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38B0405)

作品数:12 被引量:52H指数:4
相关作者:刘桂华周小玲罗佳田育新张金池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叶绿
  • 3篇叶绿素
  • 3篇荧光参数
  • 3篇日变
  • 3篇日变化
  • 3篇林分
  • 2篇叶绿素荧光
  • 2篇叶绿素荧光参...
  • 2篇叶绿素荧光特...
  • 2篇香榧
  • 2篇林分类型
  • 2篇马尾松
  • 1篇大叶
  • 1篇大叶冬青
  • 1篇低效林
  • 1篇冬青
  • 1篇杜仲人工林
  • 1篇新梢
  • 1篇新梢生长
  • 1篇新梢生长量

机构

  • 5篇安徽农业大学
  • 3篇湖南省林业科...
  • 3篇中南林业科技...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湖南省林业厅
  • 1篇湖北省林业科...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湖北省林业科...
  • 1篇国际竹藤中心

作者

  • 5篇刘桂华
  • 3篇田育新
  • 3篇罗佳
  • 3篇周小玲
  • 2篇张金池
  • 2篇姚敏
  • 2篇曾掌权
  • 2篇陈建华
  • 2篇刘千玲
  • 2篇陈田甜
  • 2篇赵燕
  • 1篇赵海燕
  • 1篇刘学全
  • 1篇欧阳泽怡
  • 1篇欧阳硕龙
  • 1篇陈莉莎
  • 1篇胡婧楠
  • 1篇牛艳东
  • 1篇邓鹰鸿
  • 1篇张旭东

传媒

  • 3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湖北林业科技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湖南林业科技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年份

