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20000327)

作品数:6 被引量:60H指数:3
相关作者:所剑陈岩徐越超于金海王权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吉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肿瘤
  • 1篇蛋白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生成
  • 1篇血管生成抑制
  • 1篇血管生成抑制...
  • 1篇药用
  • 1篇药用真菌
  • 1篇液体发酵
  • 1篇抑素
  • 1篇抑制剂
  • 1篇粘连性
  • 1篇粘连性肠梗阻
  • 1篇直肠
  • 1篇直肠肿瘤
  • 1篇制剂
  • 1篇生长抑素
  • 1篇生长因子Β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方法

机构

  • 5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成...

作者

  • 5篇所剑
  • 2篇陈岩
  • 2篇于金海
  • 2篇李有柱
  • 2篇金洪娟
  • 2篇王权
  • 2篇徐越超
  • 1篇李玉琴
  • 1篇李虹
  • 1篇杨全
  • 1篇赵刚
  • 1篇严寒静
  • 1篇何亮
  • 1篇孙东辉
  • 1篇李艳辉
  • 1篇陶正贵
  • 1篇刘国辉
  • 1篇赵光程
  • 1篇赵航
  • 1篇王忠义

传媒

  • 5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广东药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7
  • 4篇200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Fe^(3+)-CMC对腹膜损伤模型大鼠腹膜损伤部位TGF-β及FGF表达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Fe3+改性羧甲基纤维素(Fe3+-CMC)对术后腹膜损伤部位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将60只大鼠制作成腹膜损伤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Fe3+-CMC实验组;于术后1、3、5、7和14 d及2月时,各组随机取实验动物5只,麻醉后处死,剖腹探查,取损伤部位及与之邻接的粘连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染色观察TGF-β、FGF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腹膜损伤部位术后3、5、7和14 d时TGF-β、FGF阳性表达面积明显低于相同时间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Fe3+-CMC能够明显抑制术后腹膜损伤部位TGF-β、FGF表达,从而起到减少术后腹膜粘连的作用。
于金海所剑李有柱王忠义刘国辉王权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腹膜
药用真菌桑黄液体发酵工艺的研究被引量:45
2004年
目的 :研究不同培养基、不同培养条件对桑黄菌丝生长的影响。方法 :通过液体发酵培养 ,并利用L9(34)正交试验筛选出了桑黄液体发酵的优化培养基。结果与结论 :玉米粉为最佳碳源 ,麸皮为最佳氮源 ,优化培养基配方为 :玉米粉 5 %、麸皮3%、磷酸二氢钾 0 .3%、硫酸镁 0 .15 %、维生素B12 0 μg/10 0mL、维生素B2 30 μg/10 0mL ;最适菌丝体生长的液体发酵条件为 :培养温度为 2 6℃ ,摇瓶转速 130r/min ,pH值 6 .5 ,接种量 15 %~ 2 0 % ,种子液培养时间为 5d ,装液量 (5 0 0mL三角瓶 )为 14 0mL ,发酵时间为 7d。
杨全李艳辉严寒静王琦3
关键词:药用真菌液体发酵
3种非手术方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比较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比较传统胃肠减压法、肠梗阻导管、肠梗阻导管结合生长抑素3种方法对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90例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排除其他梗阻因素,按入院时间、患者经济情况结合本人意愿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应用传统胃肠减压方法,B组为肠梗阻导管组,C组为肠梗阻导管结合生长抑素组,比较3组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自主排气时间、第1个24h胃肠减压量、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腹平片液气平面消失时间、开始进全流食时间、中转手术率和平均住院时间,评价3种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C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2.30±1.50)d]明显短于A组[(5.00±2.03)d]和B组[(3.90±1.87)d](P<0.05),腹平片液气平面消失平均时间[(2.20±1.42)d]明显短于A组[(7.00±2.25)d]和B组[(3.50±1.65)d](P<0.05),开始进食平均时间[(2.40±1.66)d]明显短于A组[(7.00±2.80)d]和B组[(3.90±1.85)d](P<0.05),其他各项指标C组均优于A和B组(P<0.05)。结论:应用肠梗阻导管结合生长抑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可明显加快恢复进程,降低中转手术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于金海李玉琴徐越超孙东辉陈岩何亮所剑
关键词:肠梗阻导管肠梗阻生长抑素
TNP-470和MMC联合应用对鼠结肠癌生长和肝转移的作用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研究 O- (氨乙酰 -氨甲酰基 )烟曲霉醇 (TNP- 4 70 )和丝裂霉素 (MMC)联合应用对结肠癌生长和肝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 :建立裸鼠结肠癌的原位生长和肝转移模型 ,随机分为对照组、TNP- 4 70组、MMC组及联合用药组 (TNP- 4 70 +MMC)。结果 :4个组瘤重分别为 (4 99± 2 4 7)、 (4 78± 180 )、 (2 75± 80 )和(2 5 5± 6 5 ) mg,肝转移率分别为 87.5 %、 2 5 .0 %、 75 .0 %和 12 .5 % ,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用药组抑制作用最明显(P<0 .0 1) ,且治疗后各组裸鼠活动良好 ,无明显体重减轻。结论 :TNP- 4 70与 MMC联合应用对结肠癌的生长及肝转移的抑制有协同作用 ,且未加重 TNP- 4 70引起的体重减轻等毒副作用。
所剑徐越超金洪娟
关键词:血管生成抑制剂丝裂霉素
RT-PCR扩增K19检测胃癌区域淋巴结微转移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 RT- PCR检测胃癌区域淋巴结微转移的价值及其应用前景。方法 :以病理组织学和 RT- PCR扩增 K19对 30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及 12 6个淋巴结进行检测。结果 :30例胃癌患者癌组织均有 K19m RNA表达 ;12 6个淋巴结中 ,组织学阳性 2 6个 (2 0 .6 % ) ,而 RT- PCR阳性 4 2个 (33.3% ) ,RT- PCR扩增 K19及内参基因β- actin后 ,所有瘤组织、转移淋巴结显示 4 6 0和 5 4 0 bp的扩增片段 ,非肿瘤患者的淋巴结中仅显示 5 4 0 bp。结论 :RT- PCR扩增 K19m RNA检测胃癌区域淋巴结微转移是一种敏感、特异的检测方法 ,优于常规病理组织学。
所剑陶正贵李虹金洪娟赵航
关键词:胃肿瘤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角蛋白19淋巴结微转移
MMP-2及PTEN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 PTEN基因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并研究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 MMP- 2及 PTEN在 4 0例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1Dukes A、 B期大肠癌组织与对照组正常大肠粘膜组织比较 ,MMP- 2、 PTEN的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 .0 1) ;Dukes C、 D期与 A、 B期比较 ,MMP- 2及 PTEN的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5 ) ;2 MMP- 2及PTEN在高、中分化腺癌和低分化腺癌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5 ) ;3MMP- 2及 PTEN在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检出阳性率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5 )。结论 :MMP- 2及 PTEN的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和生物学行为有关联 ,MMP- 2及 PTEN基因是大肠癌细胞增生活跃的重要影响因素。
赵刚所剑王权陈岩李有柱赵光程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癌基因明胶酶A
共1页<1>
聚类工具0