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74182)

作品数:9 被引量:46H指数:5
相关作者:杨永斌姜涛李骞刘晓亮刘波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冶金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5篇浸金
  • 4篇精矿
  • 3篇氰化
  • 3篇金精矿
  • 2篇钝化
  • 2篇氰化浸金
  • 2篇焙砂
  • 1篇低品位
  • 1篇氧化焙烧
  • 1篇冶炼
  • 1篇英文
  • 1篇砷黄铁矿
  • 1篇熟化
  • 1篇酸性
  • 1篇锑精矿
  • 1篇提金
  • 1篇铁矿
  • 1篇铁氧化物
  • 1篇团矿
  • 1篇品位

机构

  • 8篇中南大学

作者

  • 7篇杨永斌
  • 6篇李骞
  • 6篇姜涛
  • 3篇刘晓亮
  • 2篇刘波
  • 1篇刘庆华
  • 1篇郭宇峰
  • 1篇徐斌
  • 1篇甘敏
  • 1篇陈许玲
  • 1篇张茜
  • 1篇范晓慧
  • 1篇陈利娟
  • 1篇邓琼

传媒

  • 3篇中国有色金属...
  • 2篇矿冶工程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Journa...
  • 1篇Transa...
  • 1篇有色金属工程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锑金精矿挥发特性及机理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研究了锑金精矿在氮气、氧气和一氧化碳三种气氛中的挥发特性,通过综合分析Sb、S两种元素的挥发行为,结合焙砂的微观形态分析,研究了三种气氛中的挥发反应机理。结果表明,锑金精矿在三种不同气氛下所发生的挥发反应各不相同。氮气气氛中,Sb2S3直接挥发;一氧化碳气氛中,除部分Sb2S3直接挥发外,还有一部分Sb2S3被还原成难挥发的金属Sb以熔融态的形式残留在焙砂中,同时生成COS气态产物进入气相;氧气气氛中,Sb2S3被气相中的O2氧化,一部分生成难挥发的Sb2O4残留在焙砂中,另一部分以Sb2O3的形态挥发进入气相。
杨永斌刘庆华李骞姜涛郭宇峰
关键词:锑精矿
金在NaCN溶液中的表面产物被引量:4
2013年
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测定金氰化溶解过程表面产物的形貌。结果表明,金片表面溶蚀程度轻,少量溶解主要发生在棱和角等边界断点上。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金氰化溶解过程表面产物的组成元素及键合特性,得出表面产物的主要成分为AuCN、Au(OH)x和Au2(OHCN)。金在NaCN溶液中的溶解是分步进行的:第一步,Au与配位剂CN作用形成长链结构的AuCN,AuCN进一步与CN反应才形成2Au(CN)实现溶解;第二步反应只能在AuCN长链的断点处发生,因而成为总反应的控制步骤,从而使表面产物AuCN大量累积形成表面覆盖层,即表面钝化层;而棱角部位的表面产物因断点多而较易发生溶解,从而呈疏松颗粒状,未能形成紧密相连的面覆盖,即表面活性区。
杨永斌陈利娟姜涛李骞刘晓亮
关键词:氰化物氰化浸金钝化
两段焙烧强化含铼低品位钼精矿的氧化分离被引量:1
2019年
针对氧化焙烧法处理低品位钼精矿中存在的钼氧化不完全、铼难挥发分离、有价元素(钼和铼)回收率较低等问题,采用焙烧试验、热重、物相和显微结构分析等研究两段焙烧强化氧化含铼低品位钼精矿中钼、铼的工艺及原理。研究结果表明:两段焙烧是实现钼、铼充分氧化的有效处理工艺。该工艺通过调节两段的温度和气流方向,改善气固对流条件,减小氧化焙烧过程的氧化差异,促进含钼和含铼矿物的深度氧化。在最佳工艺条件下(Ⅰ段焙烧温度675℃,焙烧时间1h,气流由下至上;Ⅱ段焙烧温度625℃,焙烧时间2h,气流由上至下),最终焙烧过程铼挥发率可达77.21%,焙烧产物中可溶钼质量分数提高到83.98%。相较于一段焙烧,两段焙烧各层产物的物相组成及微观结构一致,不存在未氧化的辉钼矿(MoS2)和氧化不完全的低价钼氧化物(MoO2),钼主要以MoO3形式存在。
邓琼范晓慧甘敏陈许玲
关键词:低品位挥发率
湖南某酸性浸锑渣的浸金特性被引量:1
2014年
结合化学成分、物相分析和氰化浸金实验,研究酸性浸锑渣的浸金特性以及氧化焙烧预处理对浸金的影响机理,并考察酸法浸锑-氧化焙烧脱硫-氰化浸金的工艺流程。结果表明:黄铁矿包裹金是造成酸性浸锑渣中金难浸的主要原因,经氧化焙烧后,焙砂中单质硫和硫化物的含量显著降低,总硫含量降至0.15%(质量分数),硫化物转变为赤铁矿,焙砂的氰化浸金率达95.92%,比酸性浸锑渣直接浸金提高了24%。
杨永斌刘波李骞姜涛曾冠武
关键词:氧化焙烧脱硫氰化浸金
Novel technology on preparation of double-layered pellets for sulfur and arsenic-bearing gold concentrates被引量:1
2013年
