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2010SZ0127)

作品数:3 被引量:29H指数:2
相关作者:黄静冉坚肖云川张琦刘淼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云南中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学成
  • 2篇化学成分
  • 1篇地黄
  • 1篇地黄丸
  • 1篇一致性
  • 1篇中黄
  • 1篇酮类
  • 1篇浓缩丸
  • 1篇偏最小二乘
  • 1篇偏最小二乘法
  • 1篇主成分
  • 1篇主成分分析
  • 1篇注射液
  • 1篇荨麻科
  • 1篇六味地黄
  • 1篇六味地黄浓缩...
  • 1篇六味地黄丸
  • 1篇麦冬
  • 1篇化学成分研究
  • 1篇黄酮

机构

  • 3篇四川大学
  • 2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成都大学
  • 1篇云南中医学院

作者

  • 3篇冉坚
  • 3篇黄静
  • 2篇肖云川
  • 2篇张琦
  • 1篇张俊侠
  • 1篇席贞
  • 1篇杨晓燕
  • 1篇雷军
  • 1篇王文静
  • 1篇刘淼
  • 1篇金鑫
  • 1篇余敏

传媒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成药
  • 1篇华西药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1H-NMR-PLS-DA技术的参麦注射液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氢核磁共振-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的参麦注射液质量控制新方法。方法将参麦注射液、仿制品以及缺味样品(缺红参,缺麦冬制剂)经柱分离处理后,利用氢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样品的全成分化学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数据矩阵,利用SIMCA-P软件进行偏最小二乘法(PLS)判别分析。结果得分散点图显示合格参麦注射液能够很好的聚集在一起,但不同厂家产品之间存在微小差异;参麦注射液仿制品在合格样品聚集范围边缘,表明有一定差异;而缺味样品与合格样品之间有明显区分。结论氢核磁共振-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法是一种操作简便,并且能够从整体上控制参麦注射液质量的新方法。
杨晓燕冉坚张琦黄静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麦冬偏最小二乘法
~1HNMR-PCA法比较不同厂家六味地黄浓缩丸中化学成分的一致性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评价不同厂家的六味地黄浓缩丸中化学成分的一致性。方法采用1HNMR-PCA技术获取六味地黄浓缩丸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信息,以主成分分析法(PCA)统计分析获得的信息。结果 4个不同厂家生产的六味地黄浓缩丸的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均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1HNMR-PCA法能较客观地反映不同厂家生产的同种中药制剂的化学成分的一致性。
张俊侠张琦冉坚金鑫肖云川余敏黄静
关键词:六味地黄丸浓缩丸化学成分主成分分析
糯米藤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25
2012年
目的:对糯米藤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糯米藤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签定为异鼠李素(1),山柰酚(2),槲皮素(3),异鼠李素-3-O-α-L-鼠李糖苷(4),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5),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6),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7),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8),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9),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10),山柰酚-3-O-芸香糖苷(11)和槲皮素-3-O-芸香糖苷(12)。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雷军肖云川王文静席贞刘淼冉坚黄静
关键词:荨麻科黄酮化学成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