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研专项基金(2004KY-01)

作品数:2 被引量:93H指数:2
相关作者:胡春宏董占地刘大滨陈建国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研专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篇下游河道
  • 2篇黄河
  • 2篇黄河下游
  • 2篇黄河下游河道
  • 2篇河道
  • 1篇造床流量
  • 1篇排沙
  • 1篇排沙比
  • 1篇平滩流量

机构

  • 2篇中国水利水电...

作者

  • 2篇陈建国
  • 2篇刘大滨
  • 2篇董占地
  • 2篇胡春宏

传媒

  • 1篇水利学报
  • 1篇泥沙研究

年份

  • 2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黄河下游河道平滩流量与造床流量的变化过程研究被引量:51
2006年
采用黄河下游各水文站1950-2003年实测资料,系统分析了过去50多年间黄河下游平滩流量和造床流量的变化过程及其与花园口来水量的响应关系,分析表明在过去50多年间黄河下游平滩流量和造床流量总体上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其数值随花园口来水量的丰枯而变化,花园口来水量大,造床流量就大,造床能力就强,塑造的主河槽的平滩流量也大。文中给出了平滩流量与造床流量的响应关系,通过造床流量和平滩流量的比较,指出黄河下游造床流量小于平滩流量,过去50多年间水流塑造河床的能力小于主河槽当时的过流能力,黄河下游主河槽萎缩是河道演变响应来水变化的必然结果。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通过小浪底水库调整进入下游的来水过程,增大河道的造床流量,进而增大河道的过洪能力是治理河道萎缩的重要措施之一。
陈建国胡春宏董占地刘大滨
关键词:黄河下游河道平滩流量造床流量
水沙变异条件下黄河下游河道横断面形态特征研究被引量:48
2006年
通过对黄河下游各水文站1950~2003年实测资料的分析,探讨了过去50多年间黄河下游河道横断面形态变化过程及其与来水量的响应关系。分析得出,过去50多年间,黄河下游河道主河槽发生了明显的淤积萎缩,游荡性河段的萎缩程度大于弯曲性河段,平滩面积呈明显减小的趋势,宽深比有增大的趋势,但各河段河型没有发生转化;平滩面积随年来水量和当年最大洪峰流量的增加而增大,宽深比随来沙系数的增加而增大。由黄河下游排沙比与来水来沙的关系分析表明,黄河下游花园口-利津河段不淤积的花园口临界年均来沙系数约为0.012,临界年平均流量约为1850m^3/s。综合分析认为,在目前下游河道来水偏枯的条件下,下游河道的平滩流量不宜也不可能太大,从维持中水河槽和满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考虑,在花园口年米水量为200—250亿m^3时,花园口控制洪峰流量在4000m^3/s左右、年均来沙系数不大于0.012的来水来沙过程比较合适。
胡春宏陈建国刘大滨董占地
关键词:黄河下游排沙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