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科委国际合作基金

作品数:795 被引量:4,388H指数:26
相关作者:方肇勤潘志强卢文丽刘小美梁超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793篇期刊文章
  • 38篇会议论文
  • 17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2篇医药卫生
  • 145篇自动化与计算...
  • 55篇理学
  • 54篇电子电信
  • 47篇环境科学与工...
  • 42篇农业科学
  • 39篇化学工程
  • 34篇生物学
  • 3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1篇金属学及工艺
  • 30篇一般工业技术
  • 29篇机械工程
  • 2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0篇电气工程
  • 14篇动力工程及工...
  • 13篇航空宇航科学...
  • 9篇经济管理
  • 7篇建筑科学
  • 6篇天文地球
  • 3篇水利工程

主题

  • 66篇基因
  • 49篇小鼠
  • 45篇细胞
  • 42篇证候
  • 33篇荷瘤
  • 31篇肿瘤
  • 28篇蛋白
  • 26篇网络
  • 26篇荷瘤小鼠
  • 25篇基因芯片
  • 23篇纳米
  • 18篇成像
  • 15篇淋巴
  • 14篇微生物
  • 14篇机器人
  • 14篇H22荷瘤
  • 13篇虚证
  • 12篇综合征
  • 11篇保鲜
  • 9篇图像

机构

  • 149篇上海大学
  • 122篇上海交通大学
  • 71篇同济大学
  • 59篇上海中医药大...
  • 50篇第二军医大学
  • 47篇复旦大学
  • 45篇东华大学
  • 42篇上海市农业科...
  • 41篇上海理工大学
  • 31篇科罗拉多大学
  • 25篇中国科学院
  • 23篇华东理工大学
  • 19篇上海交通大学...
  • 18篇华东师范大学
  • 16篇中国科学院上...
  • 15篇上海海事大学
  • 15篇上海交通大学...
  • 15篇上海交通大学...
  • 15篇上海海洋大学
  • 9篇山东农业大学

作者

  • 58篇方肇勤
  • 56篇潘志强
  • 55篇卢文丽
  • 51篇刘小美
  • 37篇梁超
  • 31篇高必峰
  • 28篇侯俐
  • 27篇吴中华
  • 21篇张辉
  • 19篇廖明娟
  • 19篇卓少元
  • 18篇乔勇进
  • 15篇生晶
  • 15篇费敏锐
  • 15篇韩印
  • 14篇王海宏
  • 11篇于瀛洁
  • 11篇邢伟
  • 11篇万旺根
  • 8篇黄晨

传媒

  • 12篇同济大学学报...
  • 11篇电子测量技术
  • 11篇上海农业学报
  • 11篇微计算机信息
  • 10篇计算机工程
  • 9篇化工学报
  • 9篇中国激光
  • 9篇世界临床药物
  • 8篇系统仿真学报
  • 7篇自动化仪表
  • 7篇计算机应用与...
  • 7篇上海大学学报...
  • 6篇上海中医药大...
  • 6篇物理学报
  • 6篇应用科学学报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6篇基因组学与应...
  • 5篇机电一体化
  • 5篇功能高分子学...
  • 5篇工程热物理学...

