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013SJB820013)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毕少斌刘宏宇曾哲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审计大学南京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篇哲学思想
  • 1篇少数民族习惯
  • 1篇少数民族习惯...
  • 1篇审计
  • 1篇审计对象
  • 1篇审计机关
  • 1篇契合
  • 1篇权益
  • 1篇权益保护
  • 1篇习惯法
  • 1篇宪法
  • 1篇宪法学
  • 1篇民国
  • 1篇民族习惯
  • 1篇民族习惯法
  • 1篇穆勒
  • 1篇家法
  • 1篇功利
  • 1篇国家法
  • 1篇合法

机构

  • 3篇南京大学
  • 3篇南京审计大学
  • 1篇西南政法大学

作者

  • 3篇毕少斌
  • 1篇刘宏宇
  • 1篇曾哲

传媒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理论与改革
  • 1篇贵州民族研究
  • 1篇金陵法律评论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我国审计对象合法权益保护模式的构建研究
2015年
审计对象合法权益的切实保护关涉到我国审计体制的改革,关系到国民经济的科学发展,事关重大,而我国的审计理念、审计监督、审计组织、审计风险预防与审计人员素质、审计法律规范五大主要审计制度设计直接制约了我国审计的法治化水平。完善这几方面制度的构建,以图充分尊重和保护审计对象的合法权益,实现依法审计。
毕少斌曾哲
关键词:审计机关审计对象合法权益保护
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的融合及现代转型被引量:9
2015年
少数民族习惯法是少数民族群众所信守、约定俗成的,用于调整个人、部落间的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规范,保护群众合法权益的有效工具,成为少数民族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少数民族习惯法发展到今天,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法治国家战略的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的持续深入,少数民族习惯法的某些规范和国家法存在不一致的地方。因此,加快两者的融合与现代转型,成为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是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法治建设的有效探索。
刘宏宇
关键词:少数民族习惯法国家法
法治中国实践与穆勒法哲学思想的契合
2015年
穆勒是19世纪最有使命感的自由主义、功利主义思想家,同时也是为最大多数人谋幸福而奋斗的实践家。穆勒关于自由权利的论述、最大多数幸福的功利主义定义、政府治理理论以及政治经济学思想与当下法治中国建设有很多契合之处。伟大思想指导伟大实践,法治中国建设方兴未艾,既需要法治实践创新,也需要法治思想传承。尝试从穆勒的代表作中探求其法治思想脉络并寻求对法治中国建设的启示。
毕少斌
关键词:法治中国穆勒法哲学功利
从梁漱溟村治理论看村治建设之路——以民国村治“七难解”为线索被引量:2
2013年
村治建设是当前城镇化进程中亟需关注的问题,村民自治的路径选择关乎我国村治的成效,关乎广大农民当家作主和各项民主权利的实现。为了能更好地探索我国的村民自治的路,我们想以当年梁漱溟及其村治理论虽饱受争议和病诟,但至今仍不失其理论创新的光辉。梁漱溟提出的村治"七难题"为线索,从宪法学视角对民国初期所兴起的乡村自治运动进行分析,以求探索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村治建设之路。
毕少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