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00371)

作品数:12 被引量:53H指数:5
相关作者:郑元义王志刚冉海涛牛诚诚孙阳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超声
  • 3篇微气泡
  • 3篇按摩
  • 2篇琥珀
  • 2篇琥珀酸
  • 2篇琥珀酸脱氢酶
  • 2篇微球
  • 2篇股四头
  • 2篇股四头肌
  • 2篇分子
  • 2篇高分子
  • 2篇高分子微球
  • 2篇ATP酶
  • 2篇超声检查
  • 2篇超顺磁性氧化...
  • 1篇胆碱
  • 1篇等基因
  • 1篇多柔比星
  • 1篇氧化铁
  • 1篇液态氟碳

机构

  • 12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郑元义
  • 8篇王志刚
  • 6篇冉海涛
  • 3篇牛诚诚
  • 3篇游玉芳
  • 3篇宋卫香
  • 3篇孙阳
  • 2篇侯懿烜
  • 2篇唐成林
  • 1篇朱晓娥
  • 1篇郭大静
  • 1篇周洋
  • 1篇张辉
  • 1篇骆杰
  • 1篇唐黎之
  • 1篇王红红
  • 1篇王琦
  • 1篇刘仁建
  • 1篇张花
  • 1篇沈红霞

传媒

  • 5篇中华超声影像...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激光生物学报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年份

