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701402)

作品数:24 被引量:403H指数:11
相关作者:胡修棉王建刚黄志诚蔡元峰李响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部百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天文地球
  • 3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0篇藏南
  • 5篇白垩世
  • 4篇岩石
  • 4篇上白垩统
  • 4篇同位素
  • 4篇白垩统
  • 3篇大洋
  • 3篇源区
  • 3篇源区分析
  • 3篇早白垩世
  • 3篇砂岩
  • 3篇物源区分析
  • 3篇白垩纪
  • 3篇SOUTHE...
  • 3篇CRETAC...
  • 2篇大洋红层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有孔虫
  • 2篇特提斯

机构

  • 15篇南京大学
  • 10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成都理工大学
  • 3篇成都地质矿产...
  • 1篇北京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南...

作者

  • 13篇胡修棉
  • 6篇王建刚
  • 5篇黄志诚
  • 4篇李响
  • 4篇蔡元峰
  • 3篇王立全
  • 3篇赵志丹
  • 3篇朱弟成
  • 3篇王成善
  • 2篇万晓樵
  • 2篇莫宣学
  • 1篇吴聪
  • 1篇付绍洪
  • 1篇孙晨光
  • 1篇张一勇
  • 1篇耿建华
  • 1篇凌洪飞
  • 1篇徐仕海
  • 1篇潘桂棠
  • 1篇郭震宇

