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医疗卫生类)

作品数:621 被引量:3,929H指数:25
相关作者:李东刘晓红李成荣温鹏强张国良更多>>
相关机构:深圳市人民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0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02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哲学宗教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2篇细胞
  • 55篇护理
  • 33篇基因
  • 30篇蛋白
  • 24篇儿童
  • 22篇血管
  • 20篇动脉
  • 18篇疗效
  • 18篇慢性
  • 17篇血清
  • 17篇糖尿
  • 17篇糖尿病
  • 16篇患儿
  • 15篇康复
  • 13篇肿瘤
  • 13篇外周
  • 11篇代谢
  • 8篇凋亡
  • 7篇社区卫生
  • 6篇社区卫生服务

机构

  • 130篇深圳市人民医...
  • 52篇深圳市第二人...
  • 43篇深圳市儿童医...
  • 39篇暨南大学第二...
  • 38篇北京大学深圳...
  • 33篇深圳市中医院
  • 27篇南方医科大学
  • 21篇广东医学院
  • 19篇暨南大学
  • 16篇深圳市宝安区...
  • 14篇深圳市龙岗中...
  • 14篇暨南大学附属...
  • 13篇广东医学院附...
  • 12篇深圳市第三人...
  • 12篇深圳市孙逸仙...
  • 12篇深圳市妇幼保...
  • 11篇中山大学
  • 10篇广州中医药大...
  • 10篇深圳市龙岗区...
  • 9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3篇李东
  • 11篇刘晓红
  • 10篇李成荣
  • 10篇张国良
  • 9篇温鹏强
  • 9篇李涛
  • 8篇王国兵
  • 8篇许香广
  • 7篇方卫华
  • 7篇李松
  • 7篇王大果
  • 7篇陈占玲
  • 7篇陈少贤
  • 7篇黄建平
  • 7篇黄奕祥
  • 6篇董玉楠
  • 5篇阮莉妮
  • 5篇叶秋华
  • 5篇沈明
  • 5篇郑跃杰

