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0164)

作品数:4 被引量:84H指数:4
相关作者:房全孝王建林于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青岛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作物
  • 2篇水分
  • 2篇土壤
  • 2篇华北平原
  • 1篇玉米
  • 1篇蒸散
  • 1篇蒸散量
  • 1篇熟制
  • 1篇水分动态
  • 1篇水分胁迫
  • 1篇水分胁迫指数
  • 1篇水质
  • 1篇水质模型
  • 1篇土壤水
  • 1篇土壤水分
  • 1篇土壤水分动态
  • 1篇土壤质量
  • 1篇土壤质量评价
  • 1篇农田
  • 1篇农田土壤

机构

  • 4篇青岛农业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4篇房全孝
  • 2篇王建林
  • 1篇于强

传媒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土壤质量评价工具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0
2013年
土壤质量评价是土壤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综述了国外主要土壤质量评价工具的基本结构、优缺点以及应用现状,旨在为我国农业土壤质量评价提供支持。结果表明土壤质量评价工具从简单的土壤质量卡到与生态模型结合的复杂评价工具在适应性、敏感性以及准确性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土壤评价目的不同应选择合理的评价工具,其中土壤质量卡和土壤质量检测盒在生产中应用较广泛,而土壤状况指数和土壤管理评价工具在研究中应用较多。土壤质量评价工具应用研究中评价指标的筛选与量化是重点和难点,其中土壤物理和化学指标应用较多,而对管理措施反应敏感的土壤生物学指标(如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量化研究较少。针对土壤质量评价(工具)的复杂性(适应性),通过结合土壤功能传输方程和农业系统模型扩展土壤质量最小数据集是改善土壤质量评价的重要途径。
房全孝
关键词:评价指标土壤质量评价
利用RZWQM-CERES模拟华北平原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及其对作物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8
2009年
农业系统模型是农业生产多元目标优化管理的重要工具,但由于系统模型过程复杂,参数众多,校正和验证工作一直是模型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利用RZWQM(Root Zone Water Quality Model)与CERES(Crop Environment Resource Synthesis)的结合模型RZWQM-CERES模拟土壤水分及作物产量进行了参数优化和验证,结果表明,RZWQM-CERES在禹城站和栾城站模拟不同灌溉处理土壤贮水量与测定值呈相似的变化趋势,均方根差(RMSE)分别为2.38~2.70cm及3.49~3.73cm;作物产量模拟结果与实测值对土壤水分的响应趋势一致(R2=0.83***,n=22),其中在禹城站模拟小麦和玉米产量的RMSE分别为550kghm?2和580kghm-2,栾城站模拟小麦产量的RMSE为670kghm-2。以上结果表明RZWQM-CERES可作为华北平原模拟和分析土壤水分对作物产量影响的有效工具。本文初步建立了一套适合华北平原作物生产的模型参数,为利用RZWQM-CERES建立农田水分优化调控策略奠定了基础,并探讨了模型评价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房全孝于强王建林
关键词:华北平原模型参数土壤水分作物产量
根系水质模型中土壤与作物参数优化及其不确定性评价被引量:24
2012年
农业系统模型参数优化存在很高的不确定性,是模型应用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该研究利用自动优化程序PEST(parameter estimation software)对根系水质模型(root zone water quality model,RZWQM)中土壤参数(土壤水力学参数和根系生长参数)和作物遗传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PEST优化模拟结果明显优于传统试错法的校正结果,且具有较高的参数优化效率。模型参数优化不确定性评价表明校正数据和参数初始值的选择、土壤水力学参数估算方法、不同类型参数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优化目标方程(误差来源计算)都明显影响模型模拟结果。以上过程中土壤水力学参数优化值差异较小,但其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却明显不同。通过以上评价分析提高了RZWQM相关参数优化结果的可靠性及其模拟功能,降低了模型参数优化的不确定性,为PEST优化其他模型参数提供了重要支持。
房全孝
关键词:不确定性PEST
华北平原小麦-玉米两熟制节水潜力与灌溉对策被引量:26
2011年
利用详细校正的农业系统模型可以综合土壤、气候及作物等因素综合评价节水灌溉制度,为农田水分优化调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该文利用根系水质模型(RZWQM-CERES)模拟分析了华北平原2个代表性站点(禹城和栾城)小麦-玉米两熟制下作物产量、农田蒸散和灌溉需水量多年的变化特征(1961-1999),结果表明栾城站小麦季农田最大蒸散量与灌溉需水量多年平均分别为632和496mm,明显高于禹城站,而玉米季最大蒸散量相近,分别为395和384mm。2个站点灌溉需水量都集中在小麦季(3-5月),但在栾城站播种期(6、10月)灌溉需水量较高。由于2站点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差异,作物产量对水分胁迫的响应特征明显不同,在获得相似目标产量时,禹城站灌溉需水量低于栾城站。以作物水分胁迫指数为基础的节水灌溉制度模拟评价表明2个站点冬小麦水分敏感期为孕穗期,但播前灌溉的产量效应差异明显。综合以上结果初步建立了2个站点高效用水和环境友好型的节水灌溉策略。
房全孝王建林于舜章
关键词:蒸散量作物水分胁迫指数节水潜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