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0161)

作品数:6 被引量:126H指数:6
相关作者:刘庆林波周非飞胡蓉尹华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土壤
  • 3篇亚高山
  • 3篇云杉
  • 3篇云杉林
  • 3篇杉林
  • 2篇亚高山针叶林
  • 2篇针叶
  • 2篇针叶林
  • 2篇土壤呼吸
  • 2篇土壤呼吸特征
  • 2篇青藏高原
  • 2篇青藏高原东缘
  • 2篇人工云杉林
  • 2篇川西亚高山
  • 1篇地面覆盖物
  • 1篇凋落
  • 1篇凋落物
  • 1篇夜间增温
  • 1篇有机碳
  • 1篇有机碳矿化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成...
  • 6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阿坝州川西林...

作者

  • 6篇刘庆
  • 4篇林波
  • 2篇周非飞
  • 1篇孙辉
  • 1篇赵春章
  • 1篇陈智
  • 1篇卫云燕
  • 1篇胡蓉
  • 1篇尹华军
  • 1篇李维民
  • 1篇姜发艳
  • 1篇熊沛
  • 1篇徐振锋
  • 1篇余志祥
  • 1篇朱利英

传媒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林业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林窗与凋落物对人工云杉林早期更新的影响被引量:39
2011年
为阐明林窗和凋落物对云杉人工林更新的作用,在川西米亚罗人工云杉林制造林窗(40m2)。通过对林窗环境因子进行动态监测,并跟踪调查天然下种、人工播种和去凋落物播种3种方式的云杉种子萌发和幼苗存活情况,以及进行云杉凋落物水浸液对其种子萌发及根、茎生长影响的室内观察,对林窗与凋落物对云杉种子萌发和幼苗存活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林窗环境具有异质性;林窗位置以及播种方式对种子萌发和幼苗存活都有影响,天然下种(2.75株·m-2)和去凋落物播种(21.25株·m-2)均在林窗中心幼苗萌发数量最多,人工播种(10.75株·m-2)在林窗边缘种子萌发数量多;靠近林窗中心位置幼苗死亡率略低;3种播种方式以天然下种种子萌发数量最少,去凋落物播种最多。云杉凋落物水浸液对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对根和茎生长的抑制率分别是68.62%和66.39%。初步认为,林窗有利于森林更新;可采取人工播种措施促进更新;凋落物对云杉人工林更新产生不利影响。
胡蓉林波刘庆
关键词:人工云杉林林窗凋落物环境因子种子萌发
青藏高原东缘不同林龄云杉林冬季土壤呼吸特征被引量:13
2009年
采用动态密闭气室红外CO2分析法(IRGA),连续定位测定青藏高原东部4种不同恢复阶段的人工云杉林和原始云杉林在冬季(2007.11.01~2008.03.31)的土壤呼吸,用挖壕沟法同步区分土壤自养呼吸和异养呼吸,并同步测定土壤5cm温度和水分.结果表明,土壤5cm温度与冬季土壤呼吸速率具有显著的正指数相关关系,土壤含水量与冬季土壤呼吸的相关性不明显.亚高山针叶林冬季土壤呼吸温度系数Q10值为3.1803~6.5469,不同年龄阶段针叶林的Q10值大小依次为:35a人工云杉林>47a人工云杉林>65a人工云杉林>22a人工云杉林>原始云杉林.22a、35a、47a、65a人工云杉林和原始云杉林冬季土壤总呼吸碳释放通量别为200.16、196.23、166.71、228.47、261.75g(C)m-2,随着森林恢复更新,冬季土壤呼吸通量呈现出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这种变化趋势的拐点出现在47a人工林附近.温度是影响土壤自养呼吸贡献率和异养呼吸贡献率的主要因子,温度与异养呼吸贡献率成负相关.22a、35a、47a、65a人工云杉林和原始云杉林冬季土壤的自养呼吸和异养呼吸碳释放通量平均值分别为133.44、134.04、115.97、166.05、199.07g(C)m-2和66.71、62.20、50.73、62.43、62.68g(C)m-2.
周非飞林波刘庆李维民
关键词:人工云杉林土壤呼吸
青藏高原东缘亚高山针叶林人工恢复过程中的土壤呼吸特征被引量:13
2009年
采用动态密闭气室红外CO2分析法,对青藏高原东缘云杉人工林的土壤呼吸进行连续定位测定,并用挖壕沟法区分土壤自养呼吸和异养呼吸.结果表明:4种云杉林的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5cm层温度有显著的正指数关系,与土壤含水量的相关性不显著.4种云杉林土壤呼吸年通量在792.08~1070.20gC.m-2.a-1,大小依次为:天然云杉林>22年生云杉人工林>65年生云杉人工林>35年生云杉人工林,随着人工林的恢复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森林恢复过程中,人工云杉土壤自养和异养呼吸年通量均先减少后增加,在253.36~357.05gC.m-2.a-1和538.69~703.82gC.m-2.a-1范围变化.22年生、35年生、65年生云杉人工林和天然云杉林非生长季(2007-11—2008-03)和生长季(2008-04—2008-10)的Q10值分别为:4.59、6.54、4.77、3.18和4.17、4.66、3.11、2.74.除22年生云杉人工林,Q10值随云杉林的恢复更新而逐渐降低,且非生长季节Q值均明显高于生长季节.
周非飞林波刘庆
关键词:云杉林土壤呼吸
夜间增温和施氮对川西亚高山针叶林土壤有效氮和微生物特性的短期影响被引量:31
2010年
