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BL2013005)

作品数:12 被引量:72H指数:5
相关作者:孙国文卢明星唐恩溢周婷曹俊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南京市口腔医院徐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皮瓣
  • 4篇前外
  • 4篇缺损
  • 4篇外侧皮
  • 4篇股前外侧
  • 4篇股前外侧皮瓣
  • 3篇导航技术
  • 3篇游离股前外侧...
  • 3篇外科
  • 3篇计算机导航
  • 3篇计算机导航技...
  • 3篇颊部
  • 2篇手术
  • 2篇颌骨
  • 2篇颌面
  • 2篇颌面部
  • 2篇外科手术
  • 2篇显微外科
  • 2篇面部
  • 2篇口腔

机构

  • 7篇南京大学医学...
  • 5篇南京市口腔医...
  • 1篇徐州市中心医...

作者

  • 10篇孙国文
  • 4篇卢明星
  • 4篇唐恩溢
  • 3篇曹俊
  • 3篇周婷
  • 2篇胡勤刚
  • 2篇陈欣
  • 1篇文建民
  • 1篇游丽萍
  • 1篇王铁梅
  • 1篇朱锋
  • 1篇杨旭东
  • 1篇王志勇
  • 1篇刘澍
  • 1篇符义富
  • 1篇冯仕明
  • 1篇程建
  • 1篇傅尧
  • 1篇刘梅
  • 1篇李兵