  • 3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湖南近自然森林经营主要林分类型土壤种子库特征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采用野外取样与种子萌发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南近自然森林经营主要林分类型(杉木、马尾松林)土壤种子库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林土壤种子库主要由16种植物组成,其物种组成以草本为主,马尾松林20种,其种子库组成包括乔、灌、草生活型的物种。地上植被作为土壤种子库中种子来源,与种子库物种组成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种子库萌发过程呈现先草本植物种子萌发后木本植物的现象。杉木林、马尾松林土壤种子库密度具有一定相似性,杉木林、马尾松林最大值均出现在0~10cm土壤层,分别为434.7粒/m^2、523.6粒/m^2。杉木林、马尾松林土壤种子库Margalef丰富度指数在10~20cm土壤层中最低,最大值均出现在0~10cm土壤层中。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存在一定差异,在10~20cm土壤层中,杉木林多样性指数为1.56,而马尾松林为1.34,为各层取样中多样性指数最低值。杉木林多样性指数最低值出现在枯枝落叶层,为0.70,多样性指数最高值均出现在0~10cm土壤层中,分别为1.72、2.01。马尾松林土壤种子库在数量及质量上高于杉木林土壤种子库,马尾松林已逐渐演变为以马尾松占优势,青冈栎、香樟等乔木伴生的次生林,具有一定的林分自然更新能力。
罗佳田育新周小玲陈建华曾掌权李锡泉姚敏
关键词:土壤种子库林分类型
杜仲人工林降水再分配特征研究
2014年
为了分析杜仲人工林降水再分配过程,采用定位研究方法,对武陵山区女儿寨小流域杜种人工林2012年的降水量、穿透水量、林冠截留量、树干茎流量进行观测。结果表明:该杜仲人工林全年穿透水量、林冠截留量、树干茎流量分别占全年降水量的80.98%、17.92%、1.10%。杜仲人工林穿透降水量、林冠截留量与林外降水量呈明显的线性关系(R2分别为0.9971、0.897),树干茎流量与林外降水呈指数关系(R2=0.469)。树干茎流量与降水量呈显著性正相关(r=0.642,N=141,P<0.01),树干茎流率与降水量呈显著性负相关(r=-0.384,N=141,P<0.01)。不同物候期下发生等量降水,降水再分配结果不一定相同,物候期对降水再分配结果有着重要影响。不同物候期各水文分量与林外降水关系表现存在差异,单个物候期水文分量与林外降水的关系与全年相比也可能存在差异。
欧阳泽怡周小玲罗佳田育新闫文德欧阳硕龙易浩宇
关键词:降水再分配物候期杜仲人工林
香榧叶片抗寒性被引量:1
2015年
以不同树龄树体的叶片在1 a中不同时期的半致死温度、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和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为依据,对香榧(Torreya grandis)叶片的抗寒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测定的季节中(1、2、3、10、11、12月份),各个树龄段的香榧叶片半致死温度最低值都出现在1月份(-11.44^-8.95℃),最高值都出现在10月份(-4.75^-4.03℃)。香榧叶片的半致死温度与树体树龄有关,其最低值都出现在17~21年生的树体之间。在冬季(1、2、11、12月份),香榧叶片可溶性糖质量分数与其半致死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而此期叶片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显著高于10月份和3月份的。
刘千玲赵燕刘桂华
关键词:抗寒性半致死温度可溶性糖丙二醛
施肥对香榧枝梢生长和结实量的影响被引量:10
2015年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对不同大小树体的香榧进行了施肥试验,分析施肥对香榧树的新梢生长和结实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菜籽饼肥对当年新梢的生长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当年新梢生长量随复合肥施肥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略降的变化规律,过量施用复合肥会对新梢当年生长量产生抑制影响。翌年新梢生长量以及当年和翌年结实量不随菜籽饼肥和复合肥施肥量的增加而无限增加,而是不同树体新梢生长量和结实量趋于最大值时,分别存在各自对应的最佳(最小)施肥量;树体越大,新梢生长量和结实量趋于最大值所需要的最佳施肥量也越大。同类树体在施肥量相同条件下,菜籽饼肥对当年新梢生长的促进影响小于复合肥,而对翌年新梢生长的促进影响则大于复合肥。两种肥料对当年结实量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菜籽饼肥对翌年结实量的影响作用大于复合肥。
赵燕刘千玲陈田甜刘桂华
关键词:香榧新梢生长量结实量菜籽饼肥最佳施肥量
浙江凤阳山天然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分析被引量:17
2012年
以浙江凤阳山天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其角尺度、混交度和大小比数3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进行测定分析,以期为该区域阔叶混交林林分结构的优化调整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在凤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设置20 m×20 m的4个固定样地,采用全面调查法,调查样地内胸径大于起测径阶(5 cm)的林木特征值。结果表明:凤阳山天然混交林优势种群以木荷Schima superba,浆果椴Tilia endochrysea,亮叶水青冈Fagus lucida和多脉青冈Cyclobalanopsis multinervis为主,形成多优势种结构特征。数目最多的优势种木荷在空间大小对比上处于中庸地位,77%的水丝梨Sycopsis sinensis完全处于受压迫的状态,8%处于最优势状态,说明水丝梨分化严重。优势树种木荷的平均混交度为0.48,多呈单种聚集,短柄枹Quercus glandulifera var.brevipetiolata由于数量很少,平均混交度只有0.17,说明短柄枹呈团状分布。而其他树种平均混交度几乎都在0.50以上。以上数据说明,在该林分中,除木荷、短柄枹外,同树种聚集在一起的情况很少,树种之间的隔离程度较大,说明研究林分是由不同树种呈现弱中度混交结构状态组成的较复杂群落。从林木水平分布格局上看,该天然混交林分为团状或均匀分布,其林木分布格局会逐渐趋向于随机分布,向顶级群落即常绿阔叶林演替。
