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60097)

作品数:14 被引量:184H指数:9
相关作者:张和平孟和陈霞陈永福云月英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生物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乳酸
  • 6篇乳酸菌
  • 3篇乳杆菌
  • 2篇液相
  • 2篇液相色谱
  • 2篇液相色谱法
  • 2篇液相色谱法测...
  • 2篇色谱
  • 2篇色谱法
  • 2篇色谱法测定
  • 2篇酸马奶
  • 2篇酸胁迫
  • 2篇细胞
  • 2篇相色谱
  • 2篇胁迫
  • 2篇马奶
  • 2篇耐酸
  • 2篇耐酸性
  • 2篇基因
  • 2篇高效液相

机构

  • 14篇内蒙古农业大...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作者

  • 14篇张和平
  • 5篇孟和
  • 4篇陈霞
  • 3篇陈永福
  • 3篇乌日娜
  • 3篇刘红霞
  • 3篇云月英
  • 2篇张文羿
  • 2篇孟和毕力格
  • 2篇徐杰
  • 2篇刘文俊
  • 2篇包秋华
  • 2篇武俊瑞
  • 2篇孙天松
  • 1篇倪慧娟
  • 1篇邵亚东
  • 1篇靳烨
  • 1篇赵树平
  • 1篇孙志宏
  • 1篇李海燕

