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6058)

作品数:8 被引量:32H指数:4
相关作者:许艳吴承强鲍晶晶蔡锋郑勇玲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908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篇地貌
  • 3篇地形
  • 3篇沙脊
  • 3篇潮流沙脊
  • 2篇停泊
  • 2篇口外
  • 2篇海洋地质
  • 2篇泊位
  • 2篇冲淤
  • 2篇冲淤变化
  • 2篇冲淤变化分析
  • 1篇地貌特征
  • 1篇地形地貌
  • 1篇地形特征
  • 1篇影响因素
  • 1篇中国近海
  • 1篇剖面
  • 1篇近海
  • 1篇海底
  • 1篇海底地貌

机构

  • 8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国家海洋信息...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

作者

  • 5篇吴承强
  • 5篇郑勇玲
  • 5篇鲍晶晶
  • 5篇许艳
  • 4篇蔡锋
  • 3篇卢惠泉
  • 1篇任建业
  • 1篇许艳
  • 1篇曹超

传媒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海洋学报
  • 1篇台湾海峡
  • 1篇Acta G...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海洋地质前沿
  • 1篇应用海洋学学...
  • 1篇福建省海洋学...

年份

  • 5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胶州湾口潮流沙脊特征
2014年
胶州湾内外的涨、落潮三角洲上发育有一定规模的潮流沙脊体系,通过多波束调查采集数据和浅剖、沉积物资料的分析,对沙脊特征进行了研究。湾内涨潮三角洲上分别分布有冒岛沙脊、中央沙脊和岛耳河沙脊;湾外落潮三角洲上分别发育了潮流沙脊大竹、南沙、北沙和位于主潮流通道末端的弧状沙脊。潮流沙脊体系的演变具有较为明显的继承性。沙脊以海侵时期发育的沙体为内核,沉积物组成以粒度较粗的砂质沉积物为主,物源基础为低海平面时期胶州湾盆地内堆积的河流三角洲相沉积物。据分析,沙脊现代物源较为匮乏,整体目前处于冲刷不淤的状态。在现代潮流水动力条件下,研究区潮流沙脊处于活动状态。
吴承强许艳鲍晶晶
关键词:潮流沙脊
中国近海海底地形特征及剖面类型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基于国家海洋局“908”专项的最新海底地形资料,分析中国近海海底地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中国近岸海底地形继承了陆地地形西北向东南倾斜的趋势,海底地形坡降为0.2‰~1.6‰,平均坡降约0.8‰,等深线基本平行于海岸展布,河口区呈舌状向海展布。海底地形受构造控制作用明显,呈两窿两坳的南、北分带特征,并在不同沉积环境和复杂水动力条件下塑造出沉降盆地型、挤压隆起型、沉积改造型和过渡型等4种类型。沉降盆地型和挤压隆起型地形起伏小,沉积物以细粒为主,水流方向单一,易发育海湾堆积平原和水下堆积岸坡等堆积型地貌,同属构造成因的地形;沉积改造型地形起伏较大,沉积物以粗粒为主,多在陆源补给丰富的河口和潮流辐聚区发育大型潮流沙脊,全新统沉积层巨厚,受潮流、径流、海流的后期改造作用明显;过渡型地形陡缓不均,沉积物颗粒不均匀混合,近岸发育阶地状陡坎,远岸发育陆架平原等侵蚀一堆积型地貌,为断陷地块不完全发育和多期次海侵共同作用的结果。
曹超蔡锋郑勇玲吴承强卢惠泉鲍晶晶许艳
关键词:地形特征影响因素
厦门同安湾地貌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利用2007 ~2009年我国近海海底地形地貌调查研究项目勘测的最新1∶5 000比例尺(局部区域达1∶3000)单波束同安湾水深资料绘制了同安湾等深线图、地形图,结合收集到的相关地质与底质资料绘制了地貌图,并对其地形地貌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同安湾水深在-4.9~26.0 m(理论最低潮位面)之间,等深线基本顺岸展布;地形整体由湾内向湾口倾斜变深,浅滩深槽相间;地形高低起伏局部变化复杂.同安湾岸线平直、湾港交错,主要地貌类型:海岸地貌(潮滩、海滩)、海底地貌(水下岸坡及其上发育的次一级地貌水下浅滩和冲刷槽)及人工地貌.对比1980 ~1986年的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对包括同安湾在内的厦门港地形地貌进行详细调查的结果表明,近30 a间同安湾海岸线不断向海迁移,其中同安湾西侧岸线和厦门岛北部岸线的最大迁移量约0.70、1.76 km,且岸线不断平直化、人工化;海底地貌类型基本稳定,主要变化是受近几年人为生态修复影响出现的人工地貌.同安湾的演化过程(原始状态—开发—过度开发—生态修复—回归自然状态)反映了该区域自然、人与经济间的矛盾发展,可为今后相似海域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参考.
鲍晶晶蔡锋任建业许艳
关键词:海洋地质学地形地貌
我国海底地貌研究进展及其在东海近海的新发现、新认识被引量:7
2012年
在分析海底地貌学国内外研究现状基础之上,综述我国海底地貌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历程,探讨今后我国近海地貌的研究发展方向:我国现代海底地貌学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总的趋势是随着测量技术的不断更新,由宏观向微观、从大的地貌类型向特定的地貌体、从形态特征到地貌过程的研究,并着重研究人类活动与地貌过程的响应关系。针对"908专项"在我国近海海域的调查成果,着重介绍其在我国东海近海海域地形地貌研究中的新发现、新认识:长江口外古潮流沙脊群可分为堆积型、侵蚀—堆积型和侵蚀型潮流沙脊群3种类型;在福建闽江口近岸的马祖列岛和白犬列岛之间发现多条呈SW—NE走向、条带状分布的潮流沙脊,面积约200 km2,水深在15~30 m;在东海陆架沙脊区与金门岛外发现2处新的海底礁石。这些全新的发现和认识对于我国近海海底地貌的研究将起到丰富和推动作用。
郑勇玲吴承强蔡锋鲍晶晶许艳