Double-layered pellet(DLP)roasting is a novel pretreatment method for sulfur and arsenic-bearing gold concentrates.In this process,preparation of DLPs is a fundamental step which is required to produce DLPs with favorable mechanical strength and thermal stability.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affecting factors and conditions on the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DLPs.The results show that moisture content has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DLPs preparation.With the increase of moisture content in the range of no more than 9.8%,drop resistance and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green DLPs are raised and the pelletizing dynamics is improved accordingly.The optimum conditions are determined as moisture content of 9.8%,coating time of 14 16 min,drying temperature<80°C and drying gas velocity<1.2 m/s.When DLPs prepared under these conditions are roasted at 600°C for 1 h,favorable removal and solidifying rates can be obtained,in which the removal rates of arsenic and sulfur are 94.38%and 82.55%,and the solidifying rates of arsenic and sulfur reach 99.62%and 99.79%,respectively.These results promise industrial application of DLP roasting.
杨永斌崔丽娜李希山李骞姜涛戈捷
关键词:含砷金精矿球团矿干燥温度
砷黄铁矿对硫代硫酸盐浸金的影响(英文)被引量:5
2015年
在硫代硫酸盐浸出液中人工加入砷黄铁矿以了解砷黄铁矿在硫代硫酸盐浸金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通过热力学计算、矿物溶解行为实验、浸出实验和XPS分析,研究砷黄铁矿对硫代硫酸盐浸金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砷黄铁矿对硫代硫酸盐分解过程有催化作用,随着砷黄铁矿用量的增加,硫代硫酸盐的消耗量增加,而在金表面生成的钝化膜则会显著降低金的溶解量。XPS分析结果表明:金表面的钝化膜由Cu2S或者Cu(S2O3)35-、元素S、FeOOH和砷酸铁构成。向浸出液中加入添加剂可以降低砷黄铁矿对硫代硫酸盐浸金过程的不利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含有砷黄铁矿的硫代硫酸盐浸金过程中,添加剂羧甲基钠(CMC)和磷酸钠(SHPP)都可以在降低硫代硫酸盐的消耗的同时增强金的溶解。
杨永斌张茜徐斌李骞姜涛汪亚轩
关键词:浸金硫代硫酸盐砷黄铁矿钝化
铁氧化物包裹类金矿提金的研究现状被引量:5
2014年
部分难处理金矿中存在铁氧化物对金包裹的现象而阻碍提金过程,通过破坏铁氧化物结构可使金暴露而提高金浸出率。铁氧化物包裹金主要来自难处理金矿的氧化焙砂。目前针对此类金矿提金的工艺研究较少,主要包括酸溶法、还原法、氯化焙烧法、炼铁—电解法等。酸溶法工艺简单,效果较差;还原法工艺复杂,可获得较好的浸金效果;氯化焙烧法适应性强,综合利用效果好,但设备投资及维护费用高;炼铁一电解法可在富集金的同时生产纯铁,节约能耗,对矿石要求稍高。
曾冠武杨永斌
关键词:铁氧化物提金
某高砷高硫金精矿焙砂浸金特性的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某高砷高硫金精矿焙砂含Au84.27 g/t,含As0.55%、S1.03%,生产现场金的氰化浸出率不足80%,迫切需要查明该焙砂的浸金特性。结合化学成分和物相分析,发现含铁物相包裹是浸金渣中残留金难以浸出的根本原因。浸金渣残留金(19.54 g/t)中包裹金占96.66%,主要包裹物相有氧化铁、毒砂和黄铁矿等含铁物相,92.68%的包裹金存在于这些含铁物相中。浸金试验中焙砂及浸金渣所达到的浸出率分别只有84.47%、16.70%,进一步验证了含铁物相中的包裹金极难浸出,焙砂的浸金率很难继续提高。
杨永斌刘晓亮李骞姜涛曾冠武
关键词:氰化浸出浸金
高硫砷金矿焙砂的硫酸熟化法预处理被引量:17
2014年
基于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的热力学原理,采用硫酸熟化-水浸法对高硫高砷金精矿氧化焙砂进行预处理,以脱除铁氧化物,破坏其对金的包裹,提高金浸出率。结果表明,在适宜的硫酸含量下,赤铁矿与硫酸反应的产物硫酸铁可转化为板铁矾HFe(SO4)2·4H2O晶体,降低了产物浓度,从而使赤铁矿继续溶解,提高了铁脱除率;适当升高温度可促进扩散的进行,从而使铁的脱除更加彻底。焙砂的氰化浸金率在脱除铁氧化物后显著提高。对于某铁含量为31.25%(质量分数)金含量为84.27 g/t的焙砂,当熟化条件为硫酸含量75%、硫酸过剩系数1.4、熟化温度250℃、熟化时间1 h时,焙砂中残余铁含量降至7.23%,此时金浸出率可达97.51%。
杨永斌曾冠武李骞刘晓亮姜涛刘波
关键词:焙砂浸金除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