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CSH065)
- 作品数:7 被引量:7H指数:2
- 相关作者:彭鹏何花吴照峰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 内在超越与精神境界:中国文化的宗教精神及其现代审视被引量:1
- 2014年
- 超越是哲学与宗教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与西方哲学与宗教追求的"外在超越"不同,中国文化蕴含着一种"内在超越"模式,其实质是"究天人之际"问题,目的则是实现"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天"在中国文化中兼具超越性与内在性的特征,而人内在的心性与天道是贯通的,所以心性修养与道德实践工夫乃是实现"内在超越"的根本途径。中国文化不是一种典型的宗教,但其"内在超越"的境界中却包含着深厚的终极关怀精神,流露出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即入世而出世的超越气质。在因工具理性膨胀而面临精神危机的今天,中国文化不但因此而凸显出其在重建精神家园、拯救世道人心方面的价值,而且超越了宗教文化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对立冲突。
- 彭鹏吴照峰
- 关键词:中国文化天人合一心性
- “乡原”的历史流变及现代反思
- 2018年
- "乡原"一词最早见于《论语·阳货》中"乡原,德之贼也"。受到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的影响,在现今文本中通常将"乡原"写作"乡愿"。通过对"乡原"的释义溯源与历代注疏的梳理,可以将"乡原"概括为是指那些表里不一,没有原则立场,模糊道德界限的人。"乡原"模糊道德界限的行为极具隐蔽性,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必须对其提高警惕,严加防范。
- 虞牧淳彭鹏
- 关键词:原则立场
- 老子的“三宝”观及其现代意义被引量:2
- 2013年
- 《道德经》第67章提出了"慈"、"俭"、"不敢为天下先"的"三宝"观念。纵观《道德经》全文可以看出,"三宝"观是其一以贯之的思想主张,也代表了老子最为看重的三种德行。老子所讲的"三宝"是互相联系的,其中"慈"是根本。"三宝"既是道的三个特性,也是个人处世的三个准则,并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在现代社会,老子以"三宝"为核心的道德观念仍具有重要的针砭时弊、济世救人的现实意义。
- 彭鹏
- 关键词:老子不争
- 从觉察到觉醒:对心灵开悟的现代诠释被引量:1
- 2013年
- 人生的一个主要使命就是觉醒。现实中的绝大部分人都处于不同程度的昏睡和梦境当中。这里的睡梦不是指晚上躺在床上那种睡梦,而是指人对身心内外的境况及其真相不觉察的生活状态,这事实上也是造成各种身心疾病和人生不幸的重要根源。觉醒就是让我们的心灵彻底醒来,认识真相,活出真我,类似于传统文化所讲的开悟、明心见性或超凡入圣。觉醒是一个通往心灵宝藏的漫长旅途,而觉察就是这个旅程的开始。更深入的觉察就是观心、正念、活在当下等,这乃是传统文化中各种修行修心方法的核心,也是到达觉醒目标的必经之路。
- 彭鹏
- 关键词:心灵哲学睡梦觉察觉醒精神家园开悟
- 心灵之道:从觉察到觉醒
- 2013年
- 人生的一个主要使命就是觉醒。现实中的绝大部分人都处于不同程度的昏睡和梦境当中。这里的睡梦不是指晚上躺在床上的睡梦,而是指人对身心内外的境况及其真相不觉察的生活状态,这事实上也是造成各种身心疾病和人生不幸的重要根源。觉醒就是让我们的心灵彻底醒来,认识真相,活出真我,类似于传统文化所讲的开悟、明心见性或超凡入圣。觉醒是一个通往心灵宝藏的漫长旅途,而觉察就是这个旅程的开始。更深入的觉察就是观心、正念、活在当下等,这乃是传统文化中各种修行修心方法的核心,也是到达觉醒目标的必经之路。
- 彭鹏
- 关键词:觉察觉醒观心心灵
- 重建民间精神家园:民间信仰问题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民间信仰是传统文化精神在民间的一种朴素表达。调查显示,民间信仰依然是我国普通民众最重要的信仰形态,是民间社会精神生活的重要一环。近来,民间信仰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复兴,但由于多种原因,民间信仰活动中的功利性、世俗性倾向也日益凸显。因此,当前应从建设民间精神家园的角度去认识和看待民间信仰问题,将其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并找到其与现代社会、现实生活的契合点,拓展民间信仰生存的空间。
- 彭鹏何花
- 关键词:民间信仰传统文化精神家园
- 《管子》四篇心学思想发微被引量:2
- 2016年
- "心"是《管子》四篇(《内业》、《心术》(上下)和《白心》)的核心范畴之一,其与道、气、德等范畴一起,构成了一种包含心的本体论、工夫论和境界论在内的完整的心学思想体系。《管子》将"心"分为体和用两个基本层面,并试图通过正静安和、专一心意等修心养心方法达到聚精养气、抟气如神的精神境界。《管子》四篇的心论对道家和儒家思想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 彭鹏
- 关键词:道心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