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2CB955804)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2CB955804)

作品数:19 被引量:287H指数:9
相关作者:秦耀辰荣培君张丽君王铮宁晓菊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经济管理
  • 4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碳排放
  • 3篇降水
  • 2篇影响因素
  • 2篇能源
  • 2篇农业
  • 2篇情景
  • 2篇CASE_S...
  • 2篇城镇化
  • 2篇DEFORE...
  • 1篇代谢
  • 1篇低碳
  • 1篇低碳经济
  • 1篇要素生产率
  • 1篇一体化
  • 1篇中国产业结构
  • 1篇中国农业
  • 1篇中国省域
  • 1篇生产率
  • 1篇生活用能
  • 1篇生态系统

机构

  • 11篇河南大学
  • 4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河南省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郑州旅游职业...

作者

  • 9篇秦耀辰
  • 4篇荣培君
  • 3篇王铮
  • 3篇张丽君
  • 2篇鲁丰先
  • 2篇宁晓菊
  • 2篇朱永彬
  • 2篇卢鹤立
  • 2篇谢志祥
  • 2篇李旭
  • 1篇夏海斌
  • 1篇崔耀平
  • 1篇刘桂芳
  • 1篇张金萍
  • 1篇朱潜挺
  • 1篇吴静
  • 1篇王喜
  • 1篇乐群
  • 1篇李亚男
  • 1篇李亚男

