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0951)

作品数:19 被引量:175H指数:8
相关作者:黄开红刘建化朱兆华陈其奎王凌云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山大学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肿瘤
  • 7篇胃癌
  • 6篇纳米
  • 5篇纳米微粒
  • 4篇胰腺
  • 4篇胃肿瘤
  • 4篇BMI-1
  • 3篇预后
  • 3篇尿嘧啶
  • 3篇嘧啶
  • 3篇缓释
  • 3篇基因
  • 3篇氟尿嘧啶
  • 3篇5-FU
  • 2篇胰腺炎
  • 2篇释药
  • 2篇体外释药
  • 2篇胃肠
  • 2篇胃肠道
  • 2篇腺炎

机构

  • 17篇中山大学附属...
  • 6篇中山大学
  • 4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广东省医学科...

作者

  • 18篇黄开红
  • 14篇刘建化
  • 10篇朱兆华
  • 9篇陈其奎
  • 7篇李学先
  • 7篇王凌云
  • 5篇陈茵婷
  • 4篇闵军
  • 4篇曾木圣
  • 4篇陈汝福
  • 4篇宋立兵
  • 4篇林萍
  • 3篇徐丽姝
  • 3篇郭宝红
  • 2篇林显敢
  • 2篇聂胜利
  • 2篇谢德荣
  • 2篇刘天浩
  • 1篇帅心涛
  • 1篇邓辉

传媒

  • 6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胰腺病学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Clinic...