  • 1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载超顺磁性氧化铁和DiI荧光高分子微球巨噬细胞MR成像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制备载超顺磁氧化铁(SPIO)纳米粒和DiI荧光高分子微球(DiI-SPIO-PLGA),探讨其作为MRI对比剂体外巨噬细胞成像的效果和作为荧光示踪剂体外示踪巨噬细胞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双乳化法制备DiI-SPIO-PLGA微球,并检测其理化性质。培养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与DiI-SPIO-PLGA微球共孵育12 h后行普鲁士蓝染色和荧光显微镜观察,将吞噬了微球的细胞和空白细胞分别重悬于0.5 ml 1%琼脂糖Eppendof管中,行MR扫描。结果所得样品为外壳装载SPIO颗粒和DiI荧光的微球,粒径(868.00±68.73)nm。普鲁士蓝染色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细胞内都有蓝染颗粒分布,部分区域聚集成堆;倒置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内有大量红色微球。MRI显示吞噬了DiI-SPIO-PLGA微球的实验组管内信号显著降低,管内信号值/背景信号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DiI-SPIO-PLGA微球能有效加强MR成像效果,荧光信号强烈,可同时作为MRI阴性对比剂和荧光示踪剂。
牛诚诚郑元义鄢雄郭大静赵建农冉海涛王志刚
关键词:超顺磁性氧化铁荧光标记高分子微球
携Herceptin靶向高分子造影剂的制备及体外寻靶能力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制备一种携Herceptin的靶向高分子造影剂,并研究其体外寻靶能力.方法 通过双乳化法制备出高分子PLGA-COOH造影剂,采用碳二亚胺法将高分子PLGA-COOH造影剂与Herceptin相连制备出靶向高分子造影剂,检测其一般性质,然后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其与抗体的连接情况,用光镜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与细胞的结合能力,并与普通高分子造影剂做比较.结果 靶向高分子造影剂的粒径范围为466.8~857.6 nm,平均粒径为(662.2±69.7)nm,有85.9%的微球粒径落于该范围内,通过免疫荧光法可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许多绿色点状荧光,体外寻靶能力实验显示靶向高分子造影剂能与乳腺癌细胞较好的结合.结论 成功制备出的携Herceptin的靶向高分子造影剂在体外与人乳腺癌细胞有较好的结合能力.
骆杰王志刚张群霞钟世根张辉郑元义
关键词:微气泡赫赛汀
甲状腺癌中BRAF、RET、MEN1、FOXE1等基因相关SNP位点的筛选及临床价值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TC)BRAF、RET、MEN1、FOXE1等14个基因的80个SNP突变位点,探讨TC的发病机制及潜在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干预价值。方法根据2011年12月前更新的纳入标准,纳入文献77篇,筛选出14个基因共80个高信息量的SNP位点。采集8例乳头状甲状腺癌(PTC)、2例滤泡状甲状腺癌(FTC)、1例未分化癌(pDTC),共11例肿瘤组织样本,分别取肿瘤组织、瘤旁组织,以及甲状腺良性肿瘤(TA)组织标本22例。采用DNA纯化试剂盒提取组织DNA,80个SNP位点采用Sequenom Mass ARRAY?相对分子质量阵列技术进行序列分析,并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χ2检验分析结果。结果 (1)选择14个基因的80个位点,除了BRAF的rs1733832位点在样本中未检出,其余79个位点在TC、TC癌旁组织及TA中都有表达;(2)MEN1基因的rs669976位点和FOXE1基因的rs965513位点的突变在TC和TA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TP53基因的rs722494在TC及TC癌旁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0个SNP位点在PTC中有47.5%的位点出现融合型,2.5%的位点出现缺失;在FTC中,有7.5%的位点出现融合型,1.25%的位点出现缺失。结论 TC相关14个基因对TC的发生、发展及良恶性鉴别起到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对TC复发/转移、失分化的诊断、治疗、预防干预及分子靶向抑制剂的应用提供了研究的方向和潜在的临床诊断、治疗价值。
朱晓娥袁耿彪范永增冉海涛郑元义王志刚
关键词:基因分型
BI—RADS3级乳腺病变的回顾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遵循美国放射协会制定的乳腺影像学报告和数据系统(ACR BI-RADs)对乳腺病变的分级标准,观察分为3级病变组中满足此标准的例数,同时评价几种临床因素对BI—RADS分级的影响。方法对超声检查最初分为BI—RADS3级病变的487例乳腺肿块患者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分析。总结最初的超声表现,且对几种临床中可能影响乳腺病变分级的因素,包括患者年龄、病灶的多发性、是否可以扪及、超声医生的经验以及病灶的大小进行评价。结果487例病例中,479例(98.36%)为良性,8例(1.64%)为恶性。203例(41.68%)(包括8例恶性病灶)经回顾分析,按BI—RADS分级标准再评估为4级。如在最初超声检查分析时,严格按照分级标准,活检阳性率仅3.94%(8/203),而96.06%(195/203)不需要进行活检。年龄40岁以上和病灶多发性再评估为4级的频率更高(分别P=0.008,P=0.006)。而病灶是否可以扪及、病灶大小及医生的经验对再评估结果影响的差异则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病灶的多发性和年龄对于分为3级病变再分级有明显的影响。
唐黎之王志刚冉海涛郑元义
关键词:超声检查乳腺疾病
载苏丹黑高分子超声造影剂增强兔淋巴结显影的实验研究
2012年