传媒

  • 46篇广东医学
  • 18篇中国药业
  • 16篇中华现代护理...
  • 15篇中国医药导报
  • 11篇海南医学
  • 10篇中国卫生检验...
  • 9篇中国医院管理
  • 9篇中华医学遗传...
  • 8篇临床口腔医学...
  • 7篇海南医学院学...
  • 7篇河北中医
  • 7篇护理学杂志(...
  • 7篇护士进修杂志
  • 7篇深圳中西医结...
  • 7篇全科护理
  • 6篇现代预防医学
  • 6篇中国输血杂志
  • 6篇中国药房
  • 6篇中国公共卫生
  • 6篇口腔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9
  • 5篇2018
  • 9篇2017
  • 30篇2016
  • 55篇2015
  • 71篇2014
  • 74篇2013
  • 60篇2012
  • 40篇2011
  • 40篇2010
  • 22篇2009
  • 29篇2008
  • 40篇2007
  • 28篇2006
  • 24篇2005
  • 36篇2004
  • 23篇2003
  • 6篇2002
6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诊断脊髓型颈椎病的价值及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脊椎型颈椎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与观察组相匹配的健康人60例作为对照组,2组均行颈髓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和DTI扫描,对比2组测量其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和部分各向异性(FA)值以及不同脊髓损伤髓损伤程度患者ADC及FA值,并分析2组对象的DTI图像特点。结果健康人FA值较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低,而ADC值则较高。随着脊髓受压程度加重,ADC值呈明显升高、FA值明显降低的趋势。结论 DTI较常规MRI能更准确发现脊髓型颈椎病的病变,其量化指标更有助于评估脊髓受损程度,临床应用价值高。
蔡汉寿刘涛周洁白君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弥散张量成像
呼出气一氧化氮监测对儿童哮喘治疗指导作用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评价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监测在哮喘控制治疗中的评估指导作用。方法收集深圳市儿童医院哮喘专科门诊的41例患儿,根据抽签分组,20例进入FeNO组,21例进入对照组。控制治疗中,对照组根据儿童哮喘控制水平分级进行调整;FeNO组在此基础上结合FeNO检测结果进行调整。在10个月治疗后,观察两组之间哮喘症状、短效β受体激动剂使用情况、肺功能结果,吸入激素使用量,从而判断FeNO检测在哮喘控制治疗中的作用。结果 FeNO组使用短效β受体激动剂平均天数为(4.3±3)d,对照组为(3.7±2.8)d;FeNO组总发作次数9次,对照组为11次;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在FeNO组为100.96±7.69,对照组为90.37±12.95;达50%用力肺活量时最大呼气流速(MEF50)占预计值%在FeNO组为95.77±9.32,对照组为87.01±13.84。以上指标比较均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eNO组平均吸入糖皮质激素量为(290±75)μg,对照组为(225±50)μg(P<0.01)。结论在哮喘控制治疗评估中,加入FeNO浓度检测,对吸入糖皮质激素(ICS)有指导作用,但未能显示出其临床上的优势。
刘灿霞鲍燕敏王莉刘萍周雅燕郑跃杰
关键词:气道炎症儿童哮喘呼出气一氧化氮吸入糖皮质激素
香港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路径与心脏康复
2011年
目的:探讨香港应用临床路径(CP)治疗急性。肌梗死(AMI)患者的方案改进及临床疗效。方法:比较分析CP实施初(2007年)、实施中(2008年)两组AMI患者的疗效和。脏康复情况。结果;与试验组1相比,试验组2的急诊PCI时间、溶栓治疗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均显著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生活方式的改善方面近似,再梗与再入院率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中退出cP原因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参与0脏康复的比例均为100%。结论:CP应用于AMI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l心脏康复。
夏春梅
关键词:CPAMI心脏康复
阿奇霉素在中国健康人体血浆中的药动学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在健康中国人体中的血浆药动学,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10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阿奇霉素500mg后,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采用F检验结合AIC法判别房室模型,DAS药动学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最佳房室模型为二室模型(Wi=1/C2,AICmin=-7.4821),主要的药动学参数:α为(0.29±0.13)h-1,β为(0.02±0.003)h-1,Ka为(0.72±0.22)h-1,t1/2β为(38.93±7.74)h,tmax为(2.60±0.49)h,cmax为(434.74±47.65)μg.L-1,AUC0~144和AUC0~∞分别为(12179.42±3001.11)μg.h.L-1和(13338.35±3062.56)μg.h.L-1。结论阿奇霉素片在中国健康人体中的血浆药动学参数与国内外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张雁李东王大果朱永泉
关键词:阿奇霉素HPLC-UV血浆药动学
树突状细胞前体细胞亚群四色荧光分析方法探讨
2007年
目的建立树突状细胞(DC)前体细胞(pDC)亚群四色荧光检测方法,探讨以Lin-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细胞群和以CD34-Lin-HLA-DR+细胞群设门检测不同来源标本pDC亚群的适用性。方法以Lin-HLA-DR+细胞群和以CD34-Lin-HLA-DR+细胞群设门分别检测健康成人外周血、脐带血、骨髓、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外周血pDC亚群各15例,比较两种设门方法的pDC检测结果。结果以该两种方法设门,pDC1/pDC2比值:外周血=脐带血>骨髓>G-CSF动员外周血;对同一种标本,两种设门方法之间比较,pDC1/pDC2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周血CD34-Lin-HLA-DR+/单个核细胞(MNC)与Lin-HLA-DR+/MNC比值、pDC/CD34-Lin-HLA-DR+比值与pDC/Lin-HLA-DR+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脐带血、骨髓、G-CSF动员外周血的CD34-Lin-HLA-DR+/MNC比值均显著性低于Lin-HLA-DR+/MNC比值,pDC/CD34-Lin-HLA-DR+比值显著性高于pDC/Lin-HLA-DR+比值。结论检测pDC亚群,对一般外周血标本,以Lin-HLA-DR+细胞群设门或以CD34-Lin-HLA-DR+细胞群设门,均可取得理想结果;对CD34+细胞含量相对丰富的脐带血、骨髓、G-CSF动员外周血等的标本,以CD34-Lin-HLA-DR+细胞群设门能明显优化检测结果。
李玉珠史敦云张琼丽
