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2038)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朱琦李继光孙旭东王雪娇曲姣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大学沈阳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荧光
  • 2篇荧光性
  • 2篇荧光性能
  • 1篇单分散
  • 1篇形貌
  • 1篇亚微米
  • 1篇氧化钇
  • 1篇氧化镧
  • 1篇一维材料
  • 1篇水热
  • 1篇水热合成
  • 1篇谱学
  • 1篇球形
  • 1篇球形颗粒
  • 1篇热合成
  • 1篇铕掺杂
  • 1篇微米
  • 1篇光谱
  • 1篇光谱学
  • 1篇EU^3+

机构

  • 3篇东北大学
  • 1篇沈阳工学院

作者

  • 3篇李继光
  • 3篇朱琦
  • 2篇孙旭东
  • 1篇胥永
  • 1篇李晓东
  • 1篇曲姣
  • 1篇王雪娇

传媒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Transa...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铕掺杂氧化镧纳米荧光材料的水热合成及性能表征被引量:7
2013年
以La2O3、Eu2O3和氨水等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La0.95Eu0.05)(OH)3一维纳米线前驱体,并经适当煅烧制备了(La0.95Eu0.05)2O3红色荧光粉。系统考察了反应体系pH值对产物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场发射扫描电镜、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差热分析、荧光光谱分析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系统表征。结果表明所得氢氧化物纳米线具有多晶构造、表面平滑且结晶良好,其长度和直径分别约为800~1000 nm和40~50 nm。该氢氧化物前驱体于800℃以上煅烧可分解为结晶良好的氧化物,且所得氧化物荧光粉在288 nm电荷转移带激发下于约630 nm处呈现鲜艳的红色荧光发射,归属于Eu3+的5D0→7F2跃迁。
王雪娇朱琦李继光
关键词:一维材料水热合成
(Y_(0.95)Eu_(0.05))_2O_3亚微米球、微米板片的选择合成及荧光性能的形貌依存性(英文)
2012年
采用先水热合成(150°C,12h)、后煅烧(1000°C)来实现(Y0.95Eu0.05)2O3亚微米球形和微米板片红色荧光颗粒的形貌可控合成。通过XRD、FT-IR、FE-SEM和PL等检测手段对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将尿素与Y+Eu的摩尔比由10增大至40~100,得到的前驱体由碱式碳酸盐亚微米球转变为碳酸盐微米片;经1000°C煅烧所得氧化物能够继承前驱体的形貌特征;板片二维形貌的限制内部晶粒自由生长,使更多的(400)晶面暴露在板片颗粒表面;在250nm紫外光的激发下,荧光颗粒的荧光发射峰位及荧光不对称因子[I(5D0→7F2)/I(5D0→7F1),~11]均与颗粒形貌的相关性不强,但荧光强度呈现明显的形貌依存性;微米板片颗粒的尺寸大,从而其比表面积小,因此具有更高的荧光强度(微米板片在~613nm处的荧光强度为球形颗粒的~1.33倍)。
朱琦李继光胥永李晓东孙旭东
关键词:光谱学
Eu^3+掺杂Y2O3单分散红色荧光球形颗粒的尺寸可控合成与荧光性能被引量:3
2016年
结合籽晶法和添加矿化剂硝酸铵,通过均相沉淀合成和后续煅烧实现了(Y,Eu)_2O_3单分散球形颗粒(直径范围110~550 nm)的可控合成。通过XRD、FE-SEM、TEM和PLE/PL分析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系统表征。发现采用籽晶法和添加矿化剂硝酸铵可以促进球形颗粒长大。碱式碳酸盐前驱体经600℃煅烧分解为立方晶(Y,Eu)_2O_3,且经1000℃煅烧后(Y,Eu)_2O_3依然继承球形形貌特征。所得多晶(Y,Eu)_2O_3球形荧光颗粒在242 nm激发下于615 nm处呈现最强红色荧光发射(Eu^(3+)的~5D_0→~7F_2跃迁)。荧光粉的荧光性能呈现明显的尺寸依存性。增大球形颗粒尺寸减小了荧光寿命(1.15~1.57 ms)和荧光不对称因子[I(~5D_0→~7F_2)/I(~5D_0→~7F_1)],但增强了荧光发射强度。
曲姣朱琦李继光孙旭东
关键词:荧光性能氧化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