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60332)

作品数:13 被引量:142H指数:8
相关作者:马富成冷晓玲黄国福贺玲李慧敏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新疆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医科大学科研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乳腺
  • 10篇超声
  • 7篇造影
  • 7篇超声造影
  • 6篇乳腺肿
  • 5篇乳腺癌
  • 5篇乳腺肿瘤
  • 5篇肿瘤
  • 5篇腺癌
  • 5篇腺肿瘤
  • 4篇超声检查
  • 3篇病理
  • 3篇病灶
  • 3篇成像
  • 2篇弹性成像
  • 2篇肿块
  • 2篇微气泡
  • 2篇病理参数
  • 2篇病灶大小
  • 1篇新辅助化疗

机构

  • 11篇新疆医科大学...
  • 4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马富成
  • 7篇冷晓玲
  • 3篇黄国福
  • 2篇李明慧
  • 2篇李慧敏
  • 2篇贺玲
  • 2篇耿怡
  • 1篇热西达·加帕...
  • 1篇李玲玲
  • 1篇李丁
  • 1篇王岩
  • 1篇白靖平
  • 1篇朱琳
  • 1篇谢婷婷
  • 1篇张欣
  • 1篇王晓萌

传媒

  • 5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中华超声影像...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年份

  • 4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实时三维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研究与进展被引量:6
2014年
近几年,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正确诊断对临床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三维超声成像已成为诊断乳腺癌的重要方法。本文就乳腺三维超声成像技术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葛妍马富成
关键词:超声检查乳腺肿瘤
乳腺癌肿瘤微环境的超声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5年
随着对乳腺癌研究的深入,发现在它的侵袭转移过程中肿瘤微环境起了一定的作用。微环境的稳态是肿瘤发生和侵袭过程中需要克服的第一道屏障。肿瘤微环境对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超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乳腺超声所能提供的诊断信息越来越丰富,尤其是对于乳腺癌肿瘤微环境的评估及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肿瘤定性判断、周边浸润范围的评估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冷晓玲马富成
关键词:乳腺肿瘤
乳腺癌超声声像图表现结合免疫组织化学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超声声像图表现结合免疫组织化学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8例病理确诊单发肿块的乳腺癌患者为样本,以乳腺癌超声声像图征象、术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为自变量,术后腋窝淋巴结状态为因变量,采用二分类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48例乳腺癌超声图像的直接征象中形态不规则、呈小分叶、肿块内部回声不均匀、血流分级Ⅱ~Ⅲ级、RI≥0.7出现频率较高,出现率>50%。超声图像的间接征象中48例乳腺肿块有高回声晕、浅筋膜模糊或中断、Cooper 韧带模糊或中断、淋巴结最大皮质厚度≥3 mm、淋巴结血流表现为无或门型在肿块中的出现率较高,出现率>50%;(2)48例乳腺癌肿块内微血管密度(MVD)计数为(35.69±126.47)个/视野,腋窝淋巴结转组的 MVD 计数为(92.30±13.20)个/视野,腋窝淋巴结未转移组的 MVD 计数为(56.90±8.84)个/视野,腋窝淋巴结转组的 MVD 计数明显高于腋窝淋巴结未转移组的MVD 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乳腺癌肿瘤血流分级0~Ⅰ级 MVD 计数为(51.46±6.52)个/视野,Ⅱ~Ⅲ级 MVD 计数为(95.16±11.28)个/视野,Ⅱ~Ⅲ级 MVD 计数显著高于0~Ⅰ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二分类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乳腺肿块的血流分级Ⅱ~Ⅲ级、腋窝淋巴结的最大皮质厚度≥3 mm 及肿块 MVD (P <0.05)是乳腺癌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OR 值分别为33.445、46.964、96.879。结论乳腺癌超声征象中的原发灶血流Ⅱ~Ⅲ级、腋窝淋巴结最大皮质厚度≥3 mm 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MVD值与乳腺癌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关系极为密切,对乳腺癌的临床诊疗方法选择具有重要价值。
谢婷婷李玲玲马富成
关键词:乳腺癌超声检查免疫组织化学腋窝淋巴结转移
