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2707) 作品数:6 被引量:29 H指数:3 相关作者: 徐虹 熊静芳 冯慧 赵长青 徐建军 更多>> 相关机构: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浙江萧山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因素,为预防和护理幽门螺杆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诊治的胃部不适患者890例为调查对象,均采用14 C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根据检测结果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试验结果阳性的患者为观察组,试验结果阴性的患者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因素。结果入选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患者共478例,阳性率为53.7%;其中男性266例,占55.6%,女性212例,占44.4%;≥30岁的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明显高于<30岁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39、40~49、50~59岁和>60岁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别、年龄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饮生水、生食蔬菜、食用熏腌食物、吸烟、家族胃病史和有胃病史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相应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食用豆类及制品和食用大蒜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相应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部不适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与患者的饮食、吸烟与否、家族和有胃部疾病史相关,提倡健康膳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和熏腌食品,及时戒烟,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利于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 吴之茵 夏瑾 刘苹 夏燕平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肝糖异方及其拆方对CCl4-HF复合模型诱导的肝源性糖尿病大鼠肝纤维化及糖代谢异常的影响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观察肝糖异方及其拆方扶正化瘀方、实脾方对CCl4所致肝硬化大鼠肝纤维化及糖代谢异常的影响。方法 98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肝糖异方组、实脾方组、扶正化瘀方(FZHY)组和二甲双胍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40%CCl4橄榄油溶液皮下注射+复合高脂饮食造模。自造模的第5周开始,用药组分别按体质量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8周。12周时,OGTT试验检测大鼠糖耐量,比较各组血糖AUC和血清胰岛素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记录大鼠体质量、肝质量、脾质量,计算肝体比、脾体比;收集血清和组织样本,检测血清ALT、AST、Alb、TBiL水平;肝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肝脂肪变性,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肝脏胶原沉积情况;比色法测定肝组织中羟脯氨酸(Hyp)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肝糖异方和扶正化瘀方可明显改善糖耐量异常,降低血糖AUC(P<0.05),明显降低HOMA-IR(P<0.05,P<0.01);实脾方组空腹胰岛素浓度明显降低(P<0.05)。血清生化检测结果显示肝糖异方和实脾方可以降低ALT(P<0.05)水平,实脾方可以降低AST(P<0.05)水平。HE染色结果显示,肝糖异方明显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天狼猩红染色结果表明,肝糖异方和扶正化瘀方可明显降低肝脏胶原面积(P<0.01)以及肝组织Hyp含量(P<0.05,P<0.01)。结论肝糖异方及其拆方扶正化瘀方、实脾方可通过减轻肝脂肪变性及纤维化,调节改善糖耐量异常及胰岛素抵抗,从而缓解CCl4联合高脂饮食所致大鼠肝源性糖尿病。 顾宏图 杨亚田 徐虹 许笑阳 平键 徐列明 赵长青关键词:肝纤维化 糖代谢异常 肝源性糖尿病 肝糖异方改善肝细胞过氧化损伤致糖代谢异常的体外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肝糖异方改善氧化应激、通过调控糖原合成信号通路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FoxO1转录因子(FoxO1)调节糖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肝细胞以500μmol/L过氧化氢(H_(2)O_(2))孵育30 min后分为模型组、肝糖异方组及二甲双胍组,肝糖异方组及二甲双胍组分别以肝糖异方(200μg/L)及二甲双胍(5 mmol/L)与肝细胞共孵育48 h,同时设正常组以对照。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荧光探针法检测活性氧(ROS)水平;过碘酸雪夫染色(PAS)法检测肝细胞内糖原含量;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细胞上清中葡萄糖浓度;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p-GSK-3β/GSK-3β、p-FoxO1/FoxO1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H_(2)O_(2)可诱导模型组肝细胞过氧化损伤,且细胞上清中ALT、AST活性及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ROS生成速率明显升高(P<0.05),细胞上清中葡萄糖含量明显升高(P<0.05),糖原染色结果显示糖原阳染颗粒显著减少、细胞着色较浅,p-GSK-3β/GSK-3β及p-FoxO1/FoxO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肝糖异方及二甲双胍干预后,ALT、AST、MDA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ROS生成速率均明显降低(P<0.05),且肝糖异方均优于二甲双胍(P<0.05);肝糖异方组细胞着色较模型组加深,细胞上清中葡萄糖含量显著下降(P<0.05),p-GSK-3β/GSK-3β及p-FoxO1/FoxO1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肝糖异方可减轻H_(2)O_(2)诱导的肝细胞氧化应激损伤致糖代谢异常,其作用机制与激活GSK-3β/FoxO1糖原合成信号通路有关。 