传媒

  • 5篇中国乳品工业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2篇微生物学杂志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乳业科学与技...
  • 1篇食品与生物技...
  • 1篇农产食品科技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传统发酵乳维生素C含量被引量:1
2008年
建立更简便、快速、准确、灵敏的测定发酵乳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并对青海省传统发酵乳(酸牦牛奶、酸山羊奶和酸马奶)Vc含量进行测定。发酵乳样品经5%偏磷酸溶液提取,旋涡混匀0.5min,离心10min(8000r/min,4℃)后,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系统对Vc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流动相为0.015mol/LHAc-NaAc缓冲液(pH3.5)/甲醇(95/5,V/V),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30℃。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发酵乳中Vc能得到良好分离最低检测限0.040mg/L,回收率95.07%-98.41%,线性相关系数r>0.9996。建立了高速、高效、高灵敏度的测定发酵乳Vc含量的HPLC法。并对青海省40份传统发酵乳中的Vc含量测定发现,同类样品中的Vc含量差别较大。
陈永福刘文俊包秋华张和平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维生素C酸马奶
云南剑川县山羊乳饼化学组成与微生物学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对云南剑川不同地区13个家庭的山羊乳饼化学成分和微生物学组成进行分析。分析指标包括脂肪、游离脂肪酸、总蛋白质、水溶性氮、非蛋白氮、游离氨基氮、干物质、灰分、总钙、游离钙、总磷、游离磷、pH值和乳酸度;微生物组成包括乳酸菌数和酵母菌数。结果表明,山羊乳饼中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脂肪、钙和磷;同时乳酸菌数高于酵母菌数。
赵树平董成刘红霞孙天松张和平
关键词:化学成分微生物组成
乳酸菌耐酸机理被引量:14
2008年
对乳酸菌耐酸机理进行了初步介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包括质子泵机制、酸耐受反应机制、大分子保护和修复、碱生成等,以期为人们了解乳酸菌耐酸的生理生化机制提供借鉴,为研究者对乳酸菌耐酸性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陈霞乌日娜孟和张和平
关键词:乳酸菌耐酸性
干酪乳杆菌蛋白质双向电泳条件优化及图谱建立被引量:11
2009年
采用超声波法和液氮研磨法提取了干酪乳杆菌菌体蛋白质,通过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双向电泳对蛋白质进行分离,并分别利用硝酸银和考马斯亮蓝方法进行染色。对上述不同方法比较结果显示,超声-三氯乙酸/丙酮提取蛋白质方法简便易行,适用于快速制备蛋白质样品,液氮研磨-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更适合干酪乳杆菌大规模蛋白质提取及组学检测,并且在制备的过程中不发生明显的蛋白质降解的现象。利用液氮研磨-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制备的干酪乳杆菌蛋白质样品分离效果良好,可获得重复性好和高分辨率的双向电泳图谱,便于后续的质谱及差异蛋白质组的分析,值得同行及相关研究者参考和借鉴。
乌日娜张和平孟和包秋华陈霞武俊瑞
关键词:干酪乳杆菌双向电泳蛋白质组
传统发酵酸驼乳中乳酸菌的分离及鉴定被引量:31
2006年
对新疆和蒙古国牧民家庭制作的传统发酵酸驼乳中的乳酸菌和酵母菌进行了计数和分离。4份酸驼乳中乳酸菌和酵母菌的数量分别为6.45×107~1.13×109mL-1和7.75×102~4.6×107mL-1。从4份酸驼乳中分离到13株乳酸菌和7株酵母菌。采用传统分类鉴定方法对乳酸菌进行鉴定,鉴定结果为L.helveticus4株(占总分离株的30.8%),L.caseisubsp.pseudoplantarum和L.dellbrueckiisubsp.bulgaricu各2株(15.4%),L.curvatus、Ped.acidilactici、Ped.urinaeequi和Enterococcusfaecalis各1株(7.7%)。此外,还有1株乳酸菌按目前的鉴定方法无法准确判断其归属。
孙天松刘红霞倪慧娟靳烨张和平
关键词:乳酸菌
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酸驮乳中乳球菌的鉴定被引量:1
2009年
综合利用16S rRNA测序、RFLP—PCR及NEB—cutter技术对分离自传统发酵乳制品中的三株乳酸菌进行鉴定。鉴定结果显示WHI1—1与M10-4—3为Lactococcus lactis,29—2—2为Streptococcus thermphilus.。
杨梅陈霞于洁刘文俊张和平
关键词:RRNA
乳酸菌酸胁迫反应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07年
乳酸菌可发酵糖类产生乳酸,并广泛应用于食品、药物和饲料等工业。由于有机酸的积累,乳酸菌大部分的生长代谢都在低pH的酸性环境中进行,具有酸胁迫反应。pH的自我平衡、ATR反应机制、对大分子的保护和修复作用及细胞膜的变化等是乳酸菌酸胁迫反应的主要机制,其中,pH自我平衡包括F0F1-ATPase质子泵、精氨酸脱氨酶途径(ADI)和谷氨酸脱羧酶途径(GAD)等。由此可见,乳酸菌酸胁迫反应机制涉及到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调控等,是非常复杂的网络调控体系。
乌日娜武俊瑞孟和张和平
关键词:乳酸菌酸胁迫细胞膜
青海省海西地区传统发酵山羊乳中乳酸菌的分离及鉴定被引量:10
2006年
从采自青海省海西地区牧民家庭的11份以山羊奶为主要原料的传统发酵乳中分离得到33株乳酸菌,经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糖发酵试验和乳酸旋光性的测定,将这33株乳酸菌初步鉴定为7株L.delbrueckiisubsp.Lactis,4株L.delbrueckiisubsp.bulgaricus,3株L.acidophilus,1株L.coryniformissubsp.corynformis,12株S.thermophilus,Ped.acidilactici3株,Ped.Urinaeequi2株,Leu.mesenteriodessubsp.mesenterriodes1株,其中,杆菌占所分离菌株的45.45%,球菌占所分离菌株的54.55%。
张文羿徐杰云月英李海燕邵亚东孟和毕力格张和平
关键词:乳酸菌
蒙古戈壁地区自然发酵乳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被引量:11
2007年
从采集自蒙古国戈壁地区的6份自然发酵乳中分离到14株乳酸菌,经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糖发酵试验和乳酸旋光性的测定,鉴定结果:乳酸球菌5株,包括Lactococcus lactissubsp.cremoris 1株,Pedio-coccus.(后缩写为Ped.).urinaeequi3株,Pediococcus.pentosaceus1株;乳杆菌9株,包括Lactobacillus.(后缩写为L.)helveticus8株,Lactobacillus.delbrueckii.subsp.bulgaricus1株。蒙古国戈壁地区自然发酵乳中的优势菌为Lactobacillus.helveticus,其次为Pediococcus.urinaeequi。
刘红霞徐杰云月英张文怿吉日木图张和平
关键词:乳酸菌
喂饲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对大鼠体内脂质代谢的影响被引量:41
2006年
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传统酸马奶中分离筛选到1株降胆固醇功效较好的乳杆菌Lactobacillus.casei Zhang。用Lb.casei Zhang灌胃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研究其对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影响。结果表明:灌胃14 d后,Lb.casei Zhang热致死菌体组大鼠血清中TC浓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TG浓度虽有降低但不呈显著性,同时HDL-C浓度显著升高(P<0.05);Lb.casei Zhang活菌体组大鼠血清中TC、TG浓度均有所降低,HDL-C浓度升高,但未呈显著性。灌胃28 d后,Lb.casei Zhang热致死菌体组大鼠血清中TC浓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Lb.casei Zhang活菌体组TC浓度及两组TG、LDL-C浓度降低,但差异不显著,HDL-C未发生明显的改变。Lb.casei Zhang热致死菌体组和活菌体组粪便中的胆酸含量均增高,但只有热致死菌体组差异显著(P<0.05)。通过实验表明Lb.casei Zhang通过菌体对胆固醇的吸收吸附及减少肝肠循环中的胆酸来达到降血脂的功效。
云月英王立平张和平陈永福孟和毕力格
关键词:ZHANG血清脂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