年份

  • 9篇2023
  • 13篇2022
  • 17篇2021
  • 30篇2020
  • 27篇2019
  • 24篇2018
  • 33篇2017
  • 40篇2016
  • 50篇2015
  • 53篇2014
  • 41篇2013
  • 40篇2012
  • 80篇2011
  • 88篇2010
  • 92篇2009
  • 78篇2008
  • 63篇2007
  • 30篇2006
  • 8篇2005
  • 19篇2004
7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溶栓后早期介入治疗与直接介入治疗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4
2013年
目的评估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溶栓后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直接PCI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差异。方法纳入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我中心行早期PCI及直接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比较两组住院期间临床终点事件的发生率。采用多因素回归以及倾向积分法计算再灌注策略对临床终点事件的校正相对危险度(RR)。结果早期PCI组共纳入51例患者,直接PCI组共纳入159例患者。两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早期PCI组4.0%和直接PCI组5.7%(RR=0.647,95%CI:0.155~3.103)。多因素回归校正RR为0.663(95%CI:0.131~3.351),倾向积分法校正RR为0.316(95%CI:0.026~3.879)。安全性终点方面,两组TIMI出血发生率分别为早期PCI组4.0%和直接PCI组1.9%(RR=2.078,95%CI:0.357~12.095)。多因素回归校正RR为2.122(95%CI:0.345~13.070),倾向积分法校正RR为0.302(95%CI:0.010~9.228)。所有结果均未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直接PCI可能延迟的STEMI患者,溶栓后早期PCI治疗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替代再灌注策略。
万方张拓沈玲红卜军宋玮杜勇平金叔宣沈节艳何奔
关键词:心肌梗死
基于循证医学临床病例数据库构建被引量:5
2014年
结合循证医学的背景、概念、核心思想,论述国内临床病例数据库构建及应用的现状,分析数据库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数据统计、管理规范、科研运用等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于德华嵇承栋李春波徐佳妮
关键词:循证医学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诊断和治疗进展被引量:5
2009年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正>leukemia,CLL)是一种因细胞凋亡受阻而导致的B细胞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表现为成熟的小淋巴细胞在外周血。
余栋赵维莅
关键词: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中位年龄小淋巴细胞细胞凋亡淋巴组织
音频数模转换器芯片内部低功耗的设计被引量:4
2007年
介绍了一种使用0.35μmCMOS工艺,用于24位采样率为44.1kHz的delta-sigma音频数模转换器(DAC)芯片的内部低功耗设计;为了减少面积和功耗,采用结合了混和FIR/IIR滤波器的直接电荷转换开关电容(DCT-SC)DAC,并只使用一个运算放大器;为了降低kT/C噪声,采用DCT-SC技术;为了降低带外量化噪声使用了混和FIR/IIR后置滤波器,因为输入是数字信号,所以加入一个FIR滤波器,使用的高性能运放,采用折叠共源共栅两级结构,增大输入输出范围和CMRR、PSRR;内部DAC所达到的性能对于所设计的音频芯片来说是足够的。
程媛媛杨文荣
关键词:数模转换器有限脉冲响应无限脉冲响应折叠共源共栅
两足步行椅机器人的设计与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介绍了一种两足步行椅机器人机械系统和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分析了载人两足机器人与一般两足机器人在安全性、载重量和干扰方面的不同.并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提高了设计的效率和可靠性,从而降低了系统级开发风险.
曹曦赵群飞马培荪
关键词:步态两足机器人
紫草多糖抑制LPS活化PBMC表达炎症相关因子的基因转录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研究紫草多糖对LPS活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表达TNF-α、IL-10、IL-18相关因子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信号通路。方法:LymphopreTM(1.077 g/ml)淋巴细胞分离液离心分离正常健康人PBMC,紫草多糖处理正常健康人的PBMC或LPS活化的PBMC,利用Real-time RT-PCR法检测TNF-α、IL-10、IL-18、IL-18BP、IL-18Rα、IL-18Rβ基因转录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检测PBMC中ERK磷酸化水平。结果:紫草多糖可增强PBMC TNF-α、IL-10、IL-18Rα、IL-18Rβ的转录,与LPS处理的PBMC相近。紫草多糖处理LPS活化的PBMC,在处理早期(4小时)可抑制LPS活化的PBMCTNF-α及IL-18的表达,抑制率达15%50%(P〈0.05);并可抑制LPS诱导的ERK磷酸化,抑制率达27%61%(P〈0.05)。结论:紫草多糖可能是通过抑制PBMC的MAPK信号通路进而抑制LPS诱导的炎症相关因子TNF-α等高表达。
刘春红王维王静朱红薇刘晓颖姜韵王迅陈道峰曹文俊瞿涤
关键词:紫草多糖IL-18MAPK
基于静态阈值的无线体域网压缩感知心电降噪重构被引量:3
2016年
心电监测作为无线体域网的一种重要应用,对心电信号重构精度要求较高,并且无线体域网中存在低功耗问题。现有的心电信号压缩感知重构算法虽然降低了功耗,但并未充分利用心电信号频域特性,造成重构精度不高。提出了一种基于静态阈值的无线体域网压缩感知心电降噪重构方法。该方法利用压缩感知理论,在传感器节点利用固定矩阵对心电信号进行观测,观测值被发送至汇聚节点后,再利用基于静态阈值的重构算法对心电信号进行降噪重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信号重构精度高、速度快和降噪性能好的优点。
李兆元方勇于宗泽
关键词:心电信号压缩感知降噪
纳米双相交换耦合磁体的研究进展
2015年
纳米软硬磁双相交换耦合磁体结合了软磁材料高饱和磁化强度和硬磁材料高矫顽力的优势,磁能积得到明显提高,有望成为大规模应用的新一代永磁材料。介绍了纳米双相耦合磁体的几种假设模型及理论,几种实验室制备方法(包括自下而上法、溅射法、表面活性剂辅助球磨法、高温高压成型、等离子烧结等)及目前取得的成果,以及验证软硬磁双相交换耦合作用的常用表征手段(包括退磁曲线及不可逆磁化率的分析、能谱仪、电子能量损失谱、三维原子探针等),并对交换耦合磁体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展望。
贵苑黄潇潇王曦阳窦红静
提高猪核移植效率的研究进展
2004年
哺乳动物体细胞核移植(克隆)经过多年的发展,获得了多种后代。猪的核移植研究意义重大,应用价值颇高,是当今生物技术的热点研究之一。尽管猪核移植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移植效率依然很低。本文就目前已有的资料,综述了提高猪体细胞核移植效率的各项技术环节的研究进展。
朱秀萍朱淑文张菁华修国
关键词:体细胞核移植猪体后代生物技术哺乳动物克隆
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对树突状细胞的杀伤作用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CD4^+ CD25^+调节性T细胞是否对树突状细胞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MACS(magnetic cell sorting)从BALB/c小鼠静息T细胞分离纯化CD4^+ CD25^+ T细胞,体外细胞增殖实验观察其对CD4^+ CD25^- T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GM-CSF/IL-4培养自体小鼠骨髓来源DC,FACS(fluorescence-activated cell sorting)鉴定其表面分子特性;以CD3/CD28单克隆抗体活化CD4^+ CD25^+调节性T细胞,FACS体外杀伤实验研究其对自体DC的调节作用,并观察穿孔素抑制剂EGTA对上述作用的影响。结果用MACS法成功分离出CD4^+ CD25^+ T细胞,纯度可达98%,特异性表达Foxp3基因,能明显抑制CD4^+ CD25^- T细胞的体外增殖;骨髓来源的DC表达CD11c、MHCⅡ及少量协同刺激分子CD80、CD86;FACS体外杀伤实验证实以CD3/CD28抗体体外活化的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对自体DC有显著杀伤作用(P<0.05),穿孔素抑制剂EGTA能部分抑制该杀伤效应(P<0.05)。结论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可通过杀伤作用对自体DC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穿孔素/颗粒酶杀伤途径可能参与其中。
任学芳熊思东王缨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杀伤EGTA
共8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