皮亚妮 王雨露 许笑阳 徐虹 姜娜 王帆 陶艳艳 赵长青关键词:糖代谢异常 糖原合成 中药研究 肝糖异方和二甲双胍对肝硬化胰岛素抵抗大鼠肝脏中糖原合成以及关键酶的酶活性影响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肝糖异方对肝硬化胰岛素抵抗大鼠肝脏中糖原合成以及关键酶的酶活性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肝糖异方组和二甲双胍组,每组各10只。制备四氯化碳和高脂高糖饮食复合肝硬化大鼠模型,肝糖异方组大鼠予肝糖异方灌胃(1 mL/100 g),二甲双胍组大鼠予二甲双胍(200 mg/kg·d)灌胃。对肝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和天狼猩红染色,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空腹血清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PAS染色和硫酸蒽酮比色法检测肝糖原含量,连续循环光谱法或比色法检测肝组织中GSK3α、GS和GPa的活性。结果:模型大鼠肝脏中观察到明显的脂肪样变和纤维化。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大鼠检测到显著的葡萄糖不耐受和胰岛素抵抗。正常组大鼠肝组织中的糖原含量为64.30(54.33, 67.35)μg/mg肝组织,模型组大鼠的肝糖原含量显著下降,为29.51(24.99, 39.13)μg/mg(P<0.001)。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的GS活性显著下降(P<0.01),GSK3α和GPa活性则显著增高(均P<0.01)。肝糖异方和二甲双胍显著减轻模型大鼠的肝纤维化程度和脂肪样变,改善葡萄糖不耐受和胰岛素抵抗。与模型组相比较,肝糖异方和二甲双胍组大鼠肝组织中的GS活性显著增高(P<0.01),而GSK3α和GPa活性则显著下降(均P<0.01)。结论:肝糖异方汤能显著减轻CCl_4高脂高糖饮食复合肝硬化大鼠的肝脏损伤,增加肝组织中的GS活性,降低GSK3α和GPa活性,从而增加肝糖原含量,改善胰岛素抵抗。 熊静芳 陈冻伢 徐燕芳 冯慧 施琳琳 张兆林 徐虹关键词:肝硬化 糖原合成 糖原合成酶 肝糖异方通过上调肝脏IRS2/PI3K信号通路改善肝硬化大鼠的胰岛素抵抗 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肝糖异方对肝硬化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以及对肝脏中胰岛素受体底物2/磷脂酰肌醇-3-激酶(IRS2/PI3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肝糖异方组和二甲双胍组,每组各10只。制备四氯化碳和高脂高糖饮食复合肝硬化大鼠模型,肝糖异方组大鼠予肝糖异方灌胃(1 m L/100 g),二甲双胍组大鼠予二甲双胍(200 mg·kg(-1)·d(-1))灌胃。对肝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染色,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空腹血清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免疫印迹法检测肝组织中IRβ和IRS2的表达,比色法检测PI3K活性。结果:四氯化碳和高脂高糖饮食复合肝硬化模型大鼠中检测到显著的葡萄糖不耐受和胰岛素抵抗。肝糖异方和二甲双胍显著减轻模型大鼠的肝纤维化程度和脂肪样变,改善葡萄糖不耐受和胰岛素抵抗。正常组大鼠肝组织中IRβ的蛋白表达量是模型组的3.13倍(P〈0.001),肝糖异方组和二甲双胍组的肝脏中IRβ的表达量分别是模型组1.71倍和1.92倍(均P〈0.001),有统计学差异。各组大鼠肝脏中的IRS2含量无显著差异,但正常组的IRS2磷酸化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是模型组的2.02倍(P〈0.001)。肝糖异方组和二甲双胍组的IRS2磷酸化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显著增高,分别是模型组的2.30倍和2.25倍(均P〈0.001)。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的PI3K活性显著下降(P〈0.01),而肝糖异方组和二甲双胍组的PI3K活性比模型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肝糖异方汤能显著减轻肝硬化大鼠的肝脏损害,减轻葡萄糖不耐受和胰岛素抵抗,上调肝脏中IRβ的表达及其下游的IRS2/PI3K信号通路。 陈冻伢 熊静芳 徐燕芳 冯慧 徐建军 徐虹关键词:肝硬化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受体 调中汤对脾虚肝旺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幼鼠胃肠动力的影响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通过观察调中汤对脾虚肝旺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幼鼠胃肠动力的影响,探讨调中汤对脾虚肝旺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具体作用机制。方法:将清洁级SD幼鼠36只,日龄21~28 d,体质量50~70 g,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调中汤高剂量组、调中汤中剂量组、调中汤低剂量组、多潘立酮组(西药组)。幼鼠在购入后适应环境喂养1周,正常喂养,第2周开始,除对照组每日常规饲养不予造模外,其余组采用不规则喂养、饮用4℃冰水及夹尾刺激法造模。造模成功后,从造模后第7天开始用药,持续给药14 d。各组幼鼠在末次给药前12 h禁食(自由饮水),1 min内处死动物,同时取出胃及小肠。计算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速度。结果:调中汤高、中、低剂量组幼鼠胃排空率明显升高,较模型组比较(P<0.01);调中汤高剂量组能明显促进幼鼠小肠推进比,与模型组比较(P<0.01)。结论:成功建立脾虚肝旺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幼鼠模型,并观察到调中汤能明显提高脾虚肝旺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幼鼠胃排空率、小肠推进速度。与西药组比较,调中汤高剂量组效果更好。说明提高幼鼠胃排空率、小肠推进比是调中汤治疗脾虚肝旺型FD的作用机制之一。 邵征洋 周红 詹璐 连俊兰 徐虹关键词:调中汤 功能性消化不良 胃排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