年份

  • 4篇2010
  • 1篇2008
  • 14篇200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EI-PEG as a siRNA Genetic Vector Demonstrating Interference in the Expression of CD44v6 Protein in Gastric Cancer Cells被引量:2
2010年
Kai-hong HUANGYing WUYin-ting CHENHui DENGGuo-da LIANXin-tao SHUAI
关键词:蛋白基因转染效率
大容量核糖体展示抗体库的构建与初步鉴定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构建库容量大、多样性好的核糖体展示单链抗体库,为进一步筛选单链抗体奠定基础。方法对2006年10月1日至11月31日收集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人外周血(健康成人2名,胃癌3例,肠癌3例,胰腺癌1例,每例各5mL,新生儿2名各2mL)分离淋巴细胞,提取RNA;利用RT-PCR克隆出全套重链可变区基因(variable region of heavy chain,VH)、轻链可变区基因(variable region of light chain,VL);然后利用重叠延伸PCR技术连接构建VH-VL单链抗体库。并通过连接T-Vector转化E.coli JM109大肠埃希菌,经蓝白筛选,挑取阳性克隆测序以鉴定单链抗体组装。结果试验成功构建了单链抗体核糖体展示模板,其库容达1.1×1013。结论大容量核糖体展示单链抗体库的构建为筛选多种人源性单链抗体奠定了基础。
黄开红李学先陈茵婷王凌云陈其奎朱兆华
关键词:核糖体单链抗体库胃肠道肿瘤
原发于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116例预后因素探讨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993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116例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组间比较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3、5年生存率分别为63.8%(74/116)和48.2%(40/8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无B症状、肿块大小、临床分期、病理分型、肿瘤浸润深度、治疗模式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伴随B症状、肿块≥10cm、临床分期ⅢE-ⅣE期、T细胞型、肿瘤突破浆膜层者的预后较无B症状、肿块〈10cm、临床分期ⅠE-ⅡE期、B细胞型、肿瘤未突破浆膜层者差。多因素分析显示,肿块≥10cm、临床分期ⅢE-ⅣE期、T细胞型、单纯手术者预后差。结论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病理分型及治疗模式是影响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林显敢黄开红谢德荣刘天浩
关键词:胃肠肿瘤非霍奇金淋巴瘤预后
广东地区1316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36
2007年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特点和发病规律。方法总结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及广东省人民医院1986-2005年 AP 住院患者共1316例临床资料,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86-1990年间病例数占同期内、外科住院总人数的0.19%,1991-1995年间上升为0.36%,1996-2000年间升至0.54%,而2001-2005年间则高达为0.71%。1316例患者中胆源性胰腺炎占60.48%,其余依次为高脂血症胰腺炎、特发性胰腺炎。临床症状以上腹部疼痛为主,伴或不伴腰背部放射痛,多数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动态增强 CT 扫描是明确诊断、严重度分级及发现并发症的准确影像学方法。非手术治疗1104例,死亡24例;手术治疗212例,死亡48例。结论 AP 发病例数逐年增多,AP 发病因素多而复杂,胆道疾病仍为主要病因。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及严重度分级,早期治疗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非手术疗法,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合理使用内镜技术,均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黄开红林萍聂胜利刘建化王凌云陈其奎朱兆华
关键词:胰腺炎
聚乙烯亚胺-聚乙二醇-siRNA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和理化性质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索聚乙烯亚胺.聚乙二醇(PEI—PEG)-siRNA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理化性质,以提高siRNA的细胞转染率。方法设计合成了PEI-PEG共聚物基因载体,使其与针对细胞表面受体CD44v6的siRNA形成纳米复合物。通过粒径与电位测定、凝胶阻滞电泳、扫描电镜、流式细胞仪测定等方法,观察不同N/P比的纳米复合物的复合效果、表面形态和大小、基因转染率等。结果电镜下纳米复合物呈近球形、大小较一致、分散良好的纳米颗粒。N/P=5、10时复合物粒径分别为(174.6±1.2)nm,(267.7±1.8)nm。当N/P超过10时纳米复合物粒径减小,zeta电位为正值且增大。此时,siRNA被PEI—PEG完全复合,产生一种荧光淬灭作用。流式细胞仪结果表明纳米复合物的基因转染率随着N/P的增加而增大。当N/P比为30时,其转染率为(75.6±9.2)%。结论PEI—PEG是一种有潜力的阳离子基因载体,它的制备为下一步体外实验及动物实验提供了条件。
黄开红吴颖陈茵婷邓辉练国达帅心涛
关键词:RNA干扰药物载体胃肿瘤
胃癌患者预后及病理因素与Bmi-1表达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Bmi-1蛋白的表达与胃癌患者病理因素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2002-2004年146例有3年以上完整随访资料的胃癌术后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手术标本石蜡切片进行染色,检测Bmi-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该蛋白表达对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影响。结果:Bmi-1蛋白在本组胃癌中阳性表达率为67.8%(99/146)。Bmi-1的表达与胃癌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侵润深度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等无关(P>0.05)。Bmi-1阳性表达者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者(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Bmi-1表达、癌侵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肿瘤大小、术后化疗均为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的影响预后的因素。结论:Bmi-1在胃癌组织表达状态与胃癌的生长和侵润转移关系密切,可以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刘建化黄开红李学先宋立兵郭宝红冯艳曾木圣