传媒

  • 7篇地质学报
  • 3篇岩石学报
  • 2篇地质论评
  • 2篇矿物学报
  • 2篇地学前缘
  • 2篇Acta G...
  • 1篇微体古生物学...
  • 1篇地层学杂志
  • 1篇沉积学报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Scienc...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7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藏仲巴白垩纪-古近纪孢粉组合及其意义被引量:13
2008年
西藏的白垩—古近纪孢粉资料迄今鲜有发掘,因此我们对西藏当时的古植物区系、古植被和陆地生态系统等的了解也就甚为了了。本文对位处当时劳亚大陆南部边缘的仲巴县错江顶白垩系—古近系进行了孢粉分析。研究揭示,剖面的孢粉组合可划分为两个孢粉组合带,自下而上分别为Classopollis-Exesipollenites-Cycadopites组合和Pinuspollenites-Quercoidites-Trilobapollis组合,其时代分别为晚白垩世晚期Santonian—Maastrichtian和古近纪古新世—始新世。剖面的白垩系/古近系界线可能位于曲贝亚组和曲下组之间。针叶树花粉大量繁盛,特别是一些类型如Abiespollenites、Cedripites、Piceapollis和Tsugaepollenites仅见于曲下组顶部至加拉孜组底部的孢粉组合,反映了一次与构造运动密切相关的古环境变化事件,可能指示了印度—劳亚板块碰撞的开始。研究区孢粉植物区系与中国南方植物区系有很好的可比性,而与印度北缘同期植物区系区别明显,暗示着印度与劳亚大陆之间的海域直至始新世仍然具有明显的隔离作用,阻碍着两侧大陆上植物区系间的交流。
李建国张一勇蔡华伟郭震宇万晓樵
关键词:孢粉白垩纪古近纪
论西藏扎达上白垩统波林夏拉组被引量:5
2012年
上白垩统波林夏拉组的命名地点位于西藏西南部扎达波林,是一套以泥灰岩及灰岩为主的地层,底部以含海绿石灰岩与下伏下白垩统嘎姐组含海绿石石英砂岩整合接触,未见顶。波林夏拉组的时代据其所含丰富浮游有孔虫可被确定为晚白垩世Albian晚期至Maastrichtian晚期,其所含化石组合可以与晚白垩世特提斯喜马拉雅从台地到盆地的同时代序列进行对比。扎达地区的波林夏拉组与岗巴地区的宗山组两者之间在岩性组合上,尤其在时间跨度上有着明显的差异,两者不应被视为同物异名,故将波林夏拉组视为宗山组的同义名而予以废除的主张值得商榷,建议保留波林夏拉组一名。
李国彪潘懋万晓樵谢丹修迪李兴鹏高茂龙耿彦杰
关键词:岩石地层单位浮游有孔虫晚白垩世
藏南白垩系黑-红层沉积岩有机质组成分布特征被引量:5
2008年
对藏南江孜县床得剖面白垩系黑层和红层沉积岩进行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黑层有机碳含量高于红层5~10倍,红层和黑层饱和烃主峰碳数分别为nC25和nC23;黑层和红层沉积有机质的母质来源都以水生植物和菌藻类等低等生物为主,陆源有机质的输入非常有限;但饱和烃的分布和主峰碳数的差异可能反映了有机母源物质在种群方面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可能主要是水体温度存在差异造成的,即红层发育时期水体温度可能高于黑层沉积时期。而在高温度条件下,水生生物和陆生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限制,造成原始有机质产率和有机质沉积保存量低可能是红层沉积岩形成的主要原因。
傅培刚宋之光胡修棉王成善
关键词:生物标志化合物
Upper Cretaceous oceanic red beds in southern Tibet:Lithofacies,environments and colour origin被引量:13
2006年
Application of mineralogy, geochemistry, sedimentary petrology, and sedimentology methods result in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genesis and paleoenvironmens of the Upper Cretaceous oceanic red beds exposed in southern Tibet. The red beds comprise the Chungde Formation. Nine lithofacies recognized within this formation are: red foraminiferal packstone/grainstone, red microfos- sils wackestone, red marlstone with microfossils, red marlstone, red to variegated floatstone and rud- stone (debris flow), red shale, red radiolarite, red chert with radiolaria, and red chert. Sedimentary structures and textures, microfossils, and carbonate content show that the Chuangde Fm was depos- ited near the base of a continental slope in a deep oceanic basin environment, with