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1B245)

作品数:12 被引量:102H指数:7
相关作者:刘名远林民书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区域经济
  • 4篇新兴产业
  • 4篇战略性
  • 4篇战略性新兴产...
  • 4篇趋同
  • 4篇结构趋同
  • 4篇产业结构
  • 4篇产业结构趋同
  • 2篇诱因
  • 2篇支撑体系
  • 2篇区域经济利益
  • 2篇钻石
  • 2篇钻石理论
  • 2篇分享
  • 1篇新兴产业发展
  • 1篇行政区
  • 1篇行政区经济
  • 1篇演化博弈
  • 1篇要素价格
  • 1篇要素价格扭曲

机构

  • 11篇厦门大学

作者

  • 11篇刘名远
  • 5篇林民书

传媒

  • 2篇财经科学
  • 1篇福建论坛(人...
  • 1篇发展研究
  • 1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经济问题探索
  • 1篇经济学动态
  • 1篇经济与管理
  • 1篇河南社会科学
  • 1篇石家庄经济学...
  • 1篇现代财经(天...
  • 1篇福建商业高等...

年份

  • 4篇2013
  • 8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制度性诱因与策略选择被引量:30
2012年
本文在比较分析各大区域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以及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趋同现状特征的基础上对产业结构趋同的制度性诱因给予深入剖析和理论解释。研究表明,实现行政区经济向市场化区域经济转变、建立区域产业合作利益分享与补偿机制、实现区域经济政策与产业政策有效融合以及提高产业投资的硬约束将是有效规避制度性产业结构趋同的具体路径选择。
李桢
关键词:产业结构趋同区域产业分工行政区经济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支撑体系建设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内在的产业和技术成长规律,需要具备一定的产业和技术基础及较为完善的支撑体系。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着体制性障碍、产业基础区域差距悬殊、核心技术缺乏、基础研究薄弱等问题,可借鉴欧美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的经验启示,积极整合生产要素、技术要素、市场需求、产业政策等各大要素的作用,构建完善的产业支撑体系、政策支撑体系和服务支撑体系,以促进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稳健发展。
李桢刘名远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体系钻石理论
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困境与策略选择——以海西经济区为例被引量:3
2013年
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也是实现和维护区域经济利益的重要途径。以海西经济区为例,深入剖析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困境及策略选择,分析表明,区域城市综合竞争力不平衡、科研基础区域差距悬殊、区域产业关联度不高及配置能力不强、区域经济利益依存度低是当前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而成功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定位、发挥区域中心城市领头雁的引领功能、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性市场、在强化区域经济利益依存关系基础上深化区域产业合作将是实现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合理空间布局的有效路径选择。
林民书刘名远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经济利益产业空间分布
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利益分享与补偿机制被引量:22
2012年
随着竞争的加剧,区域经济合作越来越成为我国地方政府获取竞争优势、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区域经济合作利益分享与补偿机制的缺失,直接影响到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与一体化进程。利益分享与补偿机制作为不同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合作过程中平衡、协调各方利益的制度安排,是突破现有制度瓶颈、促进区域经济合作的有效途径。
林民书刘名远
关键词:区域经济合作
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间利益分享与补偿问题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忽视区域经济利益协调问题,缺少对市场经济环境下区域间利益分享与补偿方面的制度安排,使得我国区域经济回波效应远大于扩散与辐射效应,没能逆转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和利益不平衡的扩大,从而影响到地区间正常的资源要素整合。研究表明,利益分享与补偿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调整和创新现行区域经济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合作,需要建立健全区域经济利益分享与补偿体系,并以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有效的利益制度保障。
林民书刘名远
关键词:区域经济政策
制度性产业结构趋同内在机理及其治理对策路径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制度性产业结构趋同不同于经济资源性产业结构趋同,它是由于现行制度缺陷原因而非经济资源禀赋因素造成的。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现行行政绩效考核机制与金字塔式政治晋升模式、市场机制、行政性资源配置方式等制度性因素及其对区域产业分工的影响,得出制度性产业结构趋同产生的内在机理。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完善绩效考核机制、转变政治晋升观念,加强区域地方政府合作、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区域产业分工、产业协同推进"的产业定位,优化生产力布局、深化产业分工体系等对策路径来有效规避制度性产业结构趋同。
林民书刘名远
关键词:产业结构趋同
厦漳泉同城化区域经济利益补偿与分享机制被引量:8
2012年
同城化是在区域经济发展到经济联系强度更高、利益依存关系更紧密时所采取的一种新型发展战略。随着同城化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利益补偿与分享以及利益冲突的解决就成为需要迫切关注的内容,利益协调机制的作用开始日趋显现。论文在剖析厦漳泉区域经济利益补偿与分享机制现状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厦漳泉同城化区域经济利益补偿与分享机制的内在行为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利益补偿与分享机制作为平衡和协调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各方利益关系的专项制度安排,将逐渐成为突破现有制度瓶颈、加快促进区域经济合作的有效途径。
刘名远
关键词:同城化区域经济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础与支撑体系构建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通过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内涵与特征,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内在的产业和技术成长规律,需要具备一定的产业和技术基础和较为完善的支撑体系。在剖析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础及其面临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按照钻石理论模型对产业竞争优势的要求,在整合各大要素优势的基础上,从产业体系、政策扶持、服务平台3个层面构建和完善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撑体系,以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稳健发展,抢占未来全球产业和技术发展的制高点。
刘名远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支撑体系钻石理论
区际贸易、要素价格扭曲与区域经济利益空间失衡——基于空间面板误差模型的实证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本文以能源要素区际贸易为分析基点,实证分析了要素价格扭曲与我国区域经济利益实现问题。研究表明,我国要素价格总扭曲程度保持在高位,东部地区扭曲程度高于其它地区;能源要素区际贸易存在严重的区域失衡,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成为最大的能源要素输出地;要素价格扭曲的存在使得区域经济利益未能通过区际贸易来实现,要素价格扭曲所带来的直接利益损失以及要素生产率区域差距所产生的区域经济利益外溢,构成中西部区域经济利益损失和区域经济利益空间失衡的重要内容。
刘名远林民书
关键词:要素价格扭曲区际贸易区域经济利益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趋同成因与对策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通过演进博弈模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决策内在行为机理给予理论分析,并以此剖析其结构趋同效应、成因和策略选择。研究表明,资源禀赋和转型升级型产业结构趋同通常为合意性趋同,而外部引进和羊群跟随型通常为非合意性趋同;战略性新兴产业内在特征及发展要求,以及现行制度性缺陷是造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非合意性结构趋同的主要原因;遵循区域生产力布局、实现传统主导优势产业裂变或内涵式转型升级、实施区域产业经济利益补偿与分享、加快区域行政性资源配置向市场化配置转变是有效规避这一结构趋同的策略选择。
刘名远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结构趋同演化博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