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573012)
-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 相关作者:李慎敏吕洋周立川李钦宁沈新媛更多>>
- 相关机构:大连大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 分子动力学模拟纳米尺寸限制体系下氩溶液中I2的振动能量弛豫被引量:3
- 2008年
- 利用平衡态分子动力学方法(EMD)模拟了纳米尺寸限制球壳内I2在Ar溶液中的振动能量转移.计算并讨论了I2振动能量弛豫时间T1随球壳半径、溶剂密度的变化规律.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分析,在原子、分子水平上,揭示了随着球壳半径的减小,T1呈逐渐增大趋势的原因.结果表明,球壳的几何限制效应和表面作用对受限溶液密度分布的影响较大,从而导致溶质振动弛豫的显著变化.此外,非限制体系模拟显示,非平衡态分子动力学(NEMD)方法可以得到与平衡态分子动力学方法较一致的振动能量弛豫时间T1.
- 毛荣荣吕洋周立川李钦宁李慎敏
- 单壁碳纳米管内受限溶剂中振动光谱探针的混合量子-经典动力学模拟
- 2010年
- 利用混合量子-经典动力学模拟方法,考察了不同管径的单壁碳纳米管(SWCT)中受限溶剂氩的径向分布以及溶质I2分子的振动弛豫动力学,给出了I2分子的振动频率位移、振动弛豫时间随受限碳纳米管管径尺寸变化的关系.以I2分子的振动频率位移为探针,根据I2分子与周围环境作用的实时信息,分析了管壁、受限溶剂对光谱探针的贡献,在原子、分子层次上揭示了诱导频率位移的微观机制;此外,通过分析探针光谱的敏感性以及探针分子频率位移与振动弛豫时间的关系,进一步阐明了振动频率位移是考察受限凝聚相中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较好的探针.
- 王洪杰胡凡李慎敏
- 关键词:单壁碳纳米管
- 人体端粒中(3+1)混合结构G-四链体稳定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被引量:3
- 2009年
-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考察了人体端粒中(3+1)混合结构G-四链体的结构及稳定性问题.讨论了配位K+离子、药物分子(端粒抑素)和溶剂水分子对G-四链体的Hoogsteen氢键结构、π-π堆积作用的影响.研究表明,K+离子与鸟嘌呤碱基上O6原子的配位作用减弱了对角鸟嘌呤间O6-O6的静电排斥作用,使得相邻的四个鸟嘌呤能够以Hoogsteen氢键结合的方式形成具有近平面结构的稳定G-四平面.另一方面,G-四平面间、G-四平面与药物分子间的π-π堆积作用降低了G-四链体复合物的总能,有利于其稳定存在.此外,溶剂水分子主要分布在G-四链体的TTA环、骨架和糖环的周围,使其位移涨落增大;然而,在3ns动力学模拟中,由于水分子没有进入到G-四链体的空腔中,溶剂水对G-四平面的结构影响不明显.
- 沈新媛吕洋李慎敏
- 关键词:Π-Π堆积作用分子动力学模拟
- 混合量子-经典动力学方法研究反胶团水池中Ⅰ_2分子的振动频率位移被引量:1
- 2009年
- 结合Monte Carlo模拟技术,提出了一种反胶团溶液的快速数学建模新方法.利用量子-经典动力学模拟方法,考察了I2分子受限于两个不同尺寸的反胶团水池中振动频率的诱导位移及谱分布.结果表明,相比于体相水,受限于反胶团水池中I2分子的诱导位移表现为蓝移,且蓝移大小随水池尺寸变化不大.通过对I2分子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分解分析,得到了水池水、表面活性剂以及有机溶剂分子对I2分子振动频率诱导位移的瞬态贡献,揭示了I2分子振动弛豫的微观作用机制.此外,对于受限水池中水分子的诱导贡献及空间分布的研究表明,I2分子振动频率位移的诱导贡献主要来自于第一溶剂层,它是由4个水分子蓝移贡献和2个水分子红移贡献组成.
- 周爱松周立川李慎敏
- 关键词:反胶团谱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