传媒

  • 3篇地理学报
  • 3篇地理科学进展
  • 2篇地理研究
  • 2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经济地理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Chines...
  • 1篇Scienc...
  • 1篇Scienc...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Advanc...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60年来中国农业水热气候条件的时空变化被引量:20
2015年
根据1951-2010年中国824个气象站点逐日观测数据选取与农作物生长密切相关的农业气候指标,按照年代将各指标站点数据空间化,求取前后期数据变化差值,分析中国农业水热气候条件的时空变化;进而对农业水热气候条件进行线性拟合,分析农业气候变化倾向。研究发现:60年来全国年平均气温、0℃积温和最冷月平均气温等值线均在不同程度上向北迁移,三者在全国大部分区域表现为显著增加趋势;全国最热月平均气温分成明显的下降和上升区,显著上升区集中在东北地区、内蒙古高原与东南沿海,黄河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下降区;全国年降水量的增加趋势并没有通过显著检验。虽然对中国农业分布格局至关重要的400 mm等降水量线南段和800 mm等降水量线在整体上相对稳定,但是黄河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最热月平均气温的下降趋势和最冷月平均气温等值线尤其是0℃等值线逐渐从秦岭—淮河一带北移到黄河一线,这对中国作物的分布、耕作制度等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高温、低温与农作物生长期热量供应以及水分的复杂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将因区域差异与作物种类而变化,后续的研究可以考虑更多因素来分析农作物的适宜种植范围及区域农业对气候变化的适应。
宁晓菊秦耀辰崔耀平李旭陈友民
关键词:温度降水
IPCC_A1B情景下京杭运河21世纪中叶水资源条件时空演化被引量:1
2015年
随着京杭大运河的申遗成功,关于京杭运河的全线"活化"及复航成为关注的重点,其关键是京杭运河沿线的水资源的调配和利用.本文采用IPCC的A1B情景,模拟了中国当代(20世纪后期,1981-2000年20年均值表示)和未来时期(21世纪中叶,2041-2060年20年均值表示)的降水量时空分布及演化特征,分析了京杭运河所经流域的水资源时空演化特征.发现京杭运河自南向北所经流域,长江流域水资源量会有所下降,淮河流域、黄河流域及海河流域的水资源量将略有上升.由此可以看出,京杭运河的全线复航关键是在尽早利用淮河流域及以南的水资源北上"济运",实现黄河以北运河的复航,同时在现有南水北调工程背景下尽可能恢复"南旺分水枢纽工程"及"北五湖"的水柜功能,实现京杭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活态"保存.
夏海斌乐群
关键词:京杭运河全球变化降水量变化
REDD+集成评估模型构建与情景模拟被引量:4
2014年
减少发展中国家因毁林与森林退化导致的碳排放、保护与增强森林碳储量以及加强森林可持续管理,即REDD+,将成为未来承诺期国际社会关于林业减缓气候变化最重要的手段之一.通过REDD+的实行,在降低森林碳源和增加碳汇的同时,还能增强森林的社会和生态等多种功能和效益.本研究主要从REDD+的碳汇-生态-社会效应出发,考察REDD+机制能否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作用.研究区域设定为REDD+的热点地区——印度尼西亚研究中首先基于CA-MCE土地利用动态模型、簿记法碳循环模型和供求平衡情况下利润最大化的碳市场最优价格模型等模型簇构建REDD+集成评估模型;通过设定三种情景:当前基准情景、经济发展情景和REDD+情景,来模拟REDD+的政策效应.结果显示,和当前基准情景相比,REDD+情景可以减少6%的森林砍伐,带来约0.14 Mt CO2e的碳减排,并有效遏制研究区的水土侵蚀.与此同时,通过国际碳汇补偿机制,REDD+将带来当地农民收入的增加,帮助他们摆脱单纯依赖木材采伐和经济作物种植获取收入的方式.本研究实例可以为REDD+的实行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参考.
卢鹤立刘桂芳
关键词:碳排放情景模拟
基于自主体的全球碳交易模拟被引量:7
2012年
碳交易是未来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基于Agent建模技术,开发了一个包含中国、美国、日本、欧盟、前苏联地区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全球碳交易模拟系统,并且根据人均累积排放权均等和减排目标控制原则,设置了"丁标准"情景和"2℃目标"情景,对全球碳交易行为展开了模拟研究。研究发现:(1)随着碳排放权的逐年减少,未来碳交易价格将呈上升趋势;(2)碳交易将有助于资金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3)由于碳交易允许配额缺口区域向配额盈余区域购买碳排放权,未来发达国家的人均碳排放量仍将高于发展中国家;(4)虽然碳交易能提高全球累计拉姆齐效用,但无论从中国在未来碳市场中的收支情况,还是全球福利水平的改善程度来看,"2℃目标"情景均将优于"丁标准"情景。
朱潜挺吴静王铮
关键词:碳交易AGENT建模减排方案
中小城市家庭生活用能碳排放空间分异--以开封市为例被引量:19
2016年
利用2015年开封市居民家庭生活用能的大样本问卷调查数据,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和标准差椭圆(SDE)方法,探索城市居住区家庭生活用能碳排放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家庭生活用能碳排放存在以热点区为主的空间正相关特性,碳排放高值集聚发生在城市新建开发区和建成区向外扩张较快区域,以2000年以后新建高档商品房小区和机关事业单位家属院为主,低值集聚区则发生在建成时间长、后续开发力度小的区域,以老商品房小区和胡同社区为主;2开封市家庭电力消耗碳排放占生活用能总碳排放的67%,但人均生活用能碳排放空间格局由供暖碳排放决定,且人均供暖碳排放空间格局又由集中供暖碳排放空间格局决定,故降低集中供暖能耗、缩小居民供暖用能差异成为居民生活用能碳减排工作的重中之重;3家庭经济状况、集中供暖设施分布和城市发展的空间格局是家庭生活用能碳排放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形成的主要驱动因素。
荣培君张丽君杨群涛秦小阳秦耀辰卢鹤立
关键词:碳排放生活用能空间分异城镇化
Analysis of Finite Difference Approximations of an Optimal Control Problem in Economics
2019年
We consider an optimal control problem which serves as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several problems i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The problem is the minimization of a continuous constrained functional governed by a linear parabolic diffusion-advection equation controlled in a coefficient in advection part.The additional constraint is non-negativity of a solution of state equation.We construct and analyze several mesh schemes approximating the formulated problem using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s in space and in time.All these approximations keep the positivity of the solutions to mesh state problem,either unconditionally or under some additional constraints to mesh steps.This allows us to remove corresponding constraint from the formulation of the discrete problem to simplify its implementation.Based on theoretical estimates and numerical results,we draw conclusions about the quality of the proposed mesh schemes.
