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013613311)

作品数:6 被引量:33H指数:3
相关作者:尹利荣王宇全米淑玲马洪达郭素杰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异位症
  • 5篇子宫
  • 5篇子宫内膜
  • 5篇子宫内膜异位
  • 5篇子宫内膜异位...
  • 5篇细胞
  • 5篇内膜
  • 5篇内膜异位症
  • 5篇宫内
  • 5篇宫内膜
  • 3篇巨噬细胞
  • 2篇单核
  • 2篇单核-巨噬细...
  • 2篇亚群
  • 2篇异位内膜
  • 2篇异症
  • 2篇在位内膜
  • 2篇内异症
  • 2篇子宫内膜异位...
  • 2篇细胞亚群

机构

  • 6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作者

  • 6篇尹利荣
  • 4篇王宇全
  • 3篇米淑玲
  • 2篇郭素杰
  • 2篇张淑敏
  • 2篇马洪达
  • 2篇董凯军
  • 1篇刘云
  • 1篇马鸿达
  • 1篇谷彦军
  • 1篇郑海燕
  • 1篇古强
  • 1篇杨维娜
  • 1篇杜文欣
  • 1篇时扬
  • 1篇徐燕颖
  • 1篇孙俊杰
  • 1篇韩英杰

传媒

  • 3篇天津医药
  • 2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国际妇产科学...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单核-巨噬细胞分泌VEGF水平的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单核 -巨噬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检测20例内异症患者 (内异症组Ⅱ期2例 ,Ⅲ期8例 ,Ⅳ期10例 )、30例非内异症患者 (对照组 )外周血单核细胞及腹腔液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的含量。结果 :内异症组腹腔液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的含量高于对照组 (P<0.05),而外周血单核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的含量与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各期内异症组外周血单核细胞及腹腔液巨噬细胞分泌VEGF的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与AFS -r评分无关。结论 :内异症患者主要通过腹腔液巨噬细胞分泌高水平的VEGF ,促进异位内膜的黏附、种植 ,VEGF的分泌水平与临床分期无关。
尹利荣王宇全米淑玲张淑敏董凯军
关键词:内异症腹腔液单核-巨噬细胞分泌外周血单核细胞
白细胞介素1α、β及γ干扰素mRNA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和在位子宫内膜巨噬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α、βmRNA和γ干扰素(IFNγ)mRNA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异位和在位内膜巨噬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40例内异症患者(内异症组)异位和在位内膜(增生期18例,分泌期22例)和15例子宫肌瘤患者(对照组)的内膜(增生期8例,分泌期7例)巨噬细胞中IL1α、β和IFNγmRNA表达水平。结果(1)内异症组患者异位、在位内膜及对照组内膜巨噬细胞中IL1α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28/40)、38%(15/40)和20%(3/15),表达水平分别为3.12±0.32、2.65±0.34、1.32±0.23;IL1β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30/40)、40%(16/40)和20%(3/15),表达水平分别为3.45±0.43、2.74±0.39、1.45±0.18;内异症组IL1α、βmRNA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内异症组异位内膜较在位内膜的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内异症组在位内膜和对照组内膜巨噬细胞中IL1α、βmRNA表达分泌期高于增生期,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3)内异症组内膜巨噬细胞中IFNγmRNA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周期性变化。结论内异症患者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巨噬细胞IL1表达明显增强,而IFNγ表达则无明显变化,推测内膜巨噬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可能参与了内异症的发生、发展过程。
尹利荣孙俊杰马洪达米淑玲郭素杰时扬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巨噬细胞白细胞介素1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干扰素α水平的测定
2004年
尹利荣王宇全马洪达米淑玲张淑敏郭素杰刘云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内异症腹腔液干扰素Α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管生成抑制
子宫内膜异位症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本研究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在位和异位内膜组织中CD45RO,CD4和CD8阳性的T淋巴细胞数量表达,探讨免疫细胞在EMs中的作用,为免疫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CD45RO,CD4和CD8单克隆抗体,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标记EMs患者的在位和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CD45RO,CD4和CD8阳性细胞,观察其分布特点并计数其密度,并与正常妇女子宫内膜对照。结果:EMs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增殖期与分泌期子宫内膜组织中均存在CD45RO,CD4和CD8阳性的淋巴细胞,EMs组在位和异位内膜中CD45RO,CD8阳性细胞数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异位内膜中的表达较在位内膜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位和异位内膜中CD4阳性细胞较对照组略有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位和异位内膜中CD4/CD8的比值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位和异位内膜之间比较CD4阳性细胞、CD4/CD8的比值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位内膜的CD45RO,CD4和CD8阳性细胞表现为由增殖期到分泌期增加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内膜中CD45RO,CD4及CD8阳性细胞无明显增殖期与分泌期的改变(P>0.05);对照组中CD45RO及CD4阳性细胞从增殖期到分泌期有增多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Ms组异位和在位内膜Ⅰ~Ⅱ期病例和Ⅲ~Ⅳ期病例之间CD45RO,CD4和CD8阳性细胞未发现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Ms患者在位和异位内膜中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改变为EMs的发生提供条件,并对EMs的发生、发展和维持起重要作用。
徐燕颖尹利荣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异位内膜T淋巴细胞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在位和异位内膜自然杀伤细胞的分布及数量变化被引量:11
2003年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患者异位、在位内膜组织中自然杀伤 (NK)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其在内异症发生、发展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采用CD57单克隆抗体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标记内异症患者的在位和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NK细胞 ,观察其分布特点并计数其密度 ,并与正常妇女子宫内膜对照研究。结果 :CD57阳性的NK细胞存在于内异症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增殖期与分泌期子宫内膜组织中。内异症患者在位、异位内膜之间及与正常对照组子宫内膜中NK细胞的数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但内异症组的异位内膜NK细胞密度有增多的趋势。结论 :(1)内异症患者的子宫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的NK细胞的数量无明显变化 ;(2)内异症患者异位内膜中的NK细胞的功能可能受抑制 。
尹利荣韩英杰王宇全郑海燕谷彦军古强马鸿达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自然杀伤细胞在位内膜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组织化学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单核-巨噬细胞分泌IL-1α、IL-1β、IFN-γ的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腹腔液巨噬细胞、外周血单核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IL)-1α、IL-1β和干扰素(IFN)-γ的水平与内异症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以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40例作为内异症组,以子宫肌瘤、卵巢良性肿瘤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离、培养各组外周血单核细胞和腹腔液巨噬细胞,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其培养上清液中IL-1α、IL-1β和IFN-γ的浓度。结果:内异症组单核-巨噬细胞分泌IL-1α、IL-1β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但与月经周期及疾病分期无关。两组分泌IFN-γ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内异症患者分泌IL-1水平升高,而分泌IFN-γ的相对不足,与内异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王宇全杨维娜杜文欣尹利荣董凯军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巨噬细胞白细胞介素1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