目的制备一种载染料苏丹黑的聚乳酸羟基乙酸高分子超声造影剂(SB-PLGA),研究其增强兔肿瘤淋巴结显像的效果及作为前哨淋巴结(SLN)活检指示剂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采用双乳化法和冷冻干燥法制备载苏丹黑的高分子超声造影剂。建立兔大腿皮下VX2肿瘤淋巴结模型8只,经足垫皮下注射造影剂,超声造影显像胭窝肿瘤前哨淋巴结及第二站腹股沟淋巴结,观察其造影增强情况。分别于30min后行胴窝淋巴结清扫切除蓝染的淋巴结,观察第一站胭窝淋巴结及第二站腹股沟淋巴结的染色情况,并行冰冻切片HE染色。结果SB-PLGA超声造影剂形态规则,粒径分布均匀;超声造影可明显增强肿瘤淋巴结显像,而第二站淋巴结显像不明显;胭窝淋巴结清扫术中可见淋巴结染色效果好,30min后,冰冻切片HE染色可见淋巴结内造影剂存在于淋巴窦内,并有大量进入巨噬细胞;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均未见第二站淋巴结蓝染。结论SB-PLGA超声造影剂是一种良好的肿瘤淋巴结显影剂和指示剂。淋巴结内巨噬细胞吞噬造影剂后导致造影剂在淋巴结内滞留和聚集可能与其增强淋巴结显影的机制有关。
牛诚诚郑元义王志刚冉海涛孙阳宋卫香游玉芳
关键词:超声检查微气泡淋巴结
载超顺磁性氧化铁和阿霉素多功能高分子微泡的制备和体外显影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制备一种载超顺磁性氧化铁和化疗药物阿霉素的多功能高分子微泡(MPMBs),探讨其体外超声和磁共振显像效果。方法采用双乳化法和冷冻干燥法制备MPMBs和普通高分子微泡(PMBs),检测前者的一般性质及其包封率和载药量,观察其体外释药特性以及超声和磁共振的显像效果。结果MPMBs形态规则,粒径分布较均匀,包封率为(60.20±2.69)%,载药量为(6.02±0.27)%;体外释药实验证明超声能促进MPMBs中阿霉素的释放;体外超声显影实验显示MPMBs较PMBs显影效果好,体外磁共振显影实验证实MPMBs具备增强磁共振显像的功能。结论成功制备出的MPMBs是一种具备治疗功能以及超声、磁共振双模式显影效果的多功能造影剂。
牛诚诚郑元义王志刚冉海涛孙阳宋卫香游玉芳
关键词:微气泡氧化铁多柔比星
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无创动态评估兔耳增生性瘢痕硬度
2013年
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无创评估兔耳增生性瘢痕(HS)形成过程中的硬度变化。方法运用VTQ技术在兔耳HS模型形成过程的不同时间点(术前1天,术后第1、3、5、7、11、16、20、28、36、45、60、90、120天)测量其剪切波速度(SWV),比较相邻时间点的SWV值,同时测量二维图灰阶值,对HS剪切波速度值(HSSWV)及灰阶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HS形成过程中SWV值比较:除术前1天与术后第1天(P=0.099)、术后第60天与术后第90天(P=0.0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相邻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兔耳HS形成过程中,HSSWV值与灰阶值呈正相关(r=0.568,P<0.001);而在兔耳HS增生期(术后11~45天),HSSWV值与灰阶值高度相关(r=0.813,P<0.001)。结论应用VTQ技术测得的HSSWV值在量化评估HS硬度改变方面有重要应用价值。
游玉芳王志刚郑元义张花宋卫香
关键词:剪切波速度增生性瘢痕
骨骼肌损伤修复的生理生化机制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为探讨新西兰兔股四头肌损伤修复过程中,按摩对骨骼肌和运动终板(MEP)损伤修复的生理生化机制,将3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正常组、自然恢复组(损伤后7d(3只)、14d和21d三个亚组(各6只))和按摩治疗组(按摩7d和14d两个亚组(各6只))。重物打击法制作兔股四头肌急性损伤模型,H&E染色,AchE酶组化染色观察并评价肌组织病理变化,肌纤维横截面积,MEP形态、面积、直径、阳性MEP数及AchE活性变化。病理检测显示,正常股四头肌无萎缩、退变,MEP平均个数为9.1个/视野,平均截面积为91.6μm^2,受损后第7d,AchE酶活性、MEP数目(3个/视野)和平均截面积(31μm^2)在受检组最低。自然恢复组AchE酶活性恢复较差,自然恢复7d组MEP数目3.8个/视野、平均截面积53μm^2;自然恢复14d组MEP数目5.9个/视野、平均截面积为74μm^2。按摩明显促进受损肌纤维恢复、AchE酶活性的增高,按摩7d组和14d组MEP数目、平均截面积分别为6.3个/视野、72μm^2和8.9个/视野、89μm^2。研究表明按摩明显阻止或延缓受损股四头肌运动终板的退变、肌纤维失神经萎缩,增强AchE酶活性,促进MEP的恢复。
侯懿烜柳满然张萍郑元义刘仁建唐成林
关键词:按摩治疗
超声微泡-阳离子纳米脂质体复合体制备的实验研究
目的利用生物素亲和素系统连接超声微泡与阳离子纳米脂质体,制备一种新型的基因载体。方法应用机械振荡法制备生物素化超声微泡(Bio-MB);应用薄膜分散-膜挤压法制备生物素化阳离子纳米脂质体(Bio-CNLP)。采用生物素亲...
王红红冉海涛王志刚李攀
文献传递
按摩增强琥珀酸脱氢酶和钾-钠ATP酶活性促进兔股四头肌的损伤修复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研究按摩对骨骼肌损伤修复关键酶琥珀酸脱氢酶(SDH)、钾-钠ATP酶(K+-Na+-AT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分为健康对照组(3只)、自然恢复组(15只)和按摩组(12只)。根据损伤造模后观察时间的不同,自然恢复组分为3个时相点,即自然恢复7 d组(3只)、按摩7 d对照组(自然恢复14 d,6只)和按摩14 d对照组(自然恢复21 d,6只),按摩组分为按摩7、14 d组(各6只)。重物打击法制作兔股四头肌急性损伤模型。HE、超声影像技术检测组织病理变化,酶组化法检测SDH酶、K+-Na+-ATPase活性。结果组织病理检测显示按摩对照组受损肌组织肿胀、萎缩退变,按摩治疗后修复或新生肌纤维明显增多。超声影像研究显示按摩对照组受损肌纤维纹理消失、回波呈弥漫性非均匀增强,按摩组回波呈弥漫均一性增强、边缘清晰。SDH和K+-Na+-ATPase活性研究结果进一步显示:按摩7 d组(0.003 3±0.000 2)vs(0.002 2±0.000 2)和14 d组(0.003 9±0.000 2)vs(0.003 2±0.000 1)较对应的按摩对照组SDH活性明显增加(P<0.01),SDH深染的Ⅰ型肌纤维数量百分比高于对应的按摩对照组[7 d组:(38.6±2.6)%vs(25.1±1.7)%,P<0.01;14 d组:(56.2±4.5)%vs(30.3±2.1)%,P<0.01];ATPase活性分别在按摩7 d组和14 d组比对应的按摩对照组升高约47%和72%(P<0.01)。结论按摩可能通过提高受损肌组织有氧代谢相关酶类活性,促进受损肌组织的修复。
侯懿烜郑元义张萍刘祖丽郜婕唐成林
关键词:按摩股四头肌琥珀酸脱氢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