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0985)

作品数:20 被引量:75H指数:5
相关作者:丁国华胡凤琪梁伟刘娇操轩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黄石市中心医院湖北理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表面活性蛋白
  • 7篇肾小管
  • 7篇小管
  • 6篇蛋白
  • 5篇肾小管上皮
  • 5篇肾小管上皮细...
  • 5篇细胞
  • 5篇小管上皮细胞
  • 4篇肾病
  • 4篇天然免疫
  • 4篇活性
  • 4篇活性蛋白
  • 4篇表面活性蛋白...
  • 3篇脂多糖
  • 3篇人肾小管上皮...
  • 3篇肾炎
  • 3篇肾盂
  • 3篇肾盂肾炎
  • 3篇肾脏
  • 3篇天然免疫分子

机构

  • 18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湖北理工学院
  • 1篇黄石市中心医...
  • 1篇宾夕法尼亚州...

作者

  • 17篇丁国华
  • 9篇胡凤琪
  • 9篇梁伟
  • 5篇刘娇
  • 3篇杨红霞
  • 3篇操轩
  • 2篇吕金雷
  • 2篇田佳
  • 2篇魏捷
  • 2篇李玲莉
  • 2篇任志龙
  • 2篇胡亚琳
  • 1篇吕菁君
  • 1篇朱玲
  • 1篇王瑞
  • 1篇李易
  • 1篇彭佑铭
  • 1篇赖小希
  • 1篇牛伟静
  • 1篇张茨

