组间脾巨噬细胞呼吸爆发强度及胃溶菌酶活力无显著性差异;注射大肠杆菌后,10℃处理组的3项免疫指标对大肠杆菌刺激的应答能力变化均不显著,而22℃对照组则变化显著(P<0.05)。[结论]冷暴露会导致虎纹蛙非特异性免疫应答降低。
王存盼颉志刚李小玲
关键词:冷暴露虎纹蛙非特异性免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