超声造影及微血管成像技术在乳腺病灶内血管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及微血管成像技术在乳腺病灶内血管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Sono Vue(声诺维,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超声造影及微血管成像技术分别对72例(80个肿块)乳腺病灶进行检查,并分别记录病灶内血管的直径、数目,并与术后病理结果相结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微血管成像技术与超声造影对乳腺增生症血管数目的分析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者对纤维腺瘤及恶性肿瘤的分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血管成像技术与超声造影对乳腺恶性肿瘤血管最大直径的分析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种检查方法对纤维腺瘤及乳腺增生症的分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血管成像技术与超声造影对乳腺良、恶性病灶内血管数目、血管最大直径分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与微血管成像技术对乳腺病灶内血管的数目及血管最大直径的良恶性鉴别均有诊断价值。
李慧敏李明慧贺玲马富成
关键词:超声造影声诺维
超声造影对乳腺BI-RADS4B级肿块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对乳腺BI-RADS4B级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常规超声检查后诊断为BI-RADS4B级的60例女性患者(共65个肿块,其中恶性44个,良性21个)进行超声造影检查,术后均行病理证实,比较良恶性肿块的超声造影显像特征及其不同区域的血流灌注参数特征。结果良性组和恶性组在增强顺序、造影模式、造影后范围有无显著增大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内部造影剂分布、周边穿入或扭曲血管、充盈缺损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边缘带的峰值强度明显高于良性组,恶性组边缘的峰值强度、曲线下面积、消除斜率高于其癌旁正常组织,而平均渡越时间、达峰时间低于其癌旁正常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边缘带的峰值强度、曲线下面积、消除斜率高于其内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平均渡越时间、达峰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边缘带峰值强度、曲线下面积、消除斜率、平均渡越时间、达峰时间与其内部及其癌旁正常组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对BI-RADS4B级恶、良性肿块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3.18%(41/44)和76.19%(16/21)。结论使用超声造影对BI-RADS4B级肿块可以进一步良恶性鉴别,可以提高BI-RADS4B级肿块诊断准确率。
左文思冷晓玲马富成
关键词:超声造影恶性
乳腺癌不同病灶大小、病理类型及组织学分级的超声造影差异被引量:25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病灶大小、病理类型及组织学分级的乳腺癌超声造影特点是否有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113例乳腺癌患者119个病灶的超声造影灌注模式,分析所有病例病变区域的超声造影增强特点及模式,包括增强范围是否大于二维超声显示、增强强度、造影剂分布情况、造影剂进入肿瘤顺序、造影模式、是否有穿支血管、是否有灌注缺损等指标,术后收集乳腺癌大小、病理类型并分析组织学分级,分析其超声造影特征与病灶大小、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的关系。结果:≤2 cm的乳腺癌更倾向于低增强或等增强,无灌注缺损及穿支血管;>2 cm的乳腺癌倾向于高增强、存在灌注缺损及穿支血管等造影特征(P<0.05)。但超声造影增强范围是否大于二维超声、造影剂分布特点、造影剂进入肿瘤的顺序、造影模式的差异与病灶大小无关(P>0.05)。乳腺癌组织学分级Ⅲ级肿块出现造影后高增强、周边增强、速升缓降的比率高于组织学Ⅰ、Ⅱ级肿块(P<0.05),而超声造影的增强范围、造影剂进入肿瘤的顺序、是否有灌注缺损、是否有穿支血管在乳腺癌不同组织学分级间无差异(P>0.05)。结论:病灶大小和组织学分级对超声造影特征的影响要强于肿瘤病理类型,乳腺癌超声造影的表现与肿瘤大小及组织学分级的变化密切相关,乳腺癌的超声造影特点对组织学分级有一定提示作用。
冷晓玲黄国福马富成
关键词:乳腺肿瘤超声检查
新疆某三甲肿瘤医院乳腺癌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住院费用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以乳腺癌住院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收集乳腺癌患者的一般情况、平均住院天数、住院次数、住院费用等信息。对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及住院费用构成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对可能影响住院费用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9.76±12.12)岁,41-60岁年龄组病人最多,占59%。住院费用构成中,药品费占总费用的比例最高,为65%,其次为治疗费(14%)和检查费(7%)。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龄、住院次数、平均住院天数、治疗方案与患者的住院费用密切相关,有统计学差异(P<0.05)。将这些因素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住院次数、平均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密切相关,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合理缩短住院天数,减少药品费用是控制乳腺癌病人住院费用的有效途径。发展乳腺癌早期筛查,早发现早治疗,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可降低住院费用。