关键词:树突细胞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胃炎康加维酶素对胃癌前病变胃黏膜癌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胃炎康加维酶素对胃癌前病变胃黏膜癌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治疗前后胃黏膜Ha-ras、EGFR、c-erbB2的表达。结果:治疗后胃黏膜癌基因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其中胃炎康加维酶素治疗组的效果明显好于单纯维酶素组(对照组),无论是阳性表达率,还是表达强度(光密度积分)都优于对照组。结论:胃炎康加维酶素可能是通过抑制胃黏膜癌基因蛋白的异常表达而发挥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作用。
陈欣童蒋红玉陈李华李小球匡忠生谢宇辉方永奇
关键词:胃炎康胃癌前病变癌基因
连续性产科护理模式对孕妇母乳喂养认知行为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连续性产科护理模式对孕妇母乳喂养认知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孕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门诊孕期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连续性产科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程度及健康教育依从率。结果:实验组干预后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健康教育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性产科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孕妇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程度,是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有效方法,对优生优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任素英孟翠梅
关键词:母乳喂养
正畸治疗前倾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的根吸收风险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矫治前倾阻生下颌第三磨牙后牙根的改变和根吸收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医师提供风险预测的依据。方法:样本共10例(女性8名,男性2名,年龄15~32岁),下颌第一恒磨牙已拔除或无保留价值,且伴同侧下颌第三磨牙前倾至水平阻生。矫治采用直丝弓矫治器,利用口内辅弓法后推下颌第三磨牙,再通过竖直簧直立第三磨牙。直立前、后拍摄全口曲面断层片进行测量。采用两相关样本非参数检验(Wilcoxon Signed Ranks Test)对矫治前后牙根长度的改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10例病例都取得满意的疗效。矫治后成人组阻生磨牙根长度有所减少,但未见统计学差异。青少年组牙根长度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正畸手段直立阻生磨牙具有可行性和可靠性,为科学的权衡各种治疗方法提供帮助,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张咏梅雷菲菲郑苍尚李加志
关键词:根吸收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对川崎病患者血浆前列腺素E2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immunoglobulin,IVIG)治疗川崎病(Kawasakidisease,KD)对血浆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E2,PGE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2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5例KD患儿为研究对象,分别在IVIG前后使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PGE2、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s-2,COX-2)、血红素氧化酶-1(hemeoxygenase-1,HO-1)、红系衍生核因子相关因子一2(nuclearfactor-erythroid2-relatedfactor-2,Nrf2)、肿瘤坏死因子-a(tumornecrosisfactor-a,TNF-d)水平,采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外周血CDl4+单核/巨噬细胞(monocyte/macrophagecells,MC)、COX-2、HO-1、Nrf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TNF-a水平。选取15例同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测定以上指标。结果急性期KD患儿PGE2、COX-2、IL-6、TNF-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HO-1、Nrf2水平明显降低(P〈0.05);IVIG治疗后PGE2、COX-2、IL-6、TNF-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HO-1、Nrf2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结论IVIG影响KD患儿PGE2的表达。PGE:在KD的免疫和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中具有重要的作用,COX-2/HO-1/Nrf2-ARE信号通路可能是其调控通路之一。
武宇辉田秀丽李成荣王国兵李秋温鹏强杨燕澜倪芬芬
关键词:川崎病前列腺素E2环氧化酶-2血红素氧化酶-1
慢性牙周炎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8与硫化物的相关关系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 lar flu id,GCF)中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 in-8,IL-8)与硫化物(su lcus su lph ide level,SUL)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金刚牙周诊断仪对龈沟液中IL-8和硫化物的含量和临床指标进行测定。23个牙周健康牙作正常对照组(C),12个慢性牙周炎健康牙作实验组1(T1),30个慢性牙周炎患牙作实验组2(T2)。用标准化滤纸条采集观察牙位GCF样本,记录相应位点30′硫化物浓度,同时记录龈沟出血指数(SB I)、牙周袋探诊深度(PPD)、牙周附着丧失水平(CAL)。结果:①受检位点龈沟液中IL-8总量存在显著性差别,其中慢性牙周炎炎症牙位组IL-8总量高于健康牙位组、正常对照组(p<0.05),但龈沟液中IL-8浓度无显著性差别。龈沟液中IL-8总量与SB I、PPD、CAL之间有明显相关关系(P<0.05),但IL-8的浓度与临床指标间相关关系不明显。②慢性牙周炎炎症牙位组的硫化物浓度与健康牙位组、正常牙位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别(P<0.05),慢性牙周炎健康牙位组与正常牙位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别。③慢性牙周炎炎症牙位组硫化物浓度与临床指标间具正相关关系(P<0.05),而健康牙位组和正常对照组硫化物浓度与临床指标间无相关关系。GCF中慢性牙周炎炎症牙位组的硫化物浓度与IL-8总量具负相关关系(P<0.05),而慢性牙周炎健康牙位组和正常对照组的硫化物浓度与IL-8总量之间无相关关系。结论:慢性牙周炎患牙龈沟液中IL-8和硫化物的含量与临床指标之间有相关性。龈沟液中细菌代谢产物所产生的硫化物对IL-8的含量存在一定抑制作用。
秦念红徐铁华邹韵秋周艳廖贤英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8硫化物慢性牙周炎龈沟液
共6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