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60064)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3
相关作者:王江平丁国富王勤章曾云赵磊更多>>
相关机构: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膀胱
  • 3篇CAJAL间...
  • 2篇信号
  • 2篇抑制剂
  • 2篇制剂
  • 2篇起搏
  • 2篇起搏细胞
  • 2篇慢性
  • 2篇聚体
  • 2篇酪氨酸
  • 2篇二聚体
  • 2篇氨酸
  • 2篇白血
  • 2篇白血病
  • 2篇逼尿肌
  • 2篇逼尿肌收缩
  • 1篇电反应
  • 1篇信号传递
  • 1篇信号通路

机构

  • 5篇石河子大学医...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石河子大学
  • 2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5篇王勤章
  • 5篇丁国富
  • 5篇王江平
  • 2篇韩涛
  • 2篇司军强
  • 2篇徐礼臻
  • 2篇赵磊
  • 2篇曾云
  • 1篇钱彪
  • 1篇李应龙
  • 1篇王新敏
  • 1篇王文晓
  • 1篇李强
  • 1篇倪钊
  • 1篇王品
  • 1篇王雪娇

传媒

  • 2篇神经解剖学杂...
  • 2篇重庆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现代泌尿外科...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膀胱二聚体Cajal间质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其对ATP的电反应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为证明膀胱二聚体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发挥起搏作用提供超微结构和功能学证据。方法:电子显微镜下鉴定组织和培养的豚鼠膀胱二聚体ICC并观察ICC之间的超微联系;体外分离、培养豚鼠膀胱ICC,运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ATP(100μmol/L)刺激下二聚体ICC和单体ICC的兴奋性差别。结果:二聚体ICC中两个ICC细胞胞体紧密相连,细胞之间的间隙小于20 nm,存在大量缝隙连接,局部细胞膜融合,形成联胞体。在ATP(100μmol/L)的刺激下体外培养的二聚体ICC的内向电流幅度为286.9±26.4 pA,显著大于单体ICC的内向电流幅度163.8±18.6 pA(P<0.01)。结论:二聚体ICC具有形成高兴奋起搏电流的超微结构基础,高兴奋性的二聚体ICC可能才是逼尿肌的起搏细胞。
王江平王勤章丁国富倪钊李应龙王新敏李强钱彪王文晓
关键词:CAJAL间质细胞起搏细胞膀胱
豚鼠膀胱中二聚体Cajal间质细胞的分布特点及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二聚体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在豚鼠膀胱不同组织及部位的分布特点,并探讨其意义。方法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豚鼠膀胱壁组织切片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内二聚体ICC分布情况;对膀胱组织切片进行免疫荧光染色,用c-Kit抗体标记ICC,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二聚体ICC在膀胱顶部、体部、颈部的分布特点。结果在电子显微镜下见二聚体ICC主要分布于黏膜下层,而肌层主要以单体ICC为主。免疫荧光染色发现每高倍镜视野下膀胱顶部二聚体ICC平均数量为(3.47±0.53)个,体部和颈部为(1.57±0.45)个和(0.49±0.19)个。膀胱顶部二聚体ICC数量明显高于体部和颈部(P<0.01)。结论二聚体ICC主要分布于豚鼠膀胱顶部的黏膜下层,可能是感受黏膜张力刺激,引发顶部膀胱自发兴奋的起搏细胞。
王江平王勤章丁国富
关键词:膀胱CAJAL间质细胞起搏细胞
豚鼠膀胱不同区域逼尿肌的兴奋性观察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豚鼠膀胱不同区域逼尿肌的兴奋性。方法将豚鼠膀胱按解剖标志划分并切取不同部位组织块,制成逼尿肌肌条,置Kreb液孵育,通过体外肌条收缩实验和肌电位记录观察豚鼠逼尿肌收缩活动频率、幅度的变化以及肌电位频率、幅度的变化。结果同等张力条件下,不同区域的离体逼尿肌肌条收缩频率和幅度各不相同,膀胱顶部肌条收缩的频率和幅度较大,其次为体部,颈部最弱。不同区域的离体逼尿肌肌条静息电位频率无明显差异而幅度不同,膀胱顶部肌电位幅度较大,其次为体部,颈部最弱。结论豚鼠膀胱不同区域逼尿肌的兴奋性不同,提示膀胱中可能存在兴奋的最高控制点,即膀胱起搏点,膀胱顶部可能为膀胱的潜在起搏点。