传媒

  • 7篇中华肾脏病杂...
  • 3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海南医学院学...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临床肾脏病杂...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8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通过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诱导活性氧介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NRK-52E细胞,加入不同浓度(0、25、50、100mg/L)的OX—LDL刺激24h.LOX-1阻滞剂多聚肌苷酸(poly I,250mg/L)和爱兰苔胶(carrageenan,250mg/L)及抗氧化剂N-乙慌-L-半胱氨酸(NAC,5mmol/L)预处理后50mg/LOX—LDL共同孵育。用实时定量PCR测定LOX-1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测定IDX—1、E钙黏蛋白(Cadherin)及仪平滑肌肌动蛋白(SMA)蛋白表达;油红O检测细胞内脂质;激光共聚焦榆洲ROS。结果(1)α~100mg/L范围ox—LDL以浓度依赖方式增加LOX-1mRNA和蛋h的表达。随着LOX-1表达增加,细胞内脂质增多,活性氧产生增α—SMA表达增加,E—cadherin降低。(2)polyl或爱兰苔胶预处理组LOX-1mRNA和蛋白表达被显著抑制,同时细胞内脂质和ROS减少,α-SMA表达减少,E—cadherin增加,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NAC预处理2h后,细胞内ROS减少,α-SMA减少,E-cadherin增加,LOX—1表达下调(均P〈0.05)。(4)α-SMA表达与ROS水平呈正相关(r=0.87,P〈0.05),E—cadherin表达与ROS水平呈负相关(r=-0.82,P〈0.05)。结论OX—LDL可能结合LOX-1促进ROS产生而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王瑞丁国华梁伟陈铖杨红霞
关键词:脂蛋白类LDLLDL细胞转分化
天然免疫分子在肾脏炎性反应及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被引量:9
2007年
近几年来天然免疫的研究获得长足进展,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许多累及肾脏的疾病如感染、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肾移植排斥反应、肾小球肾炎、肾间质纤维化等均与天然免疫有关。本文重点介绍天然免疫分子在肾脏炎性反应及间质纤维化中作用的最新进展。
吕金雷丁国华
关键词:天然免疫分子炎性反应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肾脏移植排斥反应
表面活性蛋白D高表达对脂多糖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研究表面活性蛋白D(SP-D)高表达对脂多糖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间接免疫荧光、Western印迹及RT-PCR检测SP-D蛋白及mRNA在HK-2细胞内的表达.脂多糖在不同浓度(0、0.1、1、2、5、10 mg/L)作用8 h及5 mg/L脂多糖作用HK-2细胞不同时间(0、2、4、8、16、24 h),采用Western印迹和实时定量PCR检测SP-D表达,ELISA和实时定量PCR检测MCP-1表达.脂质体转染法将pEE14-hSP-D质粒转染HK-2细胞,筛选稳定转染细胞株,Westem印迹检测转染后SP-D蛋白表达.采用5 mg/L脂多糖刺激pEE14-hSP-D稳定转染的HK-2细胞8 h,ELISA和实时定量PCR检测HK-2细胞MCP-1表达.结果 HK-2细胞表达SP-D.脂多糖可诱导MCP-1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5);并町诱导SP-D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转染pEEl4-hSP-D质粒使HK-2细胞高表达SP-D,并可下调脂多糖诱导的MCP-1表达(P〈0.01).结论 SP-D可通过下调脂多糖诱导的HK-2细胞MCP-1的表达,从而在肾脏炎性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胡凤琪丁国华梁伟刘娇任志龙
关键词:脂多糖类趋化因子CCL2表面活性蛋白D
全反式维甲酸对大鼠肾脏表面活性蛋白D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肾盂肾炎大鼠肾脏表面活性蛋白D(SP-D)表达的影响,以及肾脏炎症程度与SP-D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4只SPF级雌性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肾盂肾炎模型组、肾盂肾炎+atRA治疗组。采用致肾盂肾炎大肠杆菌肾筋膜下注射法制造肾盂肾炎模型。HE染色法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观察SP-D表达部位及强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炎症评分和SP-D表达强度均显著增加,治疗组炎症评分和SP-D表达强度也显著增加,但低于模型组(P均<0.05),假手术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肾脏炎症程度与SP-D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0.842,P<0.05)。结论SP-D可能在肾脏的先天免疫与炎症反应中有重要调节作用;atRA可能通过下调SP-D表达,减轻肾脏炎症损伤程度。
朱玲胡凤琪梁伟杨红霞丁国华
关键词:表面活性蛋白D肾盂肾炎全反式维甲酸
表面活性蛋白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成年女性尿路感染易感性的关系被引量:3
2009年
在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UTI)患者中,只有部分患者存在明显的易感或诱发因素。目前尿路上皮细胞的天然免疫功能在UTI中的作用逐渐引起了关注^[1]。表面活性蛋白A(SP-A)是最早发现于肺组织的一种天然免疫分子,在肺部的宿主免疫和炎性反应调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其基因的遗传变异导致了人群对多种肺部疾病不同的易感性^[2]。
刘娇梁伟丁国华王桂荣
关键词:表面活性蛋白感染易感性尿路感染成年女性天然免疫功能天然免疫分子
沷尼松联合CTX治疗IgA肾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沷尼松联合环磷酰胺(CTX)治疗原发性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患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6例IgA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沷尼松联合CTX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的变化,并分析影响IgA肾病患者沷尼松联合CTX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96例IgA肾病患者显效38例(39.58%),有效42例(43.75%),无效16例(16.67%),总有效率为80例(83.33%);患者治疗后尿素氮(BUN)、血肌酐(血Scr)、24h尿蛋白(24hUab)低于治疗前,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24hUab、治疗前Ccr、LEE肾组织分级、合并高血压是影响沷尼松联合CTX治疗IgA肾病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沷尼松联合CTX是治疗IgA肾病有效的方案,但在选择该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患者临床及病理特点。
操轩陈健胡亚琳
关键词:环磷酰胺IGA肾病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体移植时间对兔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效果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自体移植对兔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作用并探讨不同移植时间对其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骨髓穿刺抽取新西兰大耳白兔骨髓,分离、培养、扩增MSCs。30只兔通过夹闭双肾动脉90min后再灌注制作急性肾功能衰竭模型,随机分为移植A组、移植B组和未治疗C组,每组10只。移植A组在恢复血流即刻,移植B组在恢复血流后72h将BrdU标记的自体MSCs经颈静脉回输移植,未治疗C组仅制作急性肾功能衰竭模型。于造模后21d处死兔,比较各组的存活率、肾功能及肾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与未治疗组比较,移植组肾功能较快恢复(P〈0.05),肾组织损伤明显改善(P〈0.05)。移植A组的效果优于移植B组(P〈0.05)。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体移植能有效治疗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早期移植的效果好。
李玲莉丁国华张茨魏捷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急性肾功能衰竭再灌注损伤自体移植
表面活性蛋白-A和表面活性蛋白-D在人正常肾组织的表达与分布
2010年
目的:研究表面活性蛋白-A(SP-A)和表面活性蛋白-D(SP-D)在人正常肾组织的表达及表达部位。方法:收集5例正常的人肾组织,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同时收集5例正常的人肺组织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P-A和SP-D蛋白在人正常肾组织的表达部位;应用RT-PCR检测SP-A和SP-D mRNA在正常肾组织和HK-2细胞中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到SP-A和SP-D主要表达在皮质部的近曲和远曲小管;RT-PCR结果显示,在人的正常肾组织和HK-2细胞中存在SP-A和SP-D mRNA表达。结论:与肺组织有相同内胚层来源的肾组织可表达SP-A和SP-D。
刘娇梁伟丁国华胡凤琪
关键词:肾组织人肾小管上皮细胞
全反式维甲酸对肾盂肾炎大鼠表面活性蛋白-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肾盂肾炎大鼠肾脏表面活性蛋白-A(SP-A)的表达变化及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肾脏SP-A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A组:正常对照组;B组:假手术组;C组:肾盂肾炎组;D组:肾盂肾炎+ATRA治疗组。用致肾盂肾炎大肠杆菌肾筋膜下注射法制备肾盂肾炎模型,于造模后第14天处死大鼠。观察肾脏大体形态改变,PA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染色观察SP-A表达改变。结果:C组病理评分显著高于A、B组,D组病理评分较C组显著减轻。与A、B组相比,C组SP-A表达显著上升(P<0.05);D组SP-A表达较A、B、C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全反式维甲酸可通过改变肾脏SP-A表达水平,减轻肾盂肾炎病理改变。
胡凤琪丁国华梁伟田佳杨红霞
关键词:全反式维甲酸肾盂肾炎表面活性蛋白A
早期糖尿病肾病血糖波动对尿微量白蛋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1
2016年
目的:研究早期糖尿病肾病血糖波动对尿微量白蛋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确诊的早期糖尿病肾病96例,采用动态血糖监测仪(CGMS,美国MiniMed Inc生产)监测72h血糖,比较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对尿蛋白排泄及IGF-1、FKN、IL-6、TNF-α、hs-CRP等炎症指标水平的影响。结果:本组血糖平稳者(MAGE<5.0mmol/L)与血糖波动者(MAGE≥5.0mmol/L)相比较,尿蛋白排泄率、1,5-AG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1c、F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MAGE作为因变量对尿蛋白排泄率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呈正相关(r=0.759,P=0.009)。本组血糖平稳者(MAGE<5.0mmol/L)IGF-1、FKN、IL-6、TNF-α、hs-CRP等炎症指标水平分别与血糖波动者(MAGE≥5.0mmol/L)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波动加剧可能通过促进机体炎症水平加重早期糖尿病肾病肾损害。
操轩杨定平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糖波动尿蛋白排泄率炎症因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