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2005]166)

作品数:8 被引量:120H指数:6
相关作者:颜流水黄智敏万益群丁军军温振东更多>>
相关机构: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南昌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中绿原酸
  • 4篇萃取
  • 4篇藜蒿
  • 4篇绿原
  • 4篇绿原酸
  • 3篇正交
  • 3篇微波辅助
  • 3篇微波辅助萃取
  • 2篇正交实验
  • 2篇质谱
  • 2篇毛细管
  • 2篇毛细管电泳
  • 2篇黄酮
  • 1篇电泳法测定
  • 1篇多反应监测
  • 1篇性能研究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银花

机构

  • 7篇南昌航空工业...
  • 5篇南昌大学
  • 1篇南昌航空大学

作者

  • 8篇颜流水
  • 6篇黄智敏
  • 5篇万益群
  • 4篇丁军军
  • 2篇井晶
  • 2篇史蓉蓉
  • 2篇温振东
  • 1篇邰建东
  • 1篇郑鄂湘
  • 1篇郑鄂香
  • 1篇罗旭彪
  • 1篇陈燕清
  • 1篇汪月华
  • 1篇俞斌
  • 1篇杨晓燕
  • 1篇刘凤涛
  • 1篇胡臻恺
  • 1篇陈伟

传媒

  • 3篇分析试验室
  • 2篇南昌航空工业...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藜蒿中绿原酸溶剂提取方法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应用醇溶剂回流法提取藜蒿中绿原酸,通过正交试验,对藜蒿中绿原酸进行溶剂提取条件的优化研究,并分别讨论了各因素对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实验表明,乙醇浓度70%、12倍的提取剂用量、温度85℃、提取时间4h、提取两次为乙醇溶剂提取藜蒿中绿原酸的最佳条件,总绿原酸提取率为1.24%。
郑鄂湘黄智敏颜流水丁军军陈伟
关键词:藜蒿绿原酸溶剂提取正交试验
HPLC法测定油茶枯饼中两种主要黄酮苷被引量:8
2008年
建立了油茶枯饼中两种主要黄酮苷:山奈酚3-0-[2-O-β-D-木糖-6-0-α-L-鼠李糖]-β-D-葡萄糖苷(Ⅰ)和山奈酚3-0-[2-O-β-D-半乳糖-6-0-α-L-鼠李糖]-β-D-葡萄糖苷(Ⅱ)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采用C18 Column(BDS,Hypersil,250mm×4.6 mm),流动相为V(乙腈)∶V(0.1%H3PO4)=20∶80,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66 nm。结果表明,黄酮苷Ⅰ的线性范围为60-2000 mg/L(R=0.9993,n=6),平均回收率99.5%,RSD为1.6%;黄酮苷Ⅱ的线性范围为30-1200mg/L(R=0.9995,n=6),平均回收率100.7%,RSD为1.2%。该方法可用于检测油茶枯饼及其提取物中两种主要黄酮苷。
俞斌颜流水罗旭彪邰建东史蓉蓉
关键词:黄酮苷液相色谱法
HPLC-MS/MS多反应监测法测定藜蒿中绿原酸的含量被引量:7
2006年
用MS/MS作为HPLC的检测器,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扫描方式,建立了HPLC—MS/MS测定藜蒿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0—250μg/L。检出限为0.5μg/L。通过样品的不同加标试验,回收率为96%~98%,精密度RSD(n=5)为1.3%~2.2%。实际样品分析表明,藜蒿茎中绿原酸的含量为11.8mg/g。本方法选择性高、灵敏、快速,也适用于其它复杂体系中绿原酸含量的快速测定。
颜流水丁军军史蓉蓉杨晓燕万益群
关键词:藜蒿串联质谱绿原酸多反应监测
藜蒿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微波辅助萃取研究被引量:30
2006年
应用密闭微波萃取装置,分别对藜蒿茎和藜蒿叶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微波萃取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得到微波提取藜蒿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条件。微波提取藜蒿茎的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微波功率800 W,提取温度80℃和料液比1∶20;微波提取藜蒿叶的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微波功率600 W,照射时间12 min,提取温度70℃和料液比1∶20;在最佳条件下,藜蒿茎和叶中总黄酮提取率分别为6.43%和7.01%。并将微波萃取与乙醇回流提取进行了比较。
颜流水黄智敏胡臻恺万益群陈燕清
关键词:微波辅助萃取正交实验藜蒿黄酮类化合物
槲皮素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固相萃取性能研究被引量:48
2006年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槲皮素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脂为交联剂,通过热引发聚合,制备了槲皮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并通过装入固相萃取柱试验了聚合物对槲皮素的选择性能。结果表明,该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槲皮素具有高度选择性,为从天然产物中高效分离富集黄酮活性成分槲皮素提供了一种新材料。
颜流水井晶黄智敏温振东刘凤涛
关键词:槲皮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固相萃取毛细管电泳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芦丁和槲皮素被引量:22
2007年
目的:建立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芦丁和槲皮素的毛细管电泳方法。方法:金银花样品经微波辅助萃取后,采用熔融石英毛细管柱(64.5 cm×50μm,有效长度56 cm)作为分离通道;以30 mmol·L^(-1)硼砂(pH=9.3)为运行缓冲溶液;分离电压20kV;毛细管柱温25℃;检测波长340 nm(绿原酸)和270 nm(芦丁、槲皮素)。结果:15 min 内实现了金银花中3种药效组分的分离检测;各组分在5~200 mg·L^(-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7%,101.5%,99.1%(n=5);RSD 分别为2.4%,1.4%,2.9%(n=5)。结论: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回收率和重现性好,可作为金银花质量控制的新方法。
颜流水温振东黄智敏万益群井晶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微波辅助萃取金银花绿原酸
现代微分离新技术及在环境与生物医药分析中的应用
2005年
分离科学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复杂体系中痕量组分的分离分析。为适应复杂体系分析,现代微分离技术成为化学化工和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近五年来现代微分离分析中新技术,包括毛细管电泳、毛细管电色谱、微流控芯片和质谱联用技术;重点综述了这些新技术在环境与生物医药分析中的应用;最后概述了微分离分析技术的发展前景。
颜流水丁军军汪月华黄智敏万益群
关键词:微分离微流控芯片质谱联用
藜蒿中绿原酸的密闭微波辅助萃取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应用具有温度控制附件的密闭微波萃取装置,通过正交试验,对藜蒿茎中绿原酸进行微波萃取研究。讨论了提取溶剂浓度和用量、微波提取时间和微波功率对微波萃取的影响。实验表明,以体积分数50%的乙醇水溶液为提取剂,原料:提取剂(g∶mL)=1∶20,在微波功率400 W和温度70℃下萃取12 min,绿原酸的提取率最佳。此外,将微波萃取与乙醇回流提取进行了比较。
颜流水郑鄂香丁军军万益群黄智敏
关键词:微波辅助萃取正交实验藜蒿绿原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