开展亚高山针叶林典型林地土壤有效氮和微生物特性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对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亚高山针叶林生态系统C、N的源/汇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红外辐射加热器模拟增温结合外施氮肥的方法,研究了川西亚高山针叶林下土壤化学特性、有效氮含量以及微生物生物量对夜间增温和施氮的短期响应。结果表明:在模拟增温试验期间(2009年4月–2010年4月),空气平均温度和5cm土壤平均温度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93和4.19℃,增温幅度分别以夏季和冬季最为显著。增温对土壤pH值、有机碳、全氮和微生物生物量无显著影响。增温在试验前期降低了土壤NH4+-N含量,增加了NO3–-N含量,其影响程度随着增温时间的延长而下降。施氮显著增加了有效氮和微生物生物量氮,降低了土壤pH值,使土壤表现出明显的酸化现象。与单独的增温和施氮处理相比,增温和施氮联合处理对林下土壤的有效氮和微生物特性有显著的交互作用,显著增加了土壤的有机碳、有效氮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并导致土壤进一步酸化。结果说明,川西亚高山针叶林的土壤有效氮和微生物特性对土壤氮素状况的变化反应敏感,而林下土壤有效氮和微生物特性对单独的温度升高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但更对增温和施氮双因素结合处理反应敏感且表现出不同的响应方式。因此,该区域在未来全球变化下的氮沉降状况及气候变化的多因素协同效应值得长期深入的探讨。
陈智尹华军卫云燕刘庆
关键词:有效氮施氮亚高山针叶林增温
岷江上游华山松林冬季土壤呼吸对模拟增温的短期响应被引量:26
2010年
冬季的土壤呼吸是生态系统呼吸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可能更为敏感。该文采用红外辐射加热器模拟土壤增温,研究了岷江上游华山松(Pinus armandii)人工林冬季的土壤呼吸、微生物生物量及无机氮库对模拟增温的响应。结果表明:在冬季(2009年11月–翌年3月),模拟增温往往能显著提高土壤呼吸速率,平均增幅达31.4%;同样模拟增温使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分别增加23.2%和22.7%,而对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没有影响,温度升高显著促进了微生物的生长,但没有改变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增温样地土壤的NO3–-N和NH4+-N浓度较对照分别增加了38.5%和12.3%,增温显著提高了土壤的可溶性无机氮含量。综上所述,该区针叶林冬季土壤呼吸、微生物生长和养分矿化对未来气候变暖非常敏感。
熊沛徐振锋林波刘庆
关键词:模拟增温无机氮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华山松林
计划烧除攀枝花苏铁林区地面覆盖物对苏铁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被引量:9
2012年
选择攀枝花苏铁林下计划烧除试验后苏铁及其根系周围土壤(0~15 cm)为对象,研究火烧对攀枝花苏铁植株生长、叶片生理和苏铁根系周围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期为区域攀枝花苏铁种群恢复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计划烧除区域苏铁成年树的株数及株高没有显著变化,新生叶片数目和幼苗株数相对未烧除区域显著增加,增幅分别达201.66%和317.7%;烧除区域苏铁植株新生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叶片碳(C)、氮(N)、磷(P)、钾(K)含量,C/N、N/P比与对照区域新生叶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只有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降低.计划烧除改变了苏铁根围土壤(0~15 cm)的理化性质,表现在烧除后的土壤含水量、pH值及总N、P、K含量显著降低;但是,火烧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TOC)、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含量,微生物量C、N含量也略有升高;这说明火烧有利于增加苏铁林下土壤养分(N)的有效性,为烧除后苏铁快速恢复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朱利英赵春章莫旭余志祥刘庆
关键词:攀枝花苏铁计划烧除植物生长土壤理化性质
川西亚高山不同阶段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矿化初步研究
人工林越来越成为全球至关重要的森林生态系统,但关于人工造林对土壤有机碳库及土壤有机碳矿化影响的研究,不同研究各不相同。本文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了川西亚高山不同恢复阶段(22、47、65年)云杉(Picea asperata...
姜发艳孙辉林波刘庆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碳矿化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