关键词:海底地貌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and Waves in the Middle Taiwan Shoal Based on Multi-beam Data Analysis被引量:6
2014年
A DTM map of the study area in the Taiwan Shoal was drawn based on precise and high- density data acquired in a field survey by a multi-beam sounding system (R2Sonic2024). We identified sand waves in the study area at water depths of 13.89-49.12 m; the main sand waves had heights of 5- 25 m, lengths of 0.1-2.0 km, and crest lines 0.1-6.5 km lo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sand waves on the seabed is dense in the north and sparse in the south and the directions range between 50°-80° and 90°-135°. Between the main sand waves, secondary sand waves develop with heights of 0.1-5.0 m and lengths of 10-100 m, which are difficult to detect by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By comparing the evolution structures of the secondary and main sand waves, we identified three evolution modes of the secondary sand waves: parallel, oblique, and divergent modes according to the relative crest directions. Suitable water depth, reciprocating current speeds between 40 and 100 cm/s, and abundant sediment supply creat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linear sand waves. Comparing the DTM maps and profiles of the June 2012 and June 2013 surveys of the same area, we found that the shape and morphology of the sand waves remained mostly unchanged under normal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BAO JingjingCAI FengREN JianyeZHENG YonglingWU ChengqiangLU HuiquanXU Yan
厦门港海沧港区10号泊位多年冲淤变化分析
利用高精度数字式测深仪对厦门港海沧港区10号泊位建成后的港池进行5a水深地形监测,并结合该区沉积物柱状样的粒度特征,分析研究区地形演变特征和冲淤变化特性。结果显示,停泊区底质沉积物从2002~2007年共淤积了2.72m...
郑勇玲
关键词:海洋地质冲淤变化
文献传递
福建闽江口和九龙江口外线状沉积沙体特征被引量:3
2014年
福建沿海强潮河口闽江口和九龙江口外均发育有一定规模的线状沉积沙体,通过多波束调查采集数据和浅剖、沉积物资料的分析,对此类沙体特征进行研究,初步认为其为潮流沙脊。结果表明:在平面分布上,闽江口外潮流沙脊走向近SW-NE向,沙脊局部连片;九龙江口外沙脊走向近ENEWSW向,沙脊末端有分叉现象。分析现代海洋环境作用并结合沙脊规模、水深和河口相对关系的研究显示,沙脊主体规模基本稳定,现代水动力仅对沙脊表面有改造作用。在潮流、波浪和近岸余流的共同作用下沙脊脊顶部略显平滑,两翼坡度较缓,其沉积物组成以粒度较粗的古河口砂质浅滩砂为主,沉积主体为全新世海平面上升时期,近岸河口环境的古水下三角洲遭受潮流侵蚀而成。
许艳蔡锋卢惠泉吴承强郑勇玲鲍晶晶
关键词:潮流沙脊地貌特征
闽江口外潮流沙脊群特征与成因被引量:11
2014年
中国沿海很多陆架受潮流水动力的控制,发育了沙脊、沙席和沙波(沙丘)等潮流沉积地貌。闽江河口外首次发现有潮流沙脊群,沙脊群由数条大小不一呈SW—NE向的线状沙脊体组成,局部沙脊连片成为浅滩,相邻沙脊间为侵蚀沟槽,形成脊槽相间排列的地貌形态,沙脊东南翼较西北翼陡,表明沙脊有向东南方向迁移的趋势。通过对沙脊群和闽江口水下三角洲地形地貌、沉积物以及潮流场环境特征的综合分析,认为闽江口外潮流沙脊群是以古闽江口三角洲物质为基础,在全新世海侵过程中,沙脊群区处于近岸河口湾环境下发育,并在现代水动力的作用下形成与潮流方向相吻合的地貌体。
卢惠泉吴承强许艳
关键词:潮流沙脊地形地貌
厦门港海沧港区10号泊位多年冲淤变化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利用高精度数字式测深仪对厦门港海沧港区10号泊位建成后的港池进行5a水深地形监测,并结合该区沉积物柱状样的粒度特征,分析研究区地形演变特征和冲淤变化特性.结果显示,停泊区底质沉积物从2002~2007年共淤积了2.72 m,其中2002~2004年表现为快速淤积,2005~2007年表现为缓慢淤积;季节性变化明显,表现为洪水期淤积,枯水期冲刷的特征;强淤积区的柱状沉积物自表层到柱样底部粒径逐渐由粉砂变粗为砂,粉砂段为洪水期淤积层,砂段为枯水期淤积层.上述结果表明研究区由于洪水期陆源物质补给量大,河流水动力条件较强,故以细颗粒的沉积或潮流引起悬浮泥沙的再沉积作用为主,淤积量较大;枯水期由于河流径流量减小,河流水动力条件减弱,故以潮流作用对表层沉积物的剥蚀改造或底床推移粗颗粒泥沙的沉积作用为主.本研究可为港池维护及泥沙淤积计算提供实践经验,同时在航道与港口建设、水利建设等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郑勇玲
关键词:海洋地貌学冲淤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