Alexander LapinShuhua ZhangSergey LapinNa Yan
A new RICEs model with the global emission reduction schemes被引量:9
2012年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fact of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this paper improves the RICE model and the MRICES model,and establishes a new integrated assessment model MRICES-2012,which takes Ramsey utility as the standard of fairness.Based on the model,schemes which meet the global emission mitigation targets as well as the interest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are simulated to assess the international fairness of emission reduction.Therefore,a new feasible scheme is proposed,which can not only reach the Copenhagen Consensus but also ensure interests of every country.Specifically speaking,the US and Japan cut emissions 80% and 70% respectively by 2050 relative to the 1990 level;the EU and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cut 80% by 2050 relative to 1990 level;high human development countries cut 50% by 2050 relative to 1990 level;all above-mentioned countries start emission reduction from 2020 and keep emission on 2050 level by 2100;China begins emission reduction from 2030 and cuts emission 15% by 2050 and 25% by 2100 relative to 2005 level;medium human development countries keep emission on 2020 level by 2100;low human development countries do not take part in reduction on emission intensity and global emission.
WANG ZhengZHANG ShuaiWU Jing
关键词:S模型全球经济一体化排放量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被引量:68
2017年
通过构建低碳经济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DEA模型和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对2000—2014年我国31个省级区域的低碳经济发展绩效进行静态和动态评价,在此基础上借助Tobit回归模型分析低碳经济发展绩效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2000—2014年我国低碳经济静态绩效发展水平不高但省际差异显著,纯技术效率得分是造成低碳经济发展绩效静态差异的主要原因;②低碳经济发展绩效不同类型区之间的集聚态势减弱,各类型区向着相互掺杂的态势发展并在空间格局上初显出"大杂居、小聚集"的分布特征;③2000—2010年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动态绩效增长明显,2010—2014年则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十余年间中国低碳经济动态绩效变化实现了主要由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推动向技术进步推动的转变;④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低碳经济发展绩效动态变化差异较大,掣肘低碳经济发展动态绩效变化的因素随研究时段、地区的变化而变化;⑤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碳排放总量始终是影响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绩效的主要原因,其它因素也影响着低碳经济发展绩效的变化。
谢志祥秦耀辰沈威荣培君
关键词:低碳经济能源消费数据包络分析全要素生产率
中国省域能源消耗碳排放安全评价被引量:14
2016年
碳排放安全评价和预测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有重要意义。根据1996-2012年统计数据,基于压力—响应模型,从经济、社会、环境3个层面构建省域能源消费碳排放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安全的时空分异,并运用GM(1,1)方法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996-2012年,中国碳排放安全综合指数在临界安全区间内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其中,压力系统指数与综合指数变化态势趋于一致,响应系统指数表现为上升趋势;多数省区处于临界安全状态,亚安全状态省区逐渐消失,安全等级差的省区出现南移现象;大部分省区压力系统恶化的同时响应系统好转;区域间碳排放安全差距逐渐缩小,高压力低响应的区域大量减少。预测发现,2020年全国大部分省区处于临界安全或以下状态,碳排放安全情况不容乐观。
荣培君杨群涛秦耀辰李旭张天宁张帅帅
关键词:碳排放安全评价时空分异
河南省城镇化发展演变与碳排放效应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城镇化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通过对河南省1978-2013年能源消耗碳排放进行测算,基于STIRPAT模型,运用岭回归方法,分析河南省城镇化对碳排放影响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河南省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总量呈不断上升趋势,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逐年下降,煤炭消耗处于主导地位但所占比重有所下降;各地市碳排放量与城镇化率趋于一致;对河南省碳排放有正向影响的因素按其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人口城镇化水平、土地城镇化水平、工业化水平、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技术水平对碳排放有负向影响,且影响程度较高.据此提出河南省低碳城镇化发展的相关建议.
荣培君秦耀辰王伟
关键词:城镇化碳排放影响因素STIRPAT模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