the basin floor below the carbonate compensation depth (CCD). Red marlstones and limestones intercalated within red shales represent slides and slumps from the upper part of the continental margin. Debris flow and turbidity deposits consist of volcaniclastic, fossilliferous rudstone and floatstone, and very thin cal- careous mudstone, intercalated with red shales. The Upper Cretaceous oceanic red beds in southern Tibet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Fe2O3, low FeO, which indicates an oxic diagenetic environment, resulting in precipitation of hematite. The latter occurs as finely, disseminated ferric oxide giving the red color to the rock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red beds in southern Tibet were deposited under highly oxygenated bottom conditions in the deep ocean basin. Such conditions not only occurred in a deep ocean basin as indicated by the occurrence of pelagic red shale deposited below the CCD, but also extended up the continental margin as indicated by the presence of red colored marlstones and limestones embedded in the Chuangde Fm. The latter were deposited above CCD, most probably on the continental slope. The oxic bottom conditions are interpreted to be a result of a combination of climate cooling, active bottom ocean circulation, and change in the ocean
Jansa Luba
关键词:OCEANICREDRED
藏南早白垩世火山岩屑砂岩对印度大陆北缘火山事件的约束被引量:7
2007年
藏南古错地区早白垩世以出现一套火山岩屑砂岩为特征。通过系统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物源区综合分析表明,砂岩中的火山岩岩屑来源于同期的印度大陆北缘的板内火山作用。侏罗纪晚期,砂岩物源来自于稳定的被动大陆边缘,早白垩世Barremian期砂岩物源来自于被动大陆边缘和火山弧的双重供应,随地层变新火山物质的输入逐渐增加,至Albian早期达到顶峰。随后,火山物质输入终止,砂岩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套黑色页岩。古错砂岩物源区的变化反映了印度大陆北缘在早白垩世存在一次强烈的板内火山作用,可能与印度大陆与澳大利亚大陆、南极大陆的裂解有关。
陈蕾胡修棉黄志诚
关键词:早白垩世火山事件
藏南上白垩统大洋红层:岩石类型、沉积环境与颜色成因被引量:42
2006年
西藏南部上白垩统大洋红层岩石类型有碳酸盐岩、泥质岩和硅质岩.碳酸盐岩又细分为红色有孔虫颗粒灰岩、红色生物碎屑泥晶灰岩、红色含微体生物泥晶灰岩、红色泥晶灰岩、红色-杂色内碎屑砾状灰岩等类型;泥质岩主要为红色页岩;硅质岩有红色放射虫岩、红色(含)放射虫硅质岩、红色硅质岩.红色页岩沉积环境为碳酸钙补偿面(CCD)之下、受浊流影响的下斜坡/盆地相;而红色灰岩为远洋沉积环境下由先成的较浅水上斜坡红色灰岩层通过滑移、滑塌沉积在下斜坡页岩内.野外观察、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漫反射数据表明,细小的、分散状出现的赤铁矿是导致藏南上白垩统大洋红层呈现红色的根本原因,赤铁矿不是碎屑来源的,而是同沉积期-成岩早期阶段的产物.无论是红色页岩还是红色灰岩,都以出现高含量Fe2O3和低含量FeO为特征,铁主要以三价形式出现,指示了一种氧化条件.藏南大洋红层沉积时期,在东特提斯洋上斜坡-下斜坡-盆地环境下广泛出现高含量溶解氧的氧化条件,导致该条件出现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变冷、洋流活动和海洋-大气氧通量改变.
胡修棉王成善李祥辉Luba Jansa
关键词:大洋红层上白垩统岩石类型沉积环境
西藏南部二叠纪和早白垩世构造岩浆作用与特提斯演化:新观点被引量:141
2009年
