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KZCX1-YW-14)

作品数:6 被引量:106H指数:6
相关作者:蔡琳琳朱广伟张晓晴陈求稳王永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河海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太湖
  • 2篇水华
  • 2篇水质
  • 2篇蓝藻
  • 2篇蓝藻水华
  • 1篇遥感反射率
  • 1篇叶绿素A
  • 1篇营养化
  • 1篇营养盐
  • 1篇荧光
  • 1篇荧光特性
  • 1篇有机物
  • 1篇有色可溶性有...
  • 1篇整治
  • 1篇植被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神经网络模型
  • 1篇水期
  • 1篇太湖蓝藻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河海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作者

  • 2篇朱广伟
  • 2篇蔡琳琳
  • 1篇李未
  • 1篇秦伯强
  • 1篇高光
  • 1篇李艳玲
  • 1篇高永霞
  • 1篇陈求稳
  • 1篇张运林
  • 1篇张晓晴
  • 1篇龚志军
  • 1篇潘剑君
  • 1篇冯龙庆
  • 1篇殷燕
  • 1篇时志强
  • 1篇刘明亮
  • 1篇吴挺峰
  • 1篇杨宏伟
  • 1篇王永平
  • 1篇谢平

传媒

  • 3篇湖泊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河海大学学报...
  • 1篇计算机应用

年份

  • 5篇2011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五里湖综合整治对湖水水质的影响被引量:21
2011年
为探讨湖泊综合整治工程对城市湖泊水质的改善效果,利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江苏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1998—2009年的监测数据,结合湖体与环湖河道调查,分析了太湖五里湖综合整治工程对水质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综合整治之后,总氮、总磷及叶绿素a质量浓度平均值显著下降(P<0.01),分别由6.06mg/L,0.183mg/L和0.060mg/L降为3.48mg/L,0.133mg/L及0.024mg/L;而湖体透明度、悬浮颗粒物含量等感观指标无明显改善;退渔还湖区及其入湖河道水质明显优于更靠近城区的东出口区.营养盐含量环湖河道显著高于湖体,底泥中也较高,对湖体的生态恢复构成很大威胁.与太湖其他几个湖区相比,五里湖的营养盐含量仍然较高.研究表明,五里湖实施的综合整治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湖泊重污染的状况,但要获得稳定的高透明度景观水质,还需要实现湖泊水生态系统的深度调控,包括采取环湖河道的同步治理及湖体大面积沉水植被恢复等措施.
蔡琳琳朱广伟王永平高光秦伯强
关键词:综合整治沉水植被外源污染内源污染
武汉东湖铜锈环棱螺的种群动态及次级生产力被引量:9
2009年
1999年6月至2000年5月对武汉东湖铜锈环棱螺的种群生态学进行了周年研究.铜锈环棱螺年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92.2ind./m2和142.83g/m2,密度和生物量的高峰分别出现在6月(157ind./m2)和11月(205.78g/m2);东湖铜锈环棱螺为一年一代,其一年中种群含有5个年龄组,其中1998年龄组占绝对优势.利用瞬时增长率法计算东湖铜锈环棱螺的周年生产量带壳湿重为91.56g/m2,去壳干重为5.32g/m2,P/B系数为0.64.同时研究了铜锈环棱螺的生产力动态变化,其生产量累积多数季节均有发生,且以1998年龄组占优.
龚志军李艳玲谢平
关键词:铜锈环棱螺
丰水期环太湖河流与湖区水质比较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鉴于环湖河流水质在汛期对太湖的关键性影响,以藻类对不同形态营养盐的利用程度为标准,2008年丰水期对太湖周边32条主要河流的水质进行了细化研究,旨在为太湖的外源河流综合整治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采样河流中望虞河水体的营养盐和悬浮物(SS)浓度都居于最高,水质为劣Ⅴ类;太湖北部河流水体除了营养盐浓度为劣Ⅴ类外,有机质污染在环湖河流中最为严重,北部河流水体可酶解磷(EHP)的平均浓度达到了0.240 mg/L,占总磷的62.4%,位居首位;太湖西部河流显著的特点是亚硝态氮(NO 2--N)浓度异常高,平均浓度达到了0.270 mg/L,是环湖其它河流的2~3倍.太湖北部入湖河流的氮、磷、有机质浓度都明显高于北部湖区,太湖西部入湖河流主要是氮浓度明显高于对应湖区.河流与湖区的氮磷比(TN/TP)表明藻类和沉积物再悬浮对水体的磷含量影响很大.
高永霞蔡琳琳赵林林朱广伟
关键词:太湖河流丰水期营养盐水质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太湖蓝藻水华预警平台被引量:16
2011年
针对以往藻类水华预测系统在数据源方面存在的不足,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基于三层网络传输结构的监测体系,保证了数据的时间连续性;并对遥感水质参数定量反演方法、中程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和藻类水华预测预警模型方面进行了改进。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太湖蓝藻预测预警平台,运行结果表明蓝藻水华未来3天的平均预测精度达到了80%以上。
杨宏伟吴挺峰张唯易李未
关键词:太湖蓝藻水华物联网
太湖水质时空特性及其与蓝藻水华的关系被引量:39
2011年
以太湖2005-2007年的连续监测资料为基础,运用聚类分析和自相关分析方法,针对总无机磷、总无机氮、水温等环境理化因素与叶绿素a进行时空序列分析,初步归纳了当前太湖水质指标变化的空间特点、时间周期性及其与蓝藻水华暴发的关系.结果表明,太湖水质的空间分布大致分为三个入湖河口、四个湖湾、湖心区、西部湖区、东部湖区等十个区,其中入湖河口和北部湾区富营养化明显高于其他区,入湖河口的氮磷含量高于北部湾区,外源污染是造成水质恶化的根本原因.叶绿素a与总无机氮、铵态氮、水温呈显著相关关系,月平均指标显示水华暴发期集中在4-10月份,其中梅梁湾、贡湖和竺山湾为水华暴发的高发区,呈多峰形态.
张晓晴陈求稳
关键词:太湖富营养化水华水质叶绿素A
太湖冬季有色可溶性有机物吸收荧光特性及遥感算法被引量:9
2011年
基于2006年和2007年1月两次太湖采样,对50个点位的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光谱吸收、荧光、溶解性有机碳(DOC)浓度及遥感反射率进行测定与分析,探讨冬季太湖CDOM的吸收荧光特性及空间分布,建立CDOM吸收系数的遥感反演算法.结果表明,太湖冬季CDOM在355nm处吸收系数a(355)变化范围和均值分别为1.83-7.34m-1、3.37±1.01m-1,相应的荧光及DOC浓度变化范围、均值分别为9.79-29.18N.FL.U、13.4±3.37N.FL.U;4.61-10.45mg/L、6.37±1.24mg/L.CDOM吸收系数、CDOM荧光值、DOC浓度三者呈显著正相关.空间分布上,两次调查均显示CDOM吸收系数、CDOM荧光值、DOC浓度呈现出明显的南低北高,最大值都出现在太湖北部的藻型湖区梅梁湾内,最小值则在东太湖和贡湖湾2个草型湖区.通过单波段、一阶微分和BP神经网络模型3种不同CDOM反演方法精度的分析、比较发现,BP神经网络模型反演结果最好,模型验证的相对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4.9%、11.7%,可以用于冬季太湖CDOM吸收系数a(355)的遥感估算.
冯龙庆时志强潘剑君殷燕张运林刘明亮
关键词:有色可溶性有机物荧光遥感反射率BP神经网络模型太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