张欣王岩朱琳马富成李丁王晓萌白靖平
关键词:住院费用乳腺癌影响因素
乳腺癌超声造影充盈缺损与造影特征、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超声造影有无充盈缺损与超声造影及临床病理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可疑乳腺病灶行超声造影,回顾性分析119例有病理结果的乳腺癌的造影情况,观察增强效果、造影剂分布、造影剂进入肿瘤顺序、造影模式、穿支血管、有无充盈缺损及血流分级,并收集临床病理资料,包括肿块大小、临床分期、组织性分级及有无病理微钙化。以有无灌注缺损作为分组因素,其中无灌注缺损82例,有灌注缺损37例,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灌注缺损情况与超声造影、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超声造影分布、造影剂进入肿瘤的顺序及组织学分级与超声造影有无充盈缺损关系密切(X^2=19.5050、21.1210、10.3640,OR=6.977、0.261、2.509,P均〈O.05)。多因素分析提示肿瘤大小与超声造影有无充盈缺损关系密切(OR=1.692,Pd0.05)。临床分期、是否有穿人性血流信号在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在多因素分析中被剔除。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显示造影模式、增强效果、血流分级、病理微钙化的显示与超声造影有无充盈缺损无关联。结论超声造影出现充盈缺损与超声造影良恶性诊断的相关因素并不完全一致。超声造影显示充盈缺损的乳腺癌更倾向于肿块较大,造影剂分布呈周边增强,造影剂进入肿瘤的顺序多呈向心性充填及更高的组织学分级。
冷晓玲黄国福马富成
关键词:微气泡乳腺肿瘤充盈缺损
三维容积超声在小乳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根据小乳癌在二维和三维容积超声中表现出的多项声像图特征的不同,分析三维容积超声用于诊断小乳癌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39例患者的小肿块(≤2cm)共计160枚,对肿块行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分析6项二维超声图像特征及10项三维容积超声图像特征及两种检查方法的血流分级情况,对肿块良、恶性做出判断,并与术后或穿刺后的病理结果进行对比,计算出二维超声、三维容积超声对小肿块良、恶性诊断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及两种检查方法的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探讨三维容积超声在小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病理诊断160枚乳腺小肿块,恶性92枚,良性68枚。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得出:二维超声对小乳癌的灵敏度75%,特异度为79.4%,符合率为76.9%,一致性检验后卡方值为2.18,P值为0.139,Kappa值为0.535(0.404~0.665);三维容积超声对小乳癌的诊断灵敏度为89.1%,特异度为88.2%,符合率为88.8%,一致性检验后卡方值为0.22,P值为0.639,Kappa值为0.771(0.671~0.870)。二维超声、三维超声对小乳癌的诊断存在差异(P<0.05)。良、恶性肿块在二维与三维检查中的特征各不相同,其中二维声像中恶性特征的显示率低于三维声像,而三维冠状面上汇聚征诊断恶性的灵敏度为82.4%,特异度为85.9%,成角毛刺征诊断恶性的灵敏度为92.6%,特异度为75%,完整界面回声诊断良性的灵敏度为95.6%,特异度为77.2%。结论在二维超声的基础上加做三维容积超声,小乳癌的诊断更加准确。采用三维容积超声对小乳癌的诊断结果和病理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与二维超声相比,三维容积超声对小乳癌能提供更多的声像图特征,对良、恶性肿块的鉴别更加精准。
热西达·加帕尔马富成耿怡冷晓玲
关键词:早发性病理参数预后差弹性成像侵袭性
双模态超声在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分析双模态超声在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单发乳腺癌女性患者42例,在新辅助化疗前、后行常规超声、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检查(即双模态超声),全部化疗周期结束后行手术取得病理结果,采用Miller and Payne病理反应分级标准评估新辅助化疗疗效,将术后病理切片与治疗前活检病理切片相对比,癌细胞减少≤30%定义为无效,癌细胞减少>30%或者无浸润性癌成分定义为有效。结果有效组24例,无效组18例,以病理学评估结果为金标准做一致性检验,得到常规超声的Kappa值为0.507,双模态超声的Kappa值为0.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前、后病灶的达峰时间(TTP)、平均增强时间(MT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病灶的峰值强度(PI)和曲线下面积(AUC)均低于化疗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与无效组间病灶的峰值强度变化率、曲线下面积变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构建ROC曲线,得到最佳诊断界值为0.379,可在最大程度上区分化疗的有效和无效。结论双模态超声可较准确地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同时超声造影参数具有一定的评估疗效的价值。
耿怡马富成热西达.加帕尔冷晓玲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