西藏高原前新生代时期的特提斯演化和新生代时期的高原隆升历史是西藏高原基础地质研究中两个长期被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但迄今对西藏高原自身的物质组成和前新生代演化历史的认知程度仍然较低,直接限制了对新生代时期西藏高原隆升历史的更深入研究。新的地质和地球化学资料显示早—中二叠世时俯冲背景和伸展背景共存于现今的冈底斯带和喜马拉雅带,中二叠世末期(大约263Ma)侵位的皮康过铝质S型花岗岩以及同期发生的松多榴辉岩的高压变质作用和区域性角度不整合指示现今的冈底斯弧背断隆带在那时经历了同碰撞造山事件。中生代岩浆岩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成分表明,冈底斯弧背断隆带和中冈底斯带存在以古元古代甚至太古宙物质为特征的古老基底物质,而北冈底斯带和南冈底斯则分别以中—新元古代新生地壳和显生宙新生地壳为特征。已有高质量年龄数据和锆石Hf同位素指示冈底斯带中北部地区在大约110Ma发生了带状岩浆大爆发并伴随着幔源物质显著增加。新的可靠的锆石U-Pb年龄指示喜马拉雅带东部措美(Comei)地区大面积出露的白垩纪火成岩侵位于132Ma左右,代表了新近在藏南和澳大利亚南西部识别出的经历了强烈变形和深位侵蚀的Comei-Bunbury大火成岩省的残余。以这些新资料为基础,讨论了西藏南部的晚古生代—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历史和特提斯演化过程。
朱弟成莫宣学赵志丹牛耀龄潘桂棠王立全廖忠礼
关键词:二叠纪早白垩世构造岩浆作用特提斯演化
藏南桑单林地区晚白垩世—始新世砂岩物源区分析被引量:11
2008年
西藏南部桑单林地区出露一套晚白垩世—始新世深水沉积的地层,下部为晚白垩世以石英砂岩和粉砂质页岩为主的桑单林组,上部为始新世含长石岩屑砂岩、硅质岩和硅质页岩的者雅组,由于断层错断,二者之间的古新世地层缺失。砂岩的岩石学分析表明,桑单林组石英砂岩的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高,杂基含量少,为硅质胶结;者雅组长石岩屑砂岩中,不稳定组分明显增加,杂基含量高,主要为泥质胶结。运用重矿物组合以及全岩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组成对砂岩的物源区分析表明,桑单林组砂岩形成于稳定的被动大陆边缘,碎屑物质来源于印度克拉通内部,而者雅组砂岩中存在明显的火成岩物质的输入,这些火山物质只可能来自于沉积盆地北部。桑单林组和者雅组砂岩的物源区的明显变化,反映了古新世末期—早始新世的一次碰撞事件: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的碰撞或者印度大陆与洋内岛弧的碰撞。
王建刚胡修棉黄志诚
关键词:藏南始新世砂岩物源区分析
北大西洋ODP1049C孔Aptian-Albian期高频旋回大洋红层的成因:矿物学证据被引量:12
2008年
北大西洋ODP171B航次1049C孔Aptian-Albian期沉积以出现大洋红层与灰色、白色沉积物高频旋回为特征。为了探讨大洋红层的成因,本文进行了矿物学、地球化学、沉积学等方面的研究。漫反射光谱、磁化率和活性铁数据表明,赤铁矿、针铁矿的出现是导致样品由白色向红色转变的矿物学原因。棕色和橙色样品中出现赤铁矿和针铁矿的特征峰,FeR/FeT平均值分别为0.23和0.24,明显区别于其他颜色的样品。磁化率与红层成良好的正相关关系,说明铁氧化物矿物含量的变化是导致磁化率变化的原因。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不论颜色如何,样品中均含伊利石、高岭石、蒙脱石、绿泥石等粘土矿物,其分布与样品颜色没有直接关系,很可能反映当时物源区气候稳定。ODP1049C孔岩芯沉积物出现橙色、棕色、白色、灰色等颜色的高频变化,颜色过渡接触界线清晰,说明导致红色变化的赤铁矿和针铁矿是沉积期低温氧化的产物。棕色样品中CaCO3含量最低,推测红层所对应的氧化条件是由于较低的有机质堆积速率造成的。
韩志艳胡修棉季峻峰黄永建黄志诚
关键词:大洋红层ODP早白垩世
Mn^2+和Fe^3+的致色作用:来自意大利白垩纪远洋红色灰岩的启示被引量:19
2008年
本文首先详细研究了含Mn2+和Fe3+的致色矿物菱锰矿、鲕状赤铁矿、云母赤铁矿和镜铁矿的可见光吸收光谱及其一阶导数谱,鲕状赤铁矿、云母赤铁矿和镜铁矿的可见光吸收一阶导数谱的红光区的吸收谷的位置的变化表明随赤铁矿结晶度的降低,吸收谷由586.4nm移至577.4nm,而菱锰矿展示出了Mn2+的因电子跃迁产生的四个典型吸收及其一阶导数谱上577nm的吸收谷的强度比赤铁矿相应谷的强度低一个数量级,表明其电子跃迁的致色机理与赤铁矿的染色机理完全不同。依据赤铁矿的结晶度和鲕状赤铁矿与大洋红层中赤铁矿的沉积成因相似的原则遴选出鲕状赤铁矿为含Fe3+致色矿物,依据菱锰矿是和方解石具有相似结构且为红色的原则选取菱锰矿为含锰致色矿物,并佐以化学纯氧化镁为基体配制了一系列的含菱锰矿、鲕状赤铁矿和菱锰矿及鲕状赤铁矿的两相或三相混合物。详细研究了三类混合物的可见光吸收光谱的一阶导数谱,发现含菱锰矿和含鲕状赤铁矿在573nm附近均存在一吸收谷,鲕状赤铁矿的重量分数低至0.05%时仍可见一明显吸收谷且该吸收谷移至565nm附近,菱锰矿在低至0.50%时也可见这一吸收且在低至0.11%时仍可显示出菱锰矿的信息,其575nm的吸收峰未见偏移;混合物可见光一阶导数吸收谱上鲕状赤铁矿的575nm附近的吸收谷的强度随鲕状赤铁矿的重量分数的升高而增强,而所有的配制混合物中该吸收谷的位置低于577.4nm的事实也表明为使致色矿物和氧化镁混合均匀的研磨降低了赤铁矿的结晶度。本研究表明Mn2+的电子跃迁激发和细小、结晶差的赤铁矿的染色共同造就了意大利白垩纪远洋红色灰岩的红色。
蔡元峰李响潘宇观胡修棉
关键词:菱锰矿鲕状赤铁矿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