传媒

  • 3篇中华显微外科...
  • 2篇中华整形外科...
  • 2篇实用口腔医学...
  • 2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口腔颌面外科...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国际口腔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5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面颊部大面积洞穿性缺损被引量:22
2015年
目的 评估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重建面颊部大面积洞穿性缺损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 方法 2008年12月-2014年6月,对17例颌面部恶性肿瘤根治性切除的患者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面颊部大面积洞穿性缺损.其中12例采取了折叠股前外侧皮瓣(去除中间区域的真皮层)重建面颊部皮肤及口腔黏膜;5例采取了一蒂双岛的分叶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面颊部洞穿性缺损(一个皮岛修复面颊部皮肤,另一个皮岛修复口腔黏膜).结果 17例股前外侧皮瓣均成活,仅1例糖尿病患者因伤口感染导致皮瓣边缘的部分损失.经术后3- 12个月随访,折叠股前外侧皮瓣和分叶股前外侧皮瓣外形、质地均良好,患者口腔颌面部形态、功能得以重建. 结论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应用灵活,通过其折叠或分叶的方式修复面颊部大面积洞穿性缺损取得良好的效果.
孙国文卢明星杨旭东王志勇胡勤刚唐恩溢
关键词:股前外侧皮瓣穿支血管
双膦酸盐及其相关性颌骨坏死的机制和治疗被引量:5
2016年
双膦酸盐相关性颌骨坏死(BRONJ)是长期使用双膦酸盐治疗骨质疏松症,多发性骨髓瘤以及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肺癌等其他恶性肿瘤骨转移所引起的骨相关性疾病的严重并发症。BRONJ的发生发展与一些因素密切相关,譬如双膦酸盐的效能、用药方式、牙拔除和不良义齿修复等。美国口腔颌面外科协会在2007年对BRONJ进行了定义、分级并颁布其治疗指南,在2009年和2014年进对其行了更新。尽管BRONJ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但其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治疗措施也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本文就双膦酸盐及其相关性颌骨坏死的机制和治疗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魏斌孙国文
关键词:双膦酸盐发病机制
牙源性钙化囊肿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牙源性钙化囊肿(COC)临床组织病理学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对诊断为牙源性钙化囊性瘤和COC病例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组织病理学特点,治疗及随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4例患者(男性20例、女性24例),好发年龄10~30岁。上颌骨24例,下颌骨20例,主要位于颌骨前份。其中14例与牙齿相关,主要为尖牙和多生牙。影像学上40例表现为单房型透射影,4例为多房型透射影。病理分型以单纯型(30例,68.18%)和牙瘤型(11例,25.00%)多见。治疗方法,38例行囊肿刮治术,4例开窗减压术,2例颌骨节段性截骨术,经术后2年随访,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均无复发。结论:根据病理类型其治疗要点有所不同,囊肿刮治术仍是主要治疗方法,术后复发率低,预后较好。
刘梅孙国文唐恩溢张磊王铁梅林梓桐
关键词:刮治术
计算机导航技术在口腔颌面部异物取出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计算机导航技术在口腔颌面部异物取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及对手术的指导意义,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从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共收治的5例口腔颌面部异物患者。术前均行CT或CBCT扫描,将CT或CBCT扫描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导航系统,进行三维重建,用于术前规划和术中导航。观察术中导航的精确度,手术时间和患者术后反应,评价计算机导航在颌面部异物取出手术的临床效果。结果:在计算机导航的辅助下,5例患者共发现28个异物:5个玻璃碎屑,16个小弹片,7个金属碎片。其中1例金属碎片因参考架松动未能精确定位,重新固定参考架后,所有异物均精确定位并通过微创的方法成功取出。导航误差<1 mm,手术时间缩短,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计算机导航技术不但对颌面部异物精确定位,而且减少了手术时间,减轻了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增加了手术的精确度和安全性,对口腔颌面部异物取出手术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刘梅孙国文唐恩溢刘敏刘正欢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计算机导航技术
头颈部侵袭性纤维瘤病的治疗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评估头颈部侵袭性纤维瘤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对2001~2014年我科手术治疗的头颈部侵袭性纤维瘤病患者作回顾性研究。结果:根据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的诊断标准,本文共报道了9例头颈部侵袭性纤维瘤病患者,随访至今6例未见复发,3例复发。结论:头颈部结构复杂,手术操作空间有限,推荐切除安全边界为0.5~1cm。对于能够手术完整切除的病例,术后随访结果较为满意,但肿瘤复发的可能性仍存在;对于肿瘤邻近重要解剖结构无法完整切除者,推荐肿瘤部分切除结合术后放疗。远期治疗效果仍需要进一步随访、观察。
曹俊孙国文朱锋
关键词:侵袭性纤维瘤病局部扩大切除放疗
IL-17F在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 IL-17F(interleukin 17F)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33例健康对照者、25例经病理证实为白斑的患者和80例 OSCC患者的血清,用 ELISA方法检测 IL-17F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OSCC患者血清 IL-17F水平为65.1±7.2 pg/ml,显著低于健康对照者(202.2±31.5 pg/ml)和白斑患者(168.2±17.4 p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6.16,6.22,P<0.05),OSCC患者血清中IL-17F水平与TNM分期明显相关(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显示血清中 IL-17 F能够很好地区分健康人和 OSCC患者(P<0.05),其最佳临界值为37.8 pg/ml。结论 OSCC患者血清中 IL-17F的表达降低,提示其可能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
李兵傅尧符义富游丽萍刘畅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血清筛查指标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颊癌根治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颊癌根治术后缺损的效果。方法2009年3月至2016年5月收治142例颊癌患者,行肿瘤根治术后应用不同类型的股前外侧组织瓣同期修复,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2例中以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60例,股前外侧脂肪筋膜皮瓣60例,薄型股前外侧皮瓣22例,皮瓣大小为4cm×5em~14emx10cm,其中成活140例,术后发生血管危象4例,经探查及相应处理后2例完全成活,2例坏死,改以前臂皮瓣修复。术后随访3~85个月,平均37个月,颊部受区皮瓣成活良好,术后6个月患者张口度、咀嚼、吞咽、语音功能得到良好恢复,大腿供区运动功能良好,无麻木、疼痛不适。结论颊癌根治术后遗留的缺损,以不同类型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进行修复重建,颊部功能及外形恢复较为理想。
周婷孙国文卢明星文健民陈欣曹俊
关键词:游离皮瓣股前外侧皮瓣颊部
股前外侧皮瓣与前臂皮瓣修复颊癌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颊癌扩大切除后不同缺损区域采用不同游离皮瓣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03—2017-03本院收治的49例颊癌术后行颊部缺损修复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3例患者采用前臂皮瓣进行修复,26例患者采用股前外侧皮瓣进行修复治疗,对2组患者手术后临床效果及供区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前臂皮瓣组皮瓣存活率100%,其中1例静脉血栓,经抢救后成活。股前外侧皮瓣组术后皮瓣存活率92.3%,其中4例皮瓣危象,1例静脉血栓,1例血肿,经抢救均成活,2例完全坏死。随访时间为3~36个月,平均18.5个月。结论:前臂皮瓣对于前颊、唇颊缺损修复效果较好,股前外侧皮瓣适用于后颊、洞穿、累及上下颌骨缺损修复,针对不同颊部区域的缺损,选用合适的皮瓣修复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周婷孙国文文建民
关键词:前臂皮瓣股前外侧皮瓣颊癌颊部缺损
计算机导航技术在颌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计算机导航技术在颌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14例颌面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先将患者的术前CT数据导入计算机导航系统中,根据颌骨镜像原理进行术前设计及三维手术模拟,确定骨切除位置及范围。术中,根据病变部位及手术范围可将参考架置于患者前额或是下颌骨颏部。完成注册与配准,使手术视野和导航显示屏上的虚拟图像完全匹配。结果:面部的解剖结构与三维重建模型完全吻合,术中顺利完成实时导航。手术器械可实现空间定位,能够明确其与手术区域解剖结构的位置关系,手术具有高度的精确性与安全性。术后疗效的评估是通过术前计划和术后CT重建影像相融合得到的,1~3年的随访中没有发现并发症。结论:计算机导航系统在提高颌面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安全性与准确性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孙国文王毓佳韩方凯刘澍卢明星
关键词:导航系统实时导航
计算机导航技术在颞下颌关节强直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评价计算机导航技术在提高颞下颌关节强直手术的准确性及安全性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术前获取患者CT扫描数据并输入基于Windows的计算机导航工作站,通过镜面成像和差值图像融合法等进行术前手术设计.术中匹配患者和虚拟图像,通过术中导航系统实时定位手术进程并与术前设计相比较.获取患者术后CT扫描数据并与术前设计比较,分析手术效果.结果 临床应用3例颞下颌关节骨性强直患者,数据收集完整,图像质量好,足以评估手术结果.在实时导航的指引下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结论 术中导航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颞下颌关节强直的颅底骨组织切除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孙国文卢明星胡勤刚王毓佳唐恩溢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强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