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1B142)
- 作品数:7 被引量:4H指数:1
- 相关作者:魏懿颖何锡梗曹浏郑鸿升郑超群更多>>
- 相关机构:福州大学阳光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 异化之果:《无名的裘德》中的生态危机被引量:3
- 2014年
- 作为生态先驱的托马斯·哈代,在其小说《无名的裘德》中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异化所招致的自然生态危机、社会生态危机和精神生态危机。在自然生态危机的描绘中,哈代呈现了自然的凋敝残败、模糊缺失;在社会生态危机的描述中,哈代突出了人在异化社会中的孤独感与幻灭感;在精神生态危机的展现中,哈代则强烈对比了人自身异化前后的精神世界。通过对这三种生态危机的书写,哈代旨在警醒时人:生态危机之严重;摆脱桎梏克服异化之必要;重建人与自然、社会、自我和谐关系之重要。而哈代前瞻性的生态思想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魏懿颖
- 关键词:托马斯·哈代《无名的裘德》异化生态危机
- 哈代的语言游戏和悲剧意识
- 2013年
- 关于哈代的宗教意识倾向历来颇多争论,一些评论还对哈代对待"堕落女性"的宽容态度表示过迷惑与不解。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理论实际提供了解开这些谜团的视角与工具。游戏场、游戏中的玩家、游戏原则等游戏要素一旦确定,游戏中单一的施为者便暴露出了真实的面目。此外,哈代的语言游戏还契合了审美规律,而这正是其作品传播久远的重要原因。
- 曹浏
- 关键词:语言游戏游戏原则
- 从主位推进模式角度管窥文学翻译——以《苔丝》三个中译本为例被引量:1
- 2013年
- 文学作品的形式和内容是密不可分。文学作品通过采用特殊的、有别于非文学作品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其特定的意义,从而实现其审美艺术价值。文学翻译不同于其他翻译,其本质是要再现原作作品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以《苔丝》的三个中译本为例,从主位推进模式这一语言形式入手,考察译文在何种程度上实现与原文"审美忠实",达到"形神兼似"。
- 何锡梗
- 关键词:主位推进模式文学翻译《苔丝》
- 《无名的裘德》的生态哲思被引量:1
- 2014年
- 哈代在《无名的裘德》中,通过描绘多面的自然,探讨人与自然的合理关系,表达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夙求;通过塑造爱护、保护动物的主人公,关切人与动物合理的关系,表现期盼人与动物平等共处的生态哲思。这些前瞻性的生态思想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 魏懿颖
- 关键词:《无名的裘德》
- 论情节在哈代悲剧小说中的重要性——以《同乡人》为例
- 2014年
- 在古希腊悲剧和哈代悲剧小说的比较研究中,较常见的是以命运观和人物性格为中心进行对比。可是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古希腊悲剧的核心是情节;哈代也认为对小说而言,情节或者说结构的重要性胜于人物。因此,以情节为中心进行比较研究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好的悲剧情节必须要有发现或突转,二者是引发观众怜悯或恐惧的关键要素。哈代的悲剧小说中众多的偶然或巧合与其说是古希腊悲剧中命运观的反映,不如说是哈代巧妙地运用了古希腊悲剧情节中的发现或突转。通过对哈代短篇小说《同乡人》的分析,可以印证此观点。
- 郑鸿升
-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哈代情节
- 苔丝焦虑的双维解读
- 2018年
- 焦虑一直是苔丝的精神特质。焦虑的苔丝不仅反映了托马斯·哈代的焦虑心相,更是投射出一个19世纪末焦虑弥漫的英国社会。文章以双重维度,即古典精神分析和新精神分析的焦虑理论,全面解读苔丝的焦虑与防御,力图解码其焦虑形成的生理内因与文化外因。
- 魏懿颖
- 关键词:苔丝焦虑防御
- 《无名的裘德》中的时间和意识
- 2014年
- 相对哈代同时代的作家而言,哈代的作品中有着较强烈的现代主义意识。在《无名的裘德》中,时间作为客观社会环境的象征,对人物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巨大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人作为个体,在这个荒谬世界中的异化。然而在哈代笔下,主人公身处在人类存在的困境中,却仍保有对真我的执著追求,这种个体的意识对时间的反抗体现了哈代对人类存在的关注和人的主体性。
- 郑超群
- 关键词:哈代《无名的裘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