韩涛王勤章司军强徐礼臻丁国富赵磊王江平
关键词:膀胱逼尿肌逼尿肌收缩
TKI时代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地位被引量:4
2018年
近年来,以甲磺酸伊马替尼为代表的酪氨酸酶抑制剂(TKI)的临床应用标志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治疗进入了分子靶向时代,现就造血干细胞移植在TKI时代CML治疗中的地位做一综述。
王品王雪娇曾云
关键词:白血病粒细胞慢性造血干细胞移植酪氨酸酶抑制剂
二氨基乙氧基双苯萘酯对豚鼠膀胱不同区域逼尿肌兴奋性的影响
2012年
目的初步探讨二氨基乙氧基双苯萘酯(2-aminoethoxydiphenyl borate,2-APB)对豚鼠膀胱不同区域逼尿肌兴奋性的影响。方法将豚鼠膀胱按解剖标志划分并切取不同部位组织块,制成逼尿肌肌条,置Kreb液孵育,通过离体逼尿肌肌条实验观察2-APB对豚鼠逼尿肌收缩活动频率、幅度变化的影响。结果应用2-APB后膀胱不同区域逼尿肌收缩频率和收缩幅度抑制程度不同,顶部抑制程度最高,体部次之,颈部最弱。结论膀胱逼尿肌不同区域兴奋性不同,可能与不同区域ICCs样细胞的分布差异有关。
韩涛王勤章司军强徐礼臻赵磊丁国富王江平
关键词:膀胱逼尿肌兴奋性逼尿肌收缩
慢性髓性白血病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2018年
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是一种以髓系增生为主的造血干细胞恶性疾病,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BCR-ABL融合蛋白是导致该病的核心因素。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临床应用,尤其是第一代TKI伊马替尼的问世,使CML患者的缓解率和长期生存率得到很大提高。但临床仍有部分患者出现对该药原发或继发的耐药,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发现CML的发生、发展及耐药的产生,往往伴随着BCR-ABL下游信号传导通路的异常,现就目前研究较热的JAK2/STAT、Hedgehog、Notch、PI3K/AKT等信号通路作一综述。
钱丽曾云
关键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信号通路K562细胞
豚鼠前列腺Cajal间质细胞与交感神经及平滑肌的形态与功能学联系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索前列腺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与交感神经及平滑肌细胞之间的形态及功能学联系。方法:(1)制作豚鼠前列腺组织冰冻切片并进行双重免疫荧光染色。使用酪氨酸激酶受体(c-Kit)作为ICCs的标记物,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和多巴胺β羟化酶(dopamineβ-hydroxylase,DβH)作为交感神经纤维的标记物,α肌动蛋白(α-actin)作为平滑肌细胞的标记物。另外,分别对α1-肾上腺素受体与c-Kit以及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43(Cx43)与c-Kit进行免疫荧光双重标记。(2)将前列腺肌条固定于灌流槽中,记录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诱发的肌条收缩幅度和频率,以及加入Glivec后肌条收缩幅度和频率的变化。结果:(1)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标记结果显示:ICCs与交感神经纤维、平滑肌细胞平行分布,ICCs边缘与交感神经、平滑肌细胞边缘密切接触,c-Kit标记的ICCs上存在α1-肾上腺素受体和缝隙连接蛋白Cx43的共表达。(2)在去甲肾上腺素的刺激下前列腺平滑肌肌条收缩幅度为(0.98±0.16)g,收缩频率为(2.54±0.28)次/min。使用Glivec后肌条收缩幅度显著下降,50μmol/L组为(0.56±0.07)g(P<0.01),200μmol/L组为(0.25±0.05)g(P<0.01),收缩频率未见明显改变,50μmol/L组为(2.67±0.32)次/min(P>0.05),200μmol/L组为(2.75±0.31)次/min(P>0.05)。结论:豚鼠前列腺ICCs具有介导前列腺交感神经信号,支配平滑肌活动的形态和功能学基础。
王江平丁国富王勤章
关键词:CAJAL间质细胞前列腺交感神经平滑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