关键词:胃肿瘤BMI-1肿瘤侵润预后
Bmi-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2
2007年
目的:探讨Bmi-1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初步评价Bmi-1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随机收集20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正常对照组织,采用RT-PCR方法检测其Bmi-1mRNA表达情况;另外收集我院2002~2004年146例有3年以上完整随访资料的胃癌术后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手术标本石蜡切片进行染色,检测Bmi-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Bmi-1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RT-PCR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Bmi-1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对照组织。免疫组化分析表明,Bmi-1蛋白在胃癌中阳性表达率为67.8%(99/146)。Bmi-1的表达与胃癌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等无关(P>0.05)。结论:Bmi-1在胃癌组织表达状态与胃癌的生长和浸润转移关系密切,可以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的有效指标。
黄开红刘建化李学先宋立兵曾木圣郭宝红
关键词:胃癌BMI-1免疫组织化学RT-PCR
三氧化二砷纳米微粒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特性
2010年
目的对聚乳酸载药纳米微粒的表面形貌、粒径分布、微粒结构、表面元素、体外释放等微粒性能进行考察与评价。方法以可溶性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载体,三氧化二砷(As2O3)为模型药物,采用超声乳化法制备PLGA载As2O3纳米微粒(As2O3-NPS),通过电子显微镜观测纳米粒外形结构,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得载纳米粒载药量包封率并测定体外释放量,用光电能谱仪测定纳米微粒表面元素。结果 As2O3-NPS呈规则球形,平均粒径(210±23)nm,测得载药量为29.6%,包封率为82.1%。体外释放实验表明纳米微粒具有缓释特性。结论以As2O3-NPS作为As2O3载体,可改变As2O3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具有缓释作用,可制备为静脉用药,延长药物在体内的循环时间,发挥更好的抗肿瘤效应。
徐丽姝刘建化林萍黄开红陈茵婷陈其奎
关键词:纳米微粒三氧化二砷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缓释作用
氟尿嘧啶免疫聚乳酸纳米微粒抗肿瘤效应的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利用载氟尿嘧啶(5-FU)免疫聚乳酸(PEA)纳米微粒(NPs),观察其对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鼠人胃癌移植模型的治疗效应。方法超声乳化法合成的载5-FU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克隆抗体纳米微粒,建立SCID鼠人胃癌移植肿瘤模型,观察药物对高表达VEGF胃癌移植肿瘤模型的治疗效应及其不良反应。结果空白对照组、未载药空纳米微粒组、5-FU组(20mg/kg)、抗VEGF单克隆抗体-未载药空纳米微粒组、抗VEGF单克隆抗体组、载5-FU纳米微粒组、5-FU(20mg/kg)加抗VEGF单克隆抗体组及抗VEGF单克隆抗体-载5-FU纳米微粒组(20mg/kg)的抑瘤率分别为0、6.61%、24.26%、27.94%、35.29%、37.50%、39.71%和52.21%,且载5-FU的抗VEGF单克隆抗体纳米微粒组和未载药纳米微粒组的血白细胞数量及肝肾功能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含5-FU原药组血白细胞数量较空白对照组和抗VEGF单克隆抗体-载5-FU纳米微粒组下降34.43%和37.38%(P〈0.05):而肝转氨酶升高93.17%和66.56%。治疗组与对照组癌细胞凋亡指数相比,以抗VEGF单克隆抗体.载5-FU纳米微粒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含抗VEGF抗体的实验组微血管密度明显低于含5-FU药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载5-FU抗VEGF单克隆抗体纳米微粒可提高5-FU的抑瘤率,并通过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增加疗效,有效降低5-FU的骨髓抑制和肝肾功能损害作用.是一种安全的新型药物纳米级靶向制剂。
黄开红刘建化王凌云朱兆华陈其奎闵军陈汝福
关键词:氟尿嘧啶聚乳酸载药纳米微粒血管生成
^(99m)Tc-5-FU免疫纳米粒在荷人胃癌SCID鼠模型体内的分布
2007年
目的探索制备99mTc标记载5-FU抗VEGF单克隆抗体纳米粒(99mTc-5-FU-Ab-NPs)的方法,并观察99mTc-5-FU-Ab-NPs胃癌移植瘤模型体内的分布情况。方法用改进的Schwarz方法对载5-FU抗VEGF单克隆抗体纳米粒进行99mTc标记,经SephadexG250柱分离纯化,用纸层析法测定标记率与放化纯度;ELISA法和免疫组化法测定标记物的免疫活性;经荷人胃癌鼠静脉注射99mTc-Ab-5-FU-NPs(实验组)及99mTc标记鼠源性多克隆IgG纳米粒(对照组),并于2、6h行放射免疫ECT显像,用感兴趣区(ROI)技术获得实验组和对照组荷人胃癌鼠全身和肿瘤放射性计数及肿瘤与对侧正常组织(T/NT)的放射性比值;24h显像后处死鼠,测定体内放射性分布,计算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及T/NT比值。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两组鼠肿瘤组织和血液中5-FU的浓度。结果制备所得99mTc-5-FU-Ab-NPs标记率为90% ̄95%,抗体的活性在标记前后无明显下降;荷人胃癌鼠放射免疫显像结果提示静脉注射99mTc-5-FU-Ab-NPs 2h后肿瘤已显影,随时间延长到6h更清晰,2和6h肿瘤组织ID%/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h时实验组肿瘤组织ID%/g和肿瘤与血液的放射性比值较2h时升高;同时,实验组肿瘤组织中5-FU浓度随着时间延长呈持续升高且与对照组5-FU浓度相比有显著性差别。结论本研究制备所得99mTc-5-FU-Ab-NPs能较好地满足放射免疫显像的要求;抗VEGF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导向作用可靠,注射后6h,99mTc-5-FU-Ab-NPs在肿瘤组织中有相对较高的特异性浓聚。
黄开红刘建化朱兆华李学先卢献平周淑英
关键词:纳米微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