王群张金池田月亮叶立新刘胜龙
关键词:森林生态学天然林角尺度混交度
湖北大别山区低效马尾松林评判与调控被引量:2
2013年
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样地调查的基础上,对湖北大别山区现有马尾松林类型与特征、马尾松林演替过程及低效马尾松林判别和调控技术等内容进行了分析和论述:①将湖北大别山区马尾松林分为2个类型组、12个类型;②湖北大别山区马尾松林群落演替可分为4个阶段,处于向地带性植被渐进过渡的群落类型,具有不稳定性;③选择立地因子和林分结构因子等6个指标,将马尾松林分质量划分为5个等级,其中1,2级为良,3级中等,4,5级为差;④在分析湖北大别山区马尾松林演替规律及群落树种生长特性基础上,结合当地马尾松林的经营目标,制定了低效马尾松林调控技术流程,提出了具体的调控技术措施。
刘学全万伏红王晓荣庞宏东郑京津吴育中
关键词:马尾松林群落演替低效林
乳源木莲幼树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被引量:4
2013年
对不同季节乳源木莲(MangLietia yuyuanensis)幼树叶片主要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乳源木莲幼树叶绿素荧光参数在春季和秋季的日变化幅度较小。在夏季08:00—18:00,Fm(最大荧光)、F'm(光适应下的最大荧光)、Fv(可变荧光)、Fv/Fm(PSⅡ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m/Fo(电子传递效率)、Fv/Fo(PSⅡ潜在活性)呈现先降后升的规律,最低值出现在14:00;而NP,Q(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呈现先升后降的规律,最高值出现在12:00。Fm、F'm、Fv、Fv/Fm、Fm/Fo、Fv/Fo在冬季1 d中的变化则呈现先升后降的规律,最高值出现在14:00左右;而NP,Q在1 d中的变化情况则正好相反,最低值出现在14:00。春秋季节的Fv/Fm、Fm/Fo和Fv/Fo显著高于冬夏季节,表明乳源木莲幼树春秋季节叶片PSⅡ反应中心电子传递效率和潜在活性显著高于冬夏季节;乳源木莲幼树冬季和夏季的NP,Q参数显著高于春秋季节,表明乳源木莲幼树在冬季和夏季吸收的光能有较大比例用于耗散而保护自身的光合机构。NP,Q在春、夏和秋季与其大气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气温和光照呈显著正相关,而在冬季则与气温呈显著负相关;夏季的Fm/Fo、Fv/Fo、Fv/Fm与其气温和光照呈显著负相关,与大气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
赵海燕刘桂华何小定陈辰
关键词: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
交让木叶绿素荧光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对不同季节交让木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交让木各叶绿素荧光参数在春季和秋季的日变化幅度小。夏季8:00~18:00,F0(最小荧光)和NPQ(非光化学淬灭系数)呈现先升后降的规律,最大值分别出现在12:00和14:00,而Fm(最大荧光)、Fm′(光适应下的最大荧光)、Fv(可变荧光)、Fv/Fm(PSⅡ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m/F0(电子传递效率)、Fv/F0(PSⅡ潜在活性)则呈现先降后升的规律,12:00出现最小值。冬季8:00~16:00,F0日变化幅度较小,而Fm、Fm′、Fv、Fv/Fm、Fm/F0、Fv/F0的日变化则呈现先升后降的单峰曲线,最大值出现在12:00~14:00之间,而NPQ在一天中的变化情况则正好相反,最小值出现在12:00~14:00。春季和秋季的Fv/Fm、Fm/F0和Fv/F0明显高于夏季和冬季,表明交让木在春季和秋季叶片PSⅡ光能转化效率、电子传递效率和潜在活性都明显高于夏季和冬季。交让木夏季和冬季叶片的NPQ参数明显高于春季和秋季,表明交让木叶片在夏季和冬季吸收的光能有较大比例用于耗散而保护自身的光合机构。
陈晓娟袁梦胡婧楠刘桂华
关键词: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
大叶冬青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对大叶冬青叶片主要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季节日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所测定的几个叶绿素荧光参数在春季和秋季的日变幅小。Fm、Fm′、Fv、Fv/Fm、Fm/F0、Fv/F0在夏季8:00~18:00呈现明显先降后升的规律,其最低值出现在14:00左右,而NPQ则呈现先升后降的规律,其最高值出现在12:00左右。Fm、Fm′、Fv、Fv/Fm、Fm/F0、Fv/F0在冬季一天中的变化呈先升后降的单峰曲线,其最高值出现在14:00左右,而NPQ在一天中的变化情况则正好相反,其最低值出现在14:00左右。冬夏季节的Fv/Fm、Fm/F0和Fv/F0显著低于春秋季节,表明大叶冬青冬夏季节叶片PSⅡ反应中心电子传递效率和潜在活性显著低于春秋季节。NPQ参数在冬季和夏季显著高于春秋季节,表明大叶冬青在冬季和夏季吸收的光能有更大比例用于耗散而保护自身的光合机构。相关分析表明,NPQ在春、夏和秋季与其大气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气温和光照呈显著正相关,而在冬季则与其气温呈显著负相关。夏季的Fm/F0、Fv/F0、Fv/Fm与其气温和光照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大气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
陈田甜刘桂华
关键词:大叶冬青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
经营模式对马尾松天然次生林林下植被生物量及其分布格局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以不同森林经营模式下马尾松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对经营1年后其林下植被生物量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经营模式下,马尾松天然次生林下活地被生物量均以灌木层生物量为主,枯落物层生物量对林下植被总生物量的贡献亦大。经营模式为保留密度900株/hm2的马尾松林下植被总生物量最高,而保留密度为2 100株/hm2的马尾松林下植被总生物量最低。保留密度过大或过小林下植被生物量都不高,说明适宜的保留密度才有利于提高马尾松天然次生林下植被的生物量。
罗佳邓鹰鸿田育新周小玲陈建华曾掌权牛艳东姚敏
关键词:林下植被生物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