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12JK0198)

作品数:8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阮云志卢黎歌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哲学宗教
  • 2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邓小平
  • 2篇中华民族
  • 2篇中华民族精神
  • 2篇主义
  • 2篇马克思主义
  • 2篇民族
  • 2篇民族精神
  • 1篇当代中国马克...
  • 1篇当代中国马克...
  • 1篇道德
  • 1篇道德宣传
  • 1篇学术
  • 1篇学术道德
  • 1篇演义
  • 1篇政治
  • 1篇政治服务
  • 1篇中国马克思主...
  • 1篇中国马克思主...
  • 1篇中国特色社会...
  • 1篇中国特色社会...

机构

  • 8篇陕西科技大学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8篇阮云志
  • 3篇卢黎歌

传媒

  • 1篇科技管理研究
  • 1篇理论月刊
  • 1篇宁夏党校学报
  • 1篇河北青年管理...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 1篇传承
  • 1篇牡丹江大学学...

年份

  • 5篇2013
  • 3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三国演义》之人才思想三论
2013年
从求才、纳才和用才三个方面简要论《三国演义》所蕴含的人才思想述。求才包括求才意识、选才标准和求才方式;纳才主要为接纳自荐之才、举荐之才、来降之才,接纳人才本身和宽容人才瑕疵、人才善言等;从正向使用和反向使用阐述两种人才使用基本方式。
阮云志
关键词:三国演义
邓小平领导权威思想初探——基于大众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视角被引量:1
2013年
"领导"就是"组织起来",之所以能够"组织起来",是因为存在领导权威,但是领导权威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形成的。基于大众思想政治教育(即对不特定多数人的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从对敌、对党员干部领导权威形成的途径、对人民群众领导权威形成的方法等领导权威的形成问题和中央领导权威、中央与地方关系、党员与党的关系、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等领导权威主体与载体问题两个方面,初步探讨邓小平领导权威的有关思想。
阮云志
关键词:邓小平
中华民族精神特点论
2012年
中华民族精神,一方面作为一种民族精神具有传承性与创新性、精神性和物质性等一切民族精神的共性特点,另一方面作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又具有统一性与多样性、理想性与现实性、民族性与开放性等个性特点。
阮云志
关键词:中华民族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共时性研究述评
2012年
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进展情况,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阮云志卢黎歌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发展观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述评被引量:3
2013年
文章从"什么是"和"如何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两个方面,简要述评了国内学界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现状。"什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主要阐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与比较;"如何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主要阐述包括历史经验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有关理论、机制、路径、介体、原则和方法等。
阮云志卢黎歌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论中华民族精神的政治服务功能
2012年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形成的基本条件之一,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华民族精神之所以具有如此重要作用,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具有激励功能、凝聚功能、意识形态功能、团结统一功能和政治变革功能等多方面的政治服务功能。
阮云志
关键词:中华民族精神政治服务
邓小平国际大众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
2013年
大众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针对不特定多数人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国际大众思想政治教育即是指一定阶级统治的民族国家及其成员对本国之外的本阶级和其它阶级不特定多数人的思想政治教育。邓小平国际大众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大概分为对称式的三组,一是正面和反面类,包括衷心致谢法、期待教育法、直言批评法、立场表明法和信心展示法,二是直接和间接类,如讲演教育法和他者转告法,三是理性和感性类,如说理教育法和事实教育法。
阮云志
关键词:邓小平
中外学术道德宣传教育实践模式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学术道德失范事后惩治不如事先进行学术道德教育。在中外学术道德建设史研究的基础上,首先论述对不特定多数人的学术道德宣传教育模式,包括图书教育模式、公开通报模式、学术期刊自曝模式、新闻媒体曝光模式和学术参考资料首页公告模式;其次阐明对特定多数人的学术道德宣传教育模式,包括"入学"集中教育模式、课程教育模式、科研团队负责人教育模式和宣讲报告会模式;最后论述对具体个人的学术道德宣传教育模式,包括对学术道德失范者或嫌疑者、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倾向者和未接受集体学术道德宣传教育的"入学"者三大类教育模式。
阮云志